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對于保健養(yǎng)生都有很好的效果,不過艾灸雖好,卻也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如果日常能遵守以下的這“三要三不要”,并假以時日,相信一定可以給你的身體健康帶來豐碩的成果。 艾灸療法從古至今都是治病救命、健康養(yǎng)生的首選。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艾灸要順應天時,效果才更好。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均產生一定的影響。《黃帝內經》中經常說到天人合一,認為人體的陽氣與自然界生物的陽氣相應,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藏于冬。艾灸如果順應天時,比我們吃什么補藥都要好! 而秋冬季節(jié),天氣逐漸變冷,陰盛陽衰,人體腠理致密,陽氣內斂,為了增強御寒能力,健固腰膝,常以養(yǎng)腎為主,增強體質。 另外艾灸在一天當中也是要講究順應天時。早晨人的精力開始生發(fā),精氣神是最旺盛的一個時刻,在這個時候(七點到十一點)進行艾灸是戰(zhàn)勝病邪的最好時刻。這個時間內人體與自然的陽氣逐漸轉旺,最好選這個時間段進行艾灸。 很多人,得益于艾灸療法,比如腰腿肩頸等病癥,往往艾灸一段時間以后,身體疼痛就開始減輕甚至完全恢復了。而人往往是這樣,身體癥狀稍微減輕一點以后,就不再施灸,因為往往把艾灸當成是一種治病的方式,不舒服的時候灸一灸,一旦身體舒服了,就不再施灸了。 事實上,醫(yī)術最高明的醫(yī)生并不是擅長治病的人,而是能夠預防疾病的人。因此艾灸療法是中醫(yī)學中最古老、最徹底、純綠色的養(yǎng)生康復方法。更確切的說,艾灸是預防疾病的好方法。因此艾灸養(yǎng)生不能兩天打魚,三天撒網,貴在堅持! ![]() ![]() 體胖之人,多屬陽虛,可以適當?shù)募哟缶牧?,而體瘦之人,皮淺肉薄,大多屬于陰虛,而木火偏旺,應該減少灸量。且灸火易擾動清陽,上炎為患,施灸時一定要注意引火下行。而三陽病證,則需少灸。即使灸,也要注意灸量,千萬不要貪多求快猛灸之。 在艾灸的時候,或艾灸的整個療程中,我們最忌諱喝冷水,吃涼飯,或者在施灸之后,馬上洗澡。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濕邪也容易入侵,非常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和日常的保健。應適當溫飲,以助陰液,補灼艾傷陰的弊端。 ![]() 施灸的程序:《千金方》記載:“凡灸當先陽后陰……先上后下?!比绻舷虑昂蠖加信溲?,應先灸陽經,后灸陰經,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頭身,后四肢,依次進行。取其從陽引陰而無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顛倒亂灸,如果不講次序,后灸頭面,往往有面熱、咽干、口燥的后遺癥或不舒服之感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