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家庭最大悲哀不是貧窮、不是爭吵,是付出全部,卻養(yǎng)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對于父母一輩子的養(yǎng)育之恩,子女卻覺得理所當(dāng)然。 朋友以前跟我講過一個事情:有一對父子因為互毆上了新聞,兒子甚至揚言拿刀砍人。據(jù)了解,父親花了幾百萬供兒子出國留學(xué),可是孩子留學(xué)回國后不但不工作,還每天待在家里啃老,怎么也講不聽。 父親為了教育孩子就把全款給孩子買的車給賣了,但是兒子受不了“委屈”,一氣之下把父親的車也給砸了。在兒子的心中,完全沒有了父母的概念,能想到的全部是自己。 父親辛不辛苦不重要,錢從哪來的也不重要,只有自己過得開心如意才是最重要的。為什么自己為了孩子付出一切,卻一點都不懂感恩,只會變本加厲的索取。 當(dāng)父母給的愛太多淹沒孩子之后,不知道感恩的孩子,容易變得自私自利,只顧自己的感受,從而缺乏同理心。 之前還有在醫(yī)院看到了一個十來歲的男孩,一邊輸液,一邊玩手機游戲。 他媽媽愁容滿面地端著盒飯,一勺飯一勺菜,喂進男孩的嘴里。男孩目不轉(zhuǎn)睛地打著游戲,飯來張口,吃到一半的時候還不耐煩的對他媽說:“我不吃了,別喂了!”但媽媽還是繼續(xù)將飯送到兒子嘴邊,這下兒子徹底不耐煩了,吼道:”我都說了不吃了,是不是有毛病啊?!?/span>旁邊的阿姨有點看不下去了,便教育了兩句,說:“你這孩子能不能多體諒體諒你媽,這也太任性了一點!”母親在旁連忙打斷了這位阿姨,并解釋:“孩子還小又生病,可能心情不好,算了算了?!埃f完便開始獨自收拾。有些孩子享受著長輩愛護,從來不知道回饋,父母流淚流汗,也一點不知道心疼。父母愛孩子,是一種天性,也是一種本能。甚至很多父母,這一生就是為了孩子而活,為了照顧孩子,他們承擔(dān)了所有的壓力。他們用自己的行為生動地詮釋了什么叫做“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span>但是,父母過度的愛,對孩子而言就是慢性毒藥,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毒害程度也會不斷加深。 孩子在家庭中享受著“豪華”待遇,一個個被寵成了“小公主、小皇帝”。他們不曾付出,所以不會感恩;他們想要什么就會得到什么,所以,不知滿足。長期以往,自然就不容易換位思考,并且變得目中無人、自私自利。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很多要求不一定能被滿足,這時的他們往往會抱怨家人、抱怨環(huán)境,卻很少會想著改變自己。孩子的感恩之心需要父母耐心地去培養(yǎng),只有讓孩子學(xué)會感恩,才能讓孩子越來越好,變成一個懂禮貌、會感恩的好孩子。孩子的感恩之心來源于對生活的體驗,在享受別人勞動成果的同時,也要知道背后的不易,就像大家知道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辛苦,才懂得感恩和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在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挫敗、不如自己心意的事情,讓他們學(xué)會自己去解決,自己去體驗,這樣他才能體驗到生活的不易,并依然能夠激流勇進。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向?qū)?,更要以身作則教會孩子們懂得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