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旋門上方的浮雕板是當時從羅馬其它建筑上直接取來的,主要內容為歷代皇帝的生平業(yè)績,如安東尼、哈德連等,下面則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戰(zhàn)斗場景,可以看出早期羅馬藝術的影子,凱旋門的里里外外充滿了各種浮雕,其中的大部分是從過去的一些紀念性建筑拆除過來,如圖拉真廣場建筑上的橫飾帶、哈德良廣場上一系列盾形浮雕,拱門上端兩側8座矩形浮雕原是馬庫斯奧里列阿斯皇帝(161—180)的紀念建筑雕像,把頭像重新雕刻成了君士坦丁的樣子,這表明羅馬的藝術已經(jīng)開始走下坡路了。 盡管如此,君士坦丁凱旋門的雕塑精美絕倫、恢宏大氣,生動保存了羅馬帝國各個重要時期的雕刻,依然不失為一座精美恢宏的古羅馬凱旋門。 千年逝去,殘跡斑斑的君士坦丁凱旋門與古羅馬斗獸場共同見證羅馬的輝煌。 羅馬斗獸場建于古羅馬弗拉維王朝,公元80年竣工,當時舉行了長達100天的慶祝典禮。斗獸場是古羅馬帝國和羅馬城的象征,是羅馬古跡中最卓越、最著名的代表,是當今世界八大名勝之一。斗獸場又名競技場,也有人稱它為露天大劇場,全稱叫“科洛塞奧大斗獸場”(為“高大”、“巨大”之意)。這是因為這里曾是古羅馬角斗士與猛獸搏斗、廝殺以博取皇帝、王公、貴族一笑的地方,也是競技、比賽、歌舞和閱兵的場所。馬斗獸場是歐洲也是全世界保存至今的最古老、最宏偉的斗獸場、競技場。   我們從西南面走近廣場,第一眼就看到這座精美的凱旋門,這次我仔細拍攝了凱旋門的南面和東側面的全貌以及雕塑細部照片共17張,后13張是斗獸場的局部畫面(按從南到東行攝順序排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