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咩咩咩~~~羊來了 天已涼,秋草黃,正宜貼膘吃肥羊。 年初外蒙承諾贈送的3萬只羊,終于來到了。 今天,首批4000只肥羊經(jīng)二連浩特口岸入境,在二連浩特—扎門烏德口岸舉行了交接儀式。 從年初到現(xiàn)在,這3萬只羊可真是讓人牽腸掛肚。 全羊,羊排,羊腿,羊?qū)? 呲溜.... 好香 三萬只肥羊,讓吃貨們感動的淚水不由自主從嘴角流了出來。 可是,這三萬只羊究竟會吃到誰的肚子里呢? 經(jīng)協(xié)商,這些肥羊?qū)⒖缟皆胶荧I給在抗疫斗爭中英勇頑強的的湖北人民,英雄的武漢人民! 看到這個消息,很多吃貨急得直跺腳。 做羊肉英雄的湖北人可不擅長啊,要不要再支援湖北一把? 帶著鍋,帶上炭,帶上小料和孜然,我來做你來吃,保準打個大勝仗。 沖在前面的,絕對還是山東隊。 對山東人民來說,冬天來了,羊肉湯的盛宴也不遠啦。 山東人喝羊湯那是沒得說,一年四季,一天三頓,那是沒個夠。 單縣羊湯、莒縣羊湯、臨朐全羊、萊州羊湯、萊蕪羊湯、滕州羊湯、臨清羊湯、德州羊腸子、青州羊湯、棗莊道北羊湯…… 成建制的甲級代表隊,山東就能派出10個。 不僅煮羊湯,還會做燒餅。 天下燒餅出山東,山東人足足能做出28種燒餅。 周村燒餅、萊蕪燒餅、吊爐燒餅、武大郎炊餅、棗莊大燒餅…… 燒餅配羊湯,絕對是味。 如果說山東人喝羊湯只是保留最原始的羊肉烹飪方法,那么河南人則用面條讓這美味有了更筋道的神來之筆。 光喝湯,那不中。 沒有燴面,羊肉就失去了靈魂。 河南人不只煮好一鍋羊湯,還做得一手好面。 有葷有素,可湯可菜可飯,,只要端上一碗羊肉燴面,那就是可親可親的老鄉(xiāng)。 3萬只羊南下,鐵定要經(jīng)過河南。 如果湖北人沒意見,煮湯扯面一條龍,到了武漢活羊絕逼變燴面。 光吃肉喝湯多沒文化,吃羊肉得唱歌啊。 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藍咱們見個面面容易哎呀拉話話難...... 咥碗羊肉泡,吼起信天游,那才叫得勁。 老陜吃羊肉,那是有講究。 水盆羊肉、羊雜碎,醋潑羊頭、羊雜湯,清真羊蹄、烤羊排,沒有想不到,只有吃不到。 要說陜西人吃羊,那是三天三夜諞不完。 紅白喜事吃羊肉,暖窯喬遷吃羊肉,朋友聚餐吃羊肉,女人坐月子吃羊肉,冬至熬羊骨,臘八羊肉燜飯,年關(guān)羊宴吃不停。 論吃羊,別人比不過陜西,寧夏可不服輸。 據(jù)說,沒有一只羊能完整走出寧夏。 烤全羊,烤羊排,烤羊蹄、揪面片,從頭吃到腳,從里吃到外。 不過外蒙送來的羊,人家寧夏人不感興趣。 因為,寧夏人出了寧夏不吃羊。 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寧夏養(yǎng)的羊太好吃了。 只要長草的地方,羊肉肉都是人們的最愛。 新疆、西藏、甘肅、青海、山西、內(nèi)蒙、河北,這么多吃羊的地方,3萬只羊還不夠塞牙縫呢。 這么少的羊,吃起來真得精打細算,勤儉節(jié)約。 最講究的還是老北京,人家大手一揮,氣宇軒昂: 吃羊肉一定要牢記初心,厲行節(jié)約,堅決反對鋪張浪費。 特別是脊梁骨,肉少難啃還費勁,咯壞老牙不劃算。 倒不如,用一瓶二鍋頭,換上二斤羊骨頭。 嘿,原來這哥們想吃羊蝎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