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說說收藏系列之六 小張 說收藏之六 系出名門保定“墩兒” 說說保定葫蘆“墩兒”的故事 這是一篇命題作文,受“蘇拐子”師父委托,把保定聞名的鳴蟲葫蘆保定墩兒的故事寫寫,故事是師父口述,真實呈現(xiàn)。 保定墩兒天賜成, 乾隆給她來命名。 蘋果底兒棗皮紅, 上下左右四指橫。 三三九九苦心恒, 百里萬里本長成。 蟈蟈叫得聲音正, 匏家爭夸美器型。 “文玩”。玩,說文解字中是會意字,玉從元聲。玉在古代是統(tǒng)治階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個玉字,道出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關(guān)于“玩”的價值和意義。文,學(xué)而優(yōu)則仕。文玩,古代統(tǒng)治階級和文化人玩的東西,品味不說自現(xiàn)。自古以來,文玩雅器,均來自于統(tǒng)治階級。為什么,老百姓吃飯都成問題,沒有玩的錢,沒有玩的時間,更沒有玩的興致。 這里可以有一個定義了,不是來自于最高統(tǒng)治階級的文玩物品一定不是品味最高的,氣質(zhì)最雅的,工藝最好的,呈現(xiàn)最美的。所以,當(dāng)我們看到一件物品時,一定要看看它的出身,系出名門,美之所在;成名于野,美之可能。沒有被統(tǒng)治階級認(rèn)可的美,是墻角里的花,孤芳自賞而矣。 岔了話題了,我們開始說葫蘆,來扒一扒“保定墩兒”的歷史,還給她一個華貴美麗的出身。 為什么是華貴美麗的出身?原因如下:第一,金口玉言,乾隆爺賜名“保定墩兒”。第二,系出名門,本是京城珍愛,因恨隨波逐流。 故事得從老保定的“殺豬胡同”說起。歷史上的殺豬胡同,是一條僅二百多米長、呈“L”形的小街,在東大街和裕華路中間,1918年改名“撒珠胡同”,現(xiàn)在是大慈閣小區(qū)。殺豬胡同的得名源于一個久遠的故事。 清朝雍正皇帝即位以后,雍正將政敵八王爺允禩和九王爺允禟分別改名為阿其那(滿語狗)和賽思黑(滿語豬)。其中被稱為豬的允禟,被押至保定幽禁。當(dāng)年幽禁九王爺?shù)牡胤骄褪腔鹕駨R東跨院,這個院子很了不得,坐北朝南,明一暗三的大四合院,九王爺就住在正房的東屋子里。當(dāng)時的直隸總督是雍正的親信李紱,他為了討好雍正每日只給關(guān)在火神廟東跨院的允禟吃瓜,致使其身心狀態(tài)每況愈下。因為被賜名為豬,李紱特命全城豬只的宰殺必須集中于火神廟,寓意殺豬給豬看。被幽禁的九王爺終于不堪忍受非人的生活,服下總督派人送來的“霹靂丸”,斃命。于是,火神廟東街留下了一條胡同叫做殺豬胡同,寓意有兩個,一個是全城殺豬的地方,另外一個是指這是殺九王爺?shù)牡胤健5?,?dāng)年殺豬也是殺給九王爺看的,其實這就是說明了這是殺九王爺?shù)牡胤健?/span> 九王爺該不該殺,咱們不管,可是九王爺被幽禁到保定來,卻帶來了我們要說的“保定墩兒”。電視上雍正王朝中的九王爺本就是個提籠遛鳥,吊兒郎當(dāng)?shù)募w绔子弟,他對八旗子弟的那點“業(yè)余愛好”是樣樣精通,來了保定雖然是被幽禁了,畢竟生活中得自己找點樂子,養(yǎng)蟈蟈就是他消遣時光的一件事。老輩子冬天沒有取暖設(shè)施,天氣冷,要想蟈蟈活的好,葫蘆是最好的養(yǎng)殖設(shè)備。葫蘆分為范制和本長,范制很繁瑣,條件不允許,本長的最為簡便,于是九王爺就在院子里種了這個本長的葫蘆。 注意,此時關(guān)鍵點已經(jīng)來了。這個葫蘆是九王爺種的,九王爺可是京城大玩家,種子是經(jīng)過認(rèn)真篩選的,九王爺在玩這個事上,我們還是相信他的眼光的,絕對是紈绔子弟的代表。這個葫蘆是他精心挑選的,也就是說這個葫蘆是被一個大玩家從全國挑選來并充分認(rèn)可的,這絕對是精品。可謂“系出名門,本是京城貴族珍愛,因恨隨波逐流”。 1765年,乾隆皇帝出巡到保定考察棉花種植,在直隸總督的陪同下到幽禁九王爺?shù)臍⒇i胡同21號去觀看,了解九王爺當(dāng)時在保定生活的狀況。當(dāng)聽說九王爺每年都種葫蘆的時候很想知道九王爺種的是什么葫蘆,直隸總督對葫蘆并不了解,于是喊來石管家來說明原委。石管家是保定安肅人,那時候沒有普通話,滿嘴的徐水口音,指著椅子上的葫蘆就說墩兒上就是九王爺種的葫蘆,九王爺當(dāng)年用葫蘆養(yǎng)蟈蟈解悶。管家將椅子和凳子等統(tǒng)一稱為墩兒,這是徐水口音。乾隆爺也是大玩家,一聽用來養(yǎng)蟈蟈解悶,頓時大喜,拿起來仔細觀看后,說道直隸匏器墩兒尚確是精品。石管家那是整天圍著領(lǐng)導(dǎo)轉(zhuǎn)的主,溜須拍馬的功夫那是一流,一聽乾隆說直隸墩兒尚,便撲通跪倒在地,大聲高呼,謝皇上賜名。乾隆當(dāng)然高興,于是口傳圣旨?!爸彪`墩兒尚四指,年年進貢,歲歲來朝”。從此,本長葫蘆便有了“墩兒尚”這個名字,雖然賜名“墩兒尚”,但是保定老百姓還是習(xí)慣口語一個字“墩兒”??芍^金口玉言,乾隆爺賜名“保定墩兒 ”。 這里我們不得不佩服乾隆皇帝的審美,保定墩兒,形狀和發(fā)音特點非常適合養(yǎng)蟈蟈,其造型樸拙端莊,四指高,四指口,四指底,四面穩(wěn);顏色內(nèi)斂深沉,雪地里,棗皮紅,金包銀,美意濃;發(fā)音洪亮悅耳,圓弧頂,圓弧壁,回音暢,發(fā)音亮;本長成品極低,天地生,自然型,千里挑,百里選,本長一成萬里名。用簡單兩個字形容就是“可愛”。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保定墩兒的種植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展。直到上個世紀(jì)70年代,通過詹亮群先生的努力才有了長足的進步。詹先生為了能夠種出完美的葫蘆,開始用泥做樁子,后來改為木頭,木頭樁子是六瓣拼在一起的,容易散頭,散頭后會出現(xiàn)模子線,影響美觀他想了許多辦法,最后才得以解決。為了傳承有序,詹先生將兒子和外甥都培養(yǎng)成種葫蘆的行家了,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葫蘆種植當(dāng)中,其中以詹、賈、王和田四家的保定墩兒最為有名,暢銷全國。 REVIE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