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和閨蜜們聊天,又深深地觸發(fā)了我的一個新覺察。 一個閨蜜要隨公司去杭州工作一段時間,她跟我們宣布消息的那一刻我第一反應是孩子,她有兩個孩子,年紀都還很小,我覺得孩子會很想媽媽的,有些心疼孩子。但是隨即又想到,如果她不去杭州,那又壓抑了自己,既然事情不能兩全,我還是覺得先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樣對孩子才不會太過苛責。而且她以前總是在家庭和工作之間各種權(quán)衡考慮,糾結(jié)來糾結(jié)去,既想做賢妻良母,又想做女強人,那個時候她更辛苦,現(xiàn)在坦然承認自己不是賢妻良母,通過工作去追求突破和價值,這個也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由此再聯(lián)想到我們六個閨蜜,不由得感嘆人生真是奇妙,我和要去杭州的閨蜜給人的感覺是溫良恭順,小鳥依人,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類型,另外四個閨蜜給人感覺是大大咧咧,馳騁沙場,闖蕩江湖的俠女類型。然而,現(xiàn)實是,賢妻良母的類型活出了俠女范兒,俠女類型的活出了賢妻良母范兒。 這樣的發(fā)現(xiàn)讓我們自己都覺得驚訝,為什么會這樣?“人不可貌相”不足以解釋這個現(xiàn)象。 聊天又繼續(xù)到了另外一個閨蜜說她很小的時候就想要撿一個寶寶回去養(yǎng),這個回憶是她在生完二寶之后才想起來的。我打趣她“母性光芒萬丈”,她也驚訝自己“母愛泛濫”,她給人感覺就是大大咧咧的俠女范兒的,可是內(nèi)在卻是非常敏感細膩的類型,我突然就想到她高中同學給她起的花名叫做“milkcow”,覺得特別貼合她的母性。 有時候,看上去很細微或者無足輕重的言行舉止卻揭示了作為有個體差異的我們,而那些無足輕重的言行舉止就是我們無意識部分。 顯意識部分是給外人的感覺和印象,無(潛)意識部分是自己對自己的覺察和認知。當我們對自己無意識部分缺乏覺察和認知的時候,就會以為顯意識部分才是全部的真正的我們,我們就會被顯意識部分所框住和限定,主要表現(xiàn)是別人覺得你是個怎么樣的人你就會以為自己是個怎么樣的人,別人覺得你適合做什么工作你就覺得自己適合做什么工作,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建立在別人對自己的認知的基礎(chǔ)上,我們可能會很符合社會標準,也以為符合社會標準的自己就是真實的自己。 然而,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這個自我意識的覺醒我認為更多指的是對自我的無意識部分的覺察和認知。我們慢慢發(fā)現(xiàn),符合社會標準的那個可能不是真正的自己,至少不是全部的自己,自己還有其他部分,還有其他不符合社會標準的個性和特點。有部分一直無法適應和達到社會標準的人會比適應社會標準的人更早地覺醒和探索自己。很多抑郁癥也是因為和社會標準有沖突,被社會標準壓抑,但是又還沒有建立堅定牢固的自我標準與其相適應而出現(xiàn)癥狀。 無意識部分在冥冥當中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而當我們無法解釋的時候就會將其歸結(jié)于命運。 假如用星座來對應到意識的話,太陽星座是我們的顯意識部分,月亮星座和上升星座是我們的無意識部分。太陽星座是外顯的,月亮星座是獨處的,上升星座是潛力的。有一個說法說,三十歲之后我們會越來越偏向上升星座,越來越活出上升星座的那個狀態(tài)。我認為這個年齡不一定是固定的,但是趨勢是基本這樣的。我沒有大量的數(shù)據(jù)來支撐這個理論,只有身邊少量的樣本。星座也是一個大數(shù)據(jù)的概率統(tǒng)計,不能具體到每一個個體,大家有共性,但也會有個性。參考一下大概率的共性也會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星座也是了解自己的一個方式。 活出真正的自己,更具體說的是,活出無意識部分的那個自己。 只有將顯意識部分和無意識部分統(tǒng)一起來,我們才能成為完整的自己。 招募第四期線上成長小組 招募對象:渴望成長的所有人,性別年齡不限。 招募人數(shù):6人 上課時間:每周日晚上19:30-21:30 上課地點:微信群 上課方式:群電話,小組討論形式 第四期早鳥價:1080元(每節(jié)約67元) 要求:按時完成作業(yè),按時參加討論。 成長目的:一 學習傾聽和表達;二 學習溝通和協(xié)調(diào);三 學習自我覺察和自我分析。 報名方式:加我微信lala-ring,注明“線上成長”,通過后需要填寫登記表登記真實信息,然后等待咨詢師篩選。 課程安排: 第一次:用音樂導入覺察; 第二次:通過繪畫+敘事進行自我分析(一); 第三次:通過繪畫+敘事進行自我分析(二); 第四次:通過解夢進行自我分析(一); 第五次:通過解夢進行自我分析(二); 第六次:通過意象進行自我分析(一); 第七次:通過意象進行自我分析(二); 第八次:分析原生家庭對個人心理影響(一); 第九次:分析原生家庭對個人心理影響(二); 第十次:分析童年重大事件對個人心理的影響(一); 第十一次:分析童年重大事件對個人心理的影響(二); 第十二次:分析社會文化對個人心理的影響; 第十三次:易經(jīng)和心理學的關(guān)系(一); 第十四次:易經(jīng)和心理學的關(guān)系(二); 第十五次:哲學和心理學的關(guān)系; 第十六次:大總結(ji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