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盛傳這樣一句扎心的話: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父母在你面前變卑微。 最近,我算是體會到了這種愧疚之感。 周末,帶家人出去玩,爸爸特別興奮,一個勁拍照、拍視頻,說要發(fā)朋友圈。因?yàn)樘焯珶幔鹊糜悬c(diǎn)久,我沒忍住發(fā)了句牢騷:“一個大馬路有什么好拍的,別人又不是沒有見過?!?/p> 爸爸張了張嘴想說點(diǎn)什么,最終還是低下了頭。那一整天,只有在我拍照的間隙,爸爸才肯急急忙忙拍幾張,生怕會讓我多等一分鐘。盡管,我一次次說沒事,他還是拘謹(jǐn)?shù)叵駛€犯了錯的小孩。 可在記憶中的爸爸一向都很清高,何曾對誰這般小心翼翼過? 他常常說,不蒸饅頭爭口氣。原本那么剛,那么要強(qiáng)的一個人,如今竟在自己孩子面前變得這么謹(jǐn)小慎微。 多少父母都是如此,年輕時為子女遮風(fēng)擋雨,年老時卻得看子女臉色行事。想一想,可真是諷刺?。?/p> 每一個小心翼翼的父母,背后都有一個不允許他犯錯的子女。 為什么每次爸媽犯很幼稚的錯誤時,我們總是控制不住脾氣想要指責(zé)他們?那是因?yàn)槲覀兏改干鷼?,氣得不是他們做錯了什么,而是氣他們不該成為犯錯的人。 可這世上怎么會有不犯錯的人?更何況精力、記憶力、行動力都日漸衰退的父母? 要想父母不再小心翼翼,我們最該做的不是去糾正那些無傷大雅的錯,而是學(xué)會原諒并接受這種錯。 在一檔欄目里,一位嘉賓講過這樣一件事情。 他說,自己的母親沒事干的時候就喜歡看電視購物。有一次,看著看著,就被主持人給說動心了。 一款歐洲皇室定制款的包,原價19800元,打折價只要930元?!斑@不就是白撿了一個大便宜嗎?”當(dāng)下,這位嘉賓的媽媽就打電話訂購了這款包。 其實(shí)大家都知道,這完全就是商家的一種營銷手段,所謂的打折價,可能還要比原價貴不少。 但這位嘉賓當(dāng)時并沒有當(dāng)著媽媽的面拆穿。而是裝作很興奮的樣子,對著母親說,眼光真好,真是買到了好東西。 這位嘉賓說,“媽媽太孤單了”。爸爸去世十多年,自己常常不在家,就只有媽媽一人看看電視、買買東西。如果他連這種慰藉都剝奪了,那真是太殘忍了。 多少人又想過,父母也都是在摸索著成長、摸索著當(dāng)父母。就像《請回答1988》中的那句話:“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當(dāng)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dāng)爸爸。所以我女兒就稍微體諒下。”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叫一聲“爸、媽”有人應(yīng)。 前幾個月,有一張圖片刷屏了全網(wǎng)。在巴勒斯坦,一位73歲的老人確診新冠住進(jìn)了重癥監(jiān)護(hù)室里。出于防疫考慮,醫(yī)院謝絕了一切家屬的探訪,為此,她30歲的小兒子每天晚上都爬到窗戶上遠(yuǎn)遠(yuǎn)地陪著母親。 只可惜,短短5天后,老人就沒有禁得住病情的折磨還是離開的人世間,她的小兒子始終都接受不了這一現(xiàn)實(shí)。 這件事情讓很多子女都感慨萬千,很多網(wǎng)友紛紛在網(wǎng)上訴說自己對父母的思念。其中最扎心的評論是,“我失去父親22年了,依舊會哭。” 父母在,人生尚有歸處;父母走,人生只剩歸途。父親曾跟母親討論,等以后去世,他們要各自葬在父母跟前。 我想,這不是他們的感情不好,而是能夠理解彼此思念父母的心情吧! 畢竟母親至今還常常念叨外公、外婆,給我們一遍遍講那些溫暖的故事;畢竟每次在爺爺、奶奶忌日時,父親都會在墳頭跪坐很久很久,直到天黑了才肯離開。我想那時的他們,誰也不是,都只是那個想被父母寵愛的孩子吧。 浮浮沉沉一輩子,我們終究就是在活這點(diǎn)真情實(shí)感。 誠然,每個人的父母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完美,可他們也在努力給我們最好的一切。 也許,我們除了抱怨那改變不了的原生家庭外,也該學(xué)著去珍惜與父母之間那所剩不多的時光了。 自從周末讓父親感到了不自在后,我立馬就去網(wǎng)上買了一個單反相機(jī)。 我準(zhǔn)備,在下一周出去玩時,會認(rèn)認(rèn)真真教他怎么用單反拍花花鳥鳥,讓他能在朋友圈、家族群、抖音上嘚瑟個夠。 都說,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父母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我想說并不是,最悲哀的事情,是兒女明明看清了父母的小心翼翼,還是不想方設(shè)法去解決,只是任由他們更加忐忑、謹(jǐn)慎。 小時候,父母總能包容我們的小脾氣,允許我們在窩里橫,哪怕受傷害怕了,也會輕聲安撫我們,“不怕不怕!” 如今,父母一天天衰老了,他們那顆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心也需要一份溫柔,那么我們是不是也能像過去的他們那樣,毫不厭煩呢? 我的答案是,會。 你呢? 主播:丁謙 媒體人 文章來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國館(ID:guoguan50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