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唐升元元年七月初七(8月15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李煜出生。豐額駢齒、一目雙瞳,貌有奇表,因此而遭長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為避禍,醉心經籍、不問政事,自號“鐘隱”、“鐘峰隱者”、“蓮峰居士”,以表明自己無意爭位。 但是命中有時終須有。李弘冀因毒殺叔父李景遂,恍惚成疾驚嚇而亡。李煜遂順理成章成為太子并繼位為南唐君主。 不知李煜自己是否知道,無論是周世宗還是李璟,無論是人力或者天命,都是在選擇一位亡國之君。因為南唐的命運,已經注定。 編 年 937年(后晉天福二年/南唐升元元年)。一歲。 李煜出生。生有異相,一目重瞳子。是年趙匡胤11歲。 938年(后晉天福四年/南唐升元三年)。三歲。 是年趙光義生。 939年(后晉天福五年/南唐升元四年)。四歲。 是年李煜父李璟立為皇太子。李煜弟從善生。 943年(后晉天福八年/南唐升元七年)。七歲。 是年李煜祖父死,父李璟(中主)繼位,即元宗,改元保大。 951年(后周廣順元年/南唐保大九年)。十五歲。 李煜兄弘茂卒,年十九歲。 954年(后周顯德元年/南唐保大十二年)。十八歲。 后周周世宗繼位,是為顯德元年。 是年李煜娶娥皇(即大周后)。娥皇當年19歲,通詩書,善音律,尤擅琵琶,元宗賜予燒槽(燒槽之義,與焦桐類似)。李煜與娥皇感情很好,為她寫了不少詞: 《一斛珠》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長相思》不知是否為周后所寫,但應該也是李煜早期作品。 《長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955年(后周顯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十九歲。 十一月,后周來伐,劉彥貞帶兵抵抗,但南唐有二十余年無兵事,準備不足,自然大敗。 956年(后周顯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二十歲。 李璟向后周屈服,愿削去帝號,但后周保留了他的帝號,條件是要求李璟盡割江南之地。 957年(后周顯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二十一歲。 這一年后周三次來伐。周師步騎數(shù)萬,水陸并進,士氣昂揚,軍中作“擅來”之歌,聲聞數(shù)里。 958年(后周顯德五年/南唐保大十六年)。二十二歲。 李璟改元交泰。周師連克數(shù)州,與后周劃江而治。夏五月,中主宣布去帝號,奉后周為帝,以交泰元年為后周顯德五年。此年,李煜長子仲寓出生。 959年(后周顯德六年)。二十三歲。 九月,李煜兄、太子弘冀卒,李煜自鄭王徙封吳王。鐘謨認為李煜儒弱無能,請求立從善為太子,李璟大怒。 960年(北宋建隆元年)。二十四歲。 春正月,后周大將趙匡胤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后周世宗禪位,趙匡胤建宋朝,改元建隆元年,趙匡胤便是宋太祖。從此,南唐由受制于周世宗改為受制于宋太祖。五月,馮延已卒。 961年(北宋建隆二年)。二十五歲。 二月,李煜立為太子;七月,46歲的李璟憂憤而崩,李煜在金陵繼位,向宋太祖要求追復帝號,得到許可。后世稱李煜為后主(李煜此前名從嘉,到此年才更名為煜);尊母鐘氏為圣尊后,立娥皇為皇后;封弟從善為韓王,從鎰為鄧王,從謙為宜春王,從慶為昭平郡公,從信為文陽郡公;遣使如宋表陳襲位;次子仲宣生于此年。此年有詞《阮郎歸》。 《阮郎歸 呈鄭王十二弟(疑為鄧王之誤)》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落花狼藉酒闌珊,笙歌醉夢間。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 《禮記經解》墨跡局部,傳為李煜書 962年(北宋建隆三年)。二十六歲。 本年三次遣使赴宋朝貢。 963年(北宋乾德元年)。二十七歲。 三月,北宋平荊南,李煜遣使犒師;十一月,北宋改元乾德。國事急危,而后主與周后仍然宴樂不輟。周后得《霓裳羽衣曲》殘譜,與樂工曹生改編為新曲。李煜有《玉樓春》記其事: 《玉樓春》 曉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云間,重按霓裳歌遍徹。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又有《浣溪沙》也是為周后寫的: 《浣溪沙》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964年(北宋乾德二年)。二十八歲。 三月,始行鐵錢;十月,次子仲宣死,年僅4歲,后主十分哀痛,寫有悼詩: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咽絕風前思,昏濛眼上花??胀鯌钗?,窮子正迷家。 十一月,皇后娥皇于病中,悲痛過度而亡,年僅29歲。李煜哀毀骨立,寫有數(shù)首挽詩挽詞: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更漏子》 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珊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965年(北宋乾德三年)。