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寶墓志》,西晉永康二年(301)刻立。石碑形,下為長方形碑座,有卯榫,碑身直插座中,碑長44厘米,寬22厘米,厚5.5厘米,碑為圓首。 
劉寶墓志 碑額篆書“晉故”二字,下為隸書7行,行9字:“侍中、使持節(jié)、安北大將軍、領(lǐng)護烏丸校尉、都督幽并州諸軍事、關(guān)內(nèi)侯、高平劉公之銘表。公諱寶,字道真,永康二年正月丁巳朔廿九日”。1974年出土于山東省鄒縣郭里鄉(xiāng)獨山村劉寶墓?,F(xiàn)藏鄒城博物館。
劉寶墓志拓片 《劉寶墓志》是山東地區(qū)極少發(fā)現(xiàn)的西晉紀年墓志。墓志碑文分布自如, 結(jié)體嚴謹, 筆勢古樸?!秳毮怪尽返陌l(fā)現(xiàn)對研究魏晉時期墓志形制及書法的演變具有重要的意義。從志文可知,劉寶,字道真,為西晉時期“侍中、使持節(jié)、安北大將軍、領(lǐng)護烏丸校尉、都督幽并州諸軍事、關(guān)內(nèi)侯”。
劉寶墓志局部 1996年,《遼海文物學刊》第2期刊載了佟柱臣《喜見中國出土的第一塊烏丸石刻》,介紹了《劉寶墓志》。實際上,劉寶是高平人,即今鄒城市西南郭里鎮(zhèn)和微山縣兩城鎮(zhèn)一帶。他其中一個職務(wù)是“領(lǐng)護烏丸校尉”,因此“劉寶墓志”并不能稱為“烏丸石刻”。烏桓,亦作“烏丸”、"“古丸”、“烏延”等,為東胡系統(tǒng)的古代民族之一。語言與鮮卑同,屬東胡語言的分支。東胡盛時,與鮮卑同為其重要成員。秦漢之際,活動于饒樂水(今西拉木倫河)一帶。東鄰挹婁、夫余、高句麗等,西連匈奴,南與幽州刺史所部相接,鮮卑居北,烏桓居南。《三國志·烏桓鮮卑東夷傳》:“秦、漢以來,匈奴久為邊害?!且詫仪残l(wèi)、霍之將,深入北伐,窮追單于,奪其饒衍之地。后遂保塞稱藩,世以衰弱?!粸跬?、鮮卑稍更強盛,亦因漢末之亂,……烏丸、鮮卑即古所謂東胡也?!?/span>護烏丸校尉,也簡稱烏桓校尉。漢設(shè)此官。西漢武帝時霍去病打敗奴役烏桓的匈奴貴族后,遷烏桓人于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等郡,遂置護烏桓校尉,秩比二千石,專門負責有關(guān)烏桓的事務(wù),其下屬官員有長史、司馬等。東漢、魏、晉沿置。劉寶仕履,顏師古《漢書敘例》記述較為詳細:“劉寶字道真,高平人,晉中書郎,河內(nèi)太守,御史中丞,太子中庶子,吏部郎,安北將軍。侍皇太子講《漢書》,別有以《駁議》?!?/span>《世說新語·德行》二二載:“劉道真嘗為徒,扶風王駿以五百匹布贖之,既而用為從事中郎。當時以為美事。”扶風王司馬駿用五百匹布贖出了正在“為徒”的劉寶,任為從事中郎。徒,罪役作者。即劉寶之所以為“徒”,是因為犯罪而罰做苦力。因何犯罪?不得而知。但因犯罪而罰做苦役之事不乏先例?!敖ò财咦印敝坏膭E就曾被曹操罰做采石之役??上攵?,在被罰做苦力之前,劉寶的才華或能力已有所顯露,扶風王司馬駿才將他贖回并任從事中郎。《世說新語·簡傲》五:“陸士衡初入洛,咨張公(張華)所宜詣。劉道真是其一。陸既往,劉尚在哀制中。性嗜酒,禮華,初無他言,惟問:'東吳有長柄壺廬(葫蘆),卿得種來不?’陸兄弟殊失望,乃悔往。”陸機本來抱著很高的期待拜訪中華人物,不料劉寶開口即問陸機,有沒有帶來東吳長柄葫蘆的種子,這種態(tài)度讓陸機兄弟頗為失望。這其實反映了當時中原名士任誕放達的習氣和對南士的輕視。蕭繹《金樓子·終制》載:“高平劉道真、京兆摯仲洽并遺令薄葬?!眲?、摯虞均遺令薄葬,這是對厚葬風習的批判,也是不拘流俗的名士作風的體現(xiàn)。劉寶墓隨葬器物豐富,保存完好,其器物組合具備西晉墓的典型特征, 且紀年確切, 制作精細, 對研究西晉時期的各類文物具有年代標尺的重要意義。
骨尺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有兩件,一是一件骨尺,二是圍棋子。1、骨尺。骨尺長18.2厘米,寬1.7厘米,厚0.1厘米,重4.0克。出土時已斷為兩段,前段長8.4米,后段長9.8厘米。尺面等分為10寸度,每寸度長2.40厘米,據(jù)有關(guān)專家考證,晉尺約合今尺0.245米,該骨尺實際長度為0.240米(10.24厘米),與此極為相近,當是西晉時期頒行的營造實用尺子。這件骨尺的出土,填補了我國西晉考古史上骨尺的空白,為研究西晉時期的度量衡制度和古代骨刻藝術(shù)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圍棋子 2、圍棋子。310枚。盛于陶盒內(nèi) ,分黑白兩色, 黑子 145 枚, 白子 165 枚。黑子石質(zhì)堅硬,光滑圓潤,白子石質(zhì)稍軟,不圓潤, 有的已風化。棋子大小稍有區(qū)別,多為 1. 1 ×0.7 ×0. 5厘米。我國古代圍棋的起源距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過去有堯創(chuàng)圍棋之說,見于著作最早的是《左傳》:“衛(wèi)獻公自夷儀使與寧喜言,寧喜許之。大叔文子聞之,曰:'……今寧子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隅,而況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而這副圍棋是目前國內(nèi)出土的時代最早、保存最好的石制圍棋子實物,為研究我國圍棋發(fā)展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劉寶墓志》書法是典型的西晉隸書,書刻工整,波磔分明,橫畫起鋒逆筆,平硬如折刀頭,收筆處鋒芒畢露,結(jié)體方整。其時楷書已經(jīng)產(chǎn)生,隸書與逐步興起的楷書互為影響,這一時期的隸書就不可避免地帶有一些楷書的韻味。有學者稱這些雖莊重但已失漢隸醇厚的西晉隸書為“西晉洛陽體”。
西晉左棻墓志 
西晉石定墓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