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五服”就更遠了,簡單的可以理解為四服的親戚生養(yǎng)的孩子,再往后走就是老年人口中的“最親不過五服”了,出了五服的人就沒有共同的血緣關系了,而且彼此之間的關系也沒有走的很親近。在過去社會人們對于輩分的區(qū)分是很嚴謹?shù)模谝话闱闆r下家里有婚喪嫁娶之事,都是五服之內(nèi)的人參加,而出了五服就不再為之服喪,這就叫做“最親不過五服”。
第二、什么是六親 人們常把不通人情,連親屬都不照顧的人稱為“六親不認”。那么,這里的“六親”指的是哪“六”親呢? 六親歷來說法不清,其實,歷史上“六親”有特定的內(nèi)容,其代表性的說法有三種: 一據(jù)《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說,父子、兄弟、姑姐(父親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屬)及姻亞(夫的家屬)。二據(jù)《老子》說,以父子、兄弟、夫婦為六親。三據(jù)《漢書》說,以父、母、兄、弟、妻、子為六親。 現(xiàn)代人則把血緣和婚姻關系中是最親近的歸為六親:父親為一親(涵括父親方的親戚如祖父母、叔伯、姑娘);母親為二親(涵括母親方的親戚如外祖父母、舅、姨);兄弟為三親(涵括嫂子、弟媳);姐妹為四親(涵括姐夫、妹夫);夫妻為五親(涵括公婆或岳父岳母);子女為六親(涵括媳婦、女婿)。 當今“六親”,實際上是血親和姻親的泛指,不只是指六種親屬。
第三、什么是九族 所謂的九族就是五服以外的親戚,往上推有四輩,往下推也有四輩,加起來共九輩,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親戚”,其實“九族”這一說法和封建社會的刑法制度有很大關系??催^古裝劇的都知道在過去社會有著非常殘忍的株連法,f犯人在犯大罪的時候往往會被判“抄家和滅九族”,目的就是做到“斬草除根”,想想也是太殘忍了,一人犯罪和其他的親戚有何關系呢?還要備受牽連。
第四、什么是祖宗十八代 所謂的祖宗十八代那說的可就遠了,指的是祖先和后代,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就是耳、云、仍、晜、來、玄、曾、孫、子、父、祖、曾、高、天、烈、太、遠、鼻。鼻祖可能大家都聽過就是十八代的開山祖師,一般形容一個人比較厲害的時候都稱之為“某某鼻祖”,然后就是鼻祖生遠祖,遠祖生太祖,太祖生烈祖就這樣以此類推,加起來正好是“祖宗十八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