二十九歲。 正月,葬昭慧后于懿陵;李煜親自撰寫《昭惠周后誄》。四月,宋滅蜀國;九月,太后鐘氏卒。周后死后,李煜每于花朝月夕,倍加傷懷,以詩寄情: 《感懷》 又見桐花發(fā)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 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層城無復見嬌姿,佳節(jié)纏哀不自持。 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誰料花前后,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fā)去年枝。 《書靈筵手巾》 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嬋娟。 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 《書琵琶背》 侁自肩如削,難勝數(shù)縷絳。 天香留鳳尾,余暖在檀槽。 966年(北宋乾德四年)。三十歲。 奉趙匡胤之命,協(xié)調南漢事宋,未成,宋朝決定討伐南漢。 967年(北宋乾德五年)。三十一歲。 中主、后主皆好談佛事,此年更大起蘭若千萬間,廣聚僧徒。這為以后南唐亡國埋下禍端。 968年(北宋開寶元年)。三十二歲。 南唐旱災,六月,李煜派遣其弟從謙赴宋朝貢。秋,其弟從益出鎮(zhèn)宣州,后主率近臣賦詩: 《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 且維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浩浪侵愁光蕩漾, 亂山凝恨色高低。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干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凄凄。 十一月,李煜娶小周后并立為皇后。小周后是大周后昭惠之妹,自昭慧病后,常在禁中。李煜詞中有幾首《菩薩蠻》就是寫給當時的小周后的: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人無語。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雨云深繡戶,未便諧衷素。宴罷又成空 魂迷春夢中。 ▲ 李煜詞意 李煜對小周后極盡寵愛,寵愛的程度甚至超過了以前對昭惠。 969年(北宋開寶二年)。三十三歲。 是年李煜校獵青龍山,錄囚大理寺,諸郡普渡僧尼。 970年(北宋開寶三年)。三十四歲。 中書侍郎韓熙載卒。是年,命境內廣修佛寺精舍,多聚徒眾。 971年(北宋開寶四年)。三十五歲。 春,南漢國亡。李煜遣弟從謙入宋,貢珍寶數(shù)倍于前;十月,又遣弟從善入宋朝貢;上表請求去掉南唐國號,印文改為江南國,自稱江南國主。 972年(北宋開寶五年)。三十六歲。 正月,李煜貶損儀制,改詔為教,穿紫袍見宋;閏二月,宋朝留從善為泰寧軍節(jié)度使,并在汴梁建禮賢館,待李煜投降。李煜上表求從善歸國,宋太祖不許。從此李煜每登高北望,則泣下沾襟,左右不敢仰視,有《長相思》《清平樂》《搗練子令》數(shù)闕,疑皆為從善作: 《長相思》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搗練子令》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shù)聲和月到簾櫳。 《搗練子令》 云鬢亂,晚妝殘,帶恨眉兒遠岫攢。斜托香腮春筍懶,為誰和淚倚闌干。 973年(北宋開寶七年)。三十七歲。 夏,太祖遣翰林院學士盧多遜出使南唐,李煜上表愿接受北宋冊封爵位,被拒。十月,內史舍人潘佑感于國運衰弱,上書極言勸諫李平為尚書令,徐鉉、張洎進言“李平妖言惑眾,煽動潘佑犯上”,李煜遣人收捕,潘佑在家中自殺,李平亦自縊獄中。李煜更誤中反間計,殺了請求收復淮南的名將林仁肇。 974年(北宋開寶七年)。三十八歲。 此年李煜上表宋,求從善歸國,宋朝不許;宋遣使詔李煜入朝,李煜托病不從,于是宋發(fā)兵南唐。存亡之際,李煜寫信給吳越王求救:今日無我,明日豈有君?吳越王不答,轉送李煜書信至宋廷。北宋攻陷蕪湖和雄遠軍,沿采石磯搭建浮橋,渡江南進。李煜招募兵卒,委任皇甫繼勛統(tǒng)領兵馬,全力御敵,因強弱懸殊,兵敗如山。 975年(北宋開寶八年)。三十九歲。 六月,宋軍與吳越兵圍困金陵。洪州節(jié)度使朱令赟率兵十五萬前往救援,行至皖口,遭遇宋軍。朱令赟下令焚燒宋船,不料北風大作,反而燒至自身。外援既滅,宋軍晝夜攻城,金陵米糧匱乏,死者不可勝數(shù)。李煜命張洎作蠟丸帛書求救于契丹,又兩次派遣徐鉉出使北宋,進奉大批錢物,求宋緩兵,太祖答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將咼彥、馬承信,馬承俊等力戰(zhàn)而死,右內史侍郎陳喬自縊,李煜奉表投降。 李煜在圍城中,作長短句,句未成而城將破: 《臨江仙》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guī)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舊家鄉(xiāng),三十年來夢一場。