|
論名師的抄襲及其道歉 文/蔡朝陽 平生最恨別人插隊。作為一個愿意遵守規(guī)則的人,我總是在各種需要排隊的場合,老老實實排隊。但總會被人插隊。我自忖平時算比較低調(diào),始終微笑著,態(tài)度很和藹。但不知道為什么,一被插隊,就會火冒三丈,不惜跟人爭執(zhí)。比如去超市,中老年朋友就喜歡插我隊,理由很多,有的說,呶,我只有一樣,你讓我先付好嗎?有的說,反正就前后只隔一個,又差不多的。 這個時候,我會據(jù)理力爭,跟超市收銀員說,是我先排到的,得我先來。這個時候,那個插隊的大媽或者大叔,就會指責我:你這人怎么這么小氣! 天,這就是插隊者的邏輯。他踐踏了規(guī)則,侵犯了你的權(quán)利,而當你據(jù)理力爭,想要拿回那個本該屬于你的權(quán)利的時候,你就被扣上一個帽子:小氣。 真不知道這是什么邏輯。 但每次都令我想起魯迅的遺言: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fù),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這次的抄襲事件,這位名師的剽竊和道歉,就令我想起超市插隊這事,和魯迅的這句名言。明明是名師抄襲在先,明明是名師在剽竊,在欺世盜名,在視別人的著作權(quán)于不顧,這不,一封道歉信,倒變成別人小氣,別人在逼你了。真當奇哉怪也! 本來我不想寫這篇,也不想趟這個渾水。一則我的筆下有很多人好多事要寫,還輪不到這一類體制內(nèi)小名師;一則,雖不混這個圈,但熟人很多,這幾年,都給得罪光了。一大把年紀,世故點,長點記性好不好? 然而,我的朋友茅衛(wèi)東年紀比我大,比我更不世故,頭沖沖出,居然去仗義執(zhí)言了。結(jié)果,當然是被各種“維穩(wěn)”。有好意,也有歹意,各種大大小小的V,各種息事寧人的勸告。這都怎么了!這個世道還有一點點基本的是非判斷沒有? 居然,這樣是非分明、板上釘釘?shù)氖拢€有人梗著脖子振振有詞? 你若是有句把別人的原創(chuàng)沒注明出處,這可以理解,解釋為引用不當,大家都可能有這個失誤。整本整本地抄,一字不改,連自序都不改,真特碼今古奇觀啊。 這讓我想起初二時的同班同學傻大個,他不會寫作文,總抄我的,有時候抄得急了,連姓名學號都一起抄了,語文老師連我跟他一起罵。但我跟這個同學還是很鐵的,他在我這里服軟,打架時沖在我前面,幫我挨拳頭,下次我還繼續(xù)給他抄。我不用他道歉,他也不用寫遺書給我——也就是說,傻大個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不可能的任務(wù),并沒有標榜他是少年作家、學術(shù)權(quán)威——這是江湖道義。 本來我想,抄襲,這不是一個讀書人、一個寫作者最不堪的事嗎。一個識文斷字的人,多少總有點廉恥之心,總也不屑于做這種勾當。 不過呢,這么想,也許是高看了抄襲者。抄襲者當然不會覺得自己是個讀書人和寫作者,著書只為稻粱謀而已,作為一個祿蠹,這些是可以換別的東西的。你看這位名師之前一大串頭銜,就可以知道了。 他們是另外的一種人,所求無非身外的名聲與物質(zhì)。說到底,也真有幾分可憐,為了虛無的聲名,最后落到身敗名裂。就像我曾經(jīng)認識一個特級教師,學而優(yōu)則仕,后來為官,后來入獄。他一生謹慎而勤奮,只是為了把自己送進監(jiān)獄。我們這位名師也是如此,多年孜孜不倦,只為了使自己身敗名裂。 一個真誠的寫作者,他會珍惜自己的文字。因為文字是他獨特思想的產(chǎn)品?;蛘呖梢赃@么說,一個讀書人,即便窮的要死,總也還有唯一的尊嚴,就是他自己的寫作。 寫得好,那是天賦;寫的不夠好,那可以更勤奮。我就是用后半句勉勵自己的??傊?,雖不能說吾儕所學關(guān)天意,但板凳需坐十年冷。一個原創(chuàng)作者,每一篇文章,每一個字,都是殫精竭慮,一個字符一個字符敲出來的。好好差差,各自珍愛,因為這是生命與心血的結(jié)晶。 一個真誠的寫作者,誰不是與孤獨為伴呢?一個真誠的寫作者,誰不是把良知看得比什么都重呢?一個真誠的寫作者,也許學不會利用筆墨藏拙,但更學不會剽竊他人的思想成果。因為在這樣的人看來,真誠是這個世上至為重要的德性。 |
|
|
來自: 新用戶2356fYUI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