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的米飯,實在是太難吃了。其實東南亞都差不多,都是這種秈米的樣子,松松散散,吃到嘴里既無彈性也沒粘性,沒有生命感。 不過幸虧他們有雞,把雞油雞湯拿來燒米,做出雞飯來,再配上白切雞,用些黑醬油,蒜茸姜末辣椒醬來做調料,于是海南雞飯名揚天下,弄得海南島很沒有面子,也不知道是該怨恨新加坡人怎么濫用“海南”這個名字呢,還是該怨恨怎么自己就叫了“海南”島,沒有雞飯簡直就是名不符實。 于是也整起雞飯來,還扯些文昌雞的歷史典故假裝有文化,只不過有點難吃而已。 其實古名“瓊州”真的是很不錯,只不過大部分人會覺著不如海南島這個名字接地氣而已,就好像“常山”之于“石家莊”,“蘭陵”之于“棗莊”。 雖然不喜歡吃新加坡的飯,但一直很喜歡他們的雞。也不知道是雞的品種原因,還是做法的秘訣,新加坡人總能把雞肉炆得既嫩,又軟,且豐滿多汁。 就好像最好的女人一樣。 當吃一份雞能夠享受到抱一個女人的快感,味蕾好似充血一般勃起,在舌頭上興奮到顫抖時候,這個雞又有什么理由不名揚天下? 自然,無論是雞,還是女人,總是不同的人,去尋不同的愛好。 譬如文華號稱最貴,又譬如逸群號稱最老,還譬如天天號稱最正,也譬如剛剛榮獲米其林一星的香港油雞飯面。 一如有人喜歡才藝雙絕,有人喜歡風騷入骨,有人喜歡珠圓玉潤,有人喜歡小巧玲瓏。 幸虧吃雞飯只傷錢包不傷身,更何況除了文華這種不貴不入江湖的店之外,絕大部分都是平民食物,只不過味道好的,總會有好多人排隊,又虧得我等窮人雖然錢不多,時間倒是多的是,為了一點口腹之欲,心甘情愿的墜在隊末流口水。 一家家的吃過去,只因為別人的口口相傳也是需要驗證,特別也是如我一樣到此地玩幾天就回去的人,亦是聽了口碑而來,吃過一家覺得不難吃,于是就成了唯一選擇,別人說起不同店家,總是不屑起來。 多比較幾處,才知道楊玉環(huán)與王昭君,貂蟬與西子誰更是靈與肉的伴侶。那種一輩子就相過一次親,轉臉就結婚生娃的男女,知不知道大森林中屬于你的那株樹正在哪里孤寂等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