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云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 宋太祖見此嘆息:李煜若以作詩工夫治國事,豈為吾擒也? ▲ 李煜的墨跡流傳很少,南唐畫家趙幹《江行初雪圖》上的一行標題被認為是他的真跡 976年(北宋開寶八年)。四十歲。 1月1日(十一月二十七日),城破,李煜率子弟及官屬4人出降,北上汴梁,南唐滅亡。2月,受封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違命侯(宋太祖惱他抗命,故有此封),小周后封鄭國夫人;十一月,進封隴西公。 亡國后,李煜作的詞盡是悔恨難言: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望江南》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ㄔ抡猴L。 多少淚,斷臉復橫頤。心事莫將和淚滴, 鳳笙休向月明吹。腸斷更無疑。 977年(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四十一歲。 暮年李煜沉緬于酒,將酒澆愁: 《病中書事》 病身堅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月照靜居唯搗藥,門扃幽院只來禽。庸醫(yī)懶聽詞何取,小婢將行力未禁。賴問空門知氣味,不然煩惱萬涂侵。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浣溪沙》 轉燭飄蓬一夢歸,欲尋陳跡悵人非。天教心愿與身違。待月池臺空逝水,蔭花樓閣漫斜暉,登臨不惜更沾衣。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978年(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四十二歲。 兩年之間,李煜與舊臣、后妃難得相見,行動言論沒有自由,笙歌筵宴都歇,有時貧苦難言: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xù)。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青霜殘雪思難任。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8月13日(七月七日),李煜卒,追封為吳王;十月,以王禮葬于北邙山;小周后同年逝世,與李煜同葬。 編后記【任淡如】 在李煜的時代,天下大勢已經鑄定,那就是終將有一位最有力的君王之王來結束五代十國時期,繼而一統(tǒng)江山。 南唐(937年-975年)是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權,定都江寧(今南京),曾是十國當中版圖最大的王朝,幅員35州,人口約500萬。935年南吳睿帝加封徐知誥為齊王,并將升州、潤州等十州之地劃歸齊國, 937年徐知誥建立齊國, 同年十月,徐知誥受禪稱帝,國號"齊",改元升元,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又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958年李璟去皇帝尊號,稱江南國主;975年宋軍攻占金陵,后主李煜出降,南唐滅亡。 史載,趙光義曾問南唐舊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個暗懦無能之輩嗎?”潘慎修答道:“假如他真是無能無識之輩,何以能守國十余年?”徐鉉在《吳王隴西公墓志銘》也寫道: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厭戰(zhàn)之心,雖孔明在世,也難保社稷;既已躬行仁義,雖亡國又有何愧。 周世宗曾反對李璟退位讓李弘冀繼位,是因為他不希望南唐出現(xiàn)強勢的君主。 李璟則放棄了剛強的李弘冀而選擇柔弱的李煜,是因為他知道,南唐終將覆亡,對抗只能招來更多的殺戮,更快的毀滅。而屈服可能還可能茍延殘喘。 野史記載李煜被趙光義毒殺而亡。 《默記》載,李煜入宋后,宋太宗曾派徐鉉拜見李煜,李煜對亡國頗有恨意,以至“相持大哭、坐默不言”,太平興國三年七夕節(jié)(978年8月13日),后主42歲生日,便在住所聚會后妃,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于外。宋太宗聞之大怒,遂賜牽機藥鴆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一代君王、千古詞才在人間匆匆四十年的絕命詞。 ▲ 奇石研山傳為后主舊物,后歸米元章 前數(shù)十年,李煜醉心藝文,很有生活情趣。在南唐宮中時,曾用嵌有金線的紅絲羅帳裝飾墻壁,以玳瑁為釘;又用綠寶石鑲嵌窗格,以紅羅朱紗糊在窗上;屋外則廣植梅花,于花間設置彩畫小木亭,和愛姬賞花對飲。每逢春盛花開,就以隔筒為花器插花,置于梁棟、窗戶、墻壁和臺階上,號為“錦洞天”。每年七夕生日時,李煜必命人用紅、白色絲羅百余匹,作月宮天河之狀,整夜吟唱作樂,天明才撤去。 這真是:作個詞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 內容編輯整理:任淡如 (本篇內容系將年譜和詩作多方整理而成,轉載請注明出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