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二次頂出及冷卻脫模機構 二次頂出結構在汽車燈具模具領域應用的非常廣泛,不僅可以減少產品與頂出機構間的抱緊力,方便機械手取件;還能作為一種安全結構,防止滑塊與其下面的頂出機構發(fā)生干涉(詳見《不注意這些細節(jié),你的車燈可能有麻煩了》這篇文章),今天給大家介紹三種二次頂出結構,希望能對大家所幫助。 1.1經典拉鉤式二次頂出 如上圖,這大概是應用最多的二次頂出形式了。首先,拉鉤將頂針板A和B連接在一起,在注塑機頂桿的推動下一起向前運動;當運動一定距離后,拉鉤打開,模具頂針板B停止運動,而頂針板A繼續(xù)向前再運動一定的距離,如下圖所示。 1.2外置杠桿式二次頂出 有一次對一個小模具進行試模,它的這種二次頂出結構顯得十分“可愛”,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如上圖所示。首先,注塑機頂桿推著模具頂針板A和B一起向前運動,外置杠桿首先接觸擋塊,頂針板A在外置杠桿的作用下,會繼續(xù)向前運動一小段距離,如下圖; 1.3內置杠桿式二次頂出(強拉式脫模) 想來想去不知道怎么敘述這個結構,這屬于強拉式脫模,注塑機頂桿與模具的頂針板連接,頂針板的運動最終會影響到推塊A和B的運動,推塊A和B的運動影響到不等臂杠桿的運動,從而實現(xiàn)二次頂出,如下圖所示; 推塊A和B交替作用在一個不等臂的杠桿上(A進B退,A退B進),實線為杠桿的初始位置,與其它頂桿的高度一致;當推塊A起作用時,二次頂出的距離為Hmm,參照上圖。 以上三種二次頂出形式都是我在實際工作當中遇見過的,由于作圖水平有限,只能做個示意圖,但就目前生產反饋的情況來看,以上三種結構的可靠性還是很高的。 1.4冷卻脫模機構 各部位名稱:1.進出水嘴(未展示)2.頂針板固定板(未展示)3.頂針板推板(未展示)4.連接水嘴(未展示)5.固定螺母6.掛臺(與3連接)7.中空桿8.密封墊9.頂塊水路(未展示)10.頂塊(其實跟動模型腔沒區(qū)別了,大約成型三分之一的產品面積)11.螺紋12.定位銷 在頂塊或者斜頂桿里面增加冷卻水路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但是上圖的這種冷卻脫模結構,無論是在可靠性,密封性,還是在維護保養(yǎng)的便捷性方面,都是十分優(yōu)秀的。 其實,關于頂出機構這方面,我們還可以作很多文章,比如為了防止頂出過程中產品發(fā)生位移,可以在頂出面做一點防滑花紋;為了增加排氣效果,可以對頂針進行輕微的打磨等等。 二、機械手解決產品質量問題 下面我們來說說機械手,有人說機械手除了取件或者裝箱,還能干什么呢?如果我告訴你,我們用機械手來解決產品質量問題,不知道你會怎么想。 參考上圖,我們有個產品是直通式的熱流道,開模的時候澆口流延拉絲,車間人員在原有機械手治具的基礎上進行了優(yōu)化,用鋁型材將氣管引到模具澆口部位,將拉絲吹斷,防止其掉落到模具型腔中去。 我們還對此種方式進行拓展,如上圖所示,成功解決了產品冷料問題。有一個模具的滑塊總是將產品刮掉一層“皮”,下次注塑的時候,產品出現(xiàn)冷料缺陷。如果要是修模具的話,成本相對較高,而且不能保證時間長了之后問題不復發(fā),于是我們在原有機械手治具上安裝了一個鋼絲,將氣管綁在鋼絲上,每次機械手取完件后,對出現(xiàn)那層“皮”的部位進行吹氣,將那層“皮”吹走,成功解決了困擾我們多時的產品冷料問題。 三、自制工具的應用 經常試?;蛘哒{機的人員,都會為了解決某一問題而自制一些工具,這些工具的實用性是標準工具無法比擬的。 ![]() 我們公司生產的產品,幾乎都是潛伏式點澆口進膠的,試模的時候澆口偶爾斷在模具流道里面,難以取出。于是我就找了一個鋁合金棒,自己磨了一個尖出來,很多時候對著進膠點輕輕一敲就解決了(也可以用火燒,但是在實際操作上,這樣敲比用火燒方便多了,注意一點的話,肯定不會損傷模具)。 四、新物品使用 經常試模的人可能總有這個感慨,將模具去掉一塊簡單,但是怎么讓模具長一塊呢?我們有一次試模,產品總是有氣絲缺陷,懷疑是產品的一個加強筋困氣導致的,想著把這個加強筋堵了驗證一下,但是堵完了還需要還原,于是我就拿出了下圖這個東西。 ![]() 這個叫做“快鋼”,某寶上就有賣的,里面有兩種類似硅膠的東西,將這兩種硅膠反復擠壓,揉捏,然后涂抹到模具,混合膠凝固后幾乎就成了模具的一部分。等試模結束,用小刀或者銅棒等一點點弄下來,很方便的。 大家在試模或者生產過程中有哪些創(chuàng)意?自己制作了哪些工具?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有用的東西?解決了哪些問題呢?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大家一起交流,共同進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