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個優(yōu)秀的家長·系列六· 把愛拿走,我們的地球就變成一座墳墓。 ——白朗寧 對于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于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 ——愛因斯坦 陶繼新:一個人對幸福的感知,應該是從這里開始的,即意識到“施比受更快樂、更幸福”。很多人以為被愛是幸福的,你愛我,你處處為我著想,我則被呵護、被保護,似乎是一種很好的感覺。這的確能給受者帶來一定的安全感、放松感和支持感,這就是孩子為什么需要父母的原因。當父母給孩子提供愛時,孩子就有了安全感。但是如果僅僅認為被愛是幸福,則容易落入一種陷阱,即我的幸福是依賴于他人的,我想幸福就必須不斷地向別人索取,別人給我了我會感覺好一些,但別人不愛我或愛我沒有達到我的要求時,我就會痛苦。所以,這種認識等于給了別人一個可以控制我的按鈕,而我則失去了完全的自主和自由。所以,就算因被愛獲得了短暫的快樂和幸福,最終也會成為一種痛苦。這也是很多父母普遍的錯誤認識,當父母認為被愛是幸福的時候,就使勁地、毫無保留地去愛孩子,認為孩子就會因此而幸福,但是,太多的實例已經(jīng)表明,孩子不但未感覺到幸福,還覺得父母在用愛控制了他。 那么,怎樣才能使人有純粹的幸福感呢,怎樣讓我們的孩子獲得這種純粹的幸福感呢,就是“去愛”。這就是為什么很多父母在愛孩子的時候,自己感覺到特別大的幸福感的原因。同時,還要讓孩子學會去愛他人。這個他人如果是其父母,他的表現(xiàn)就是孝敬;如果這個他人是兄弟姐妹,他的表現(xiàn)就是“悌”;如果這個他人是師長朋友,他的表現(xiàn)就是感恩;如果這個他人是除他之外的一切,他的表現(xiàn)就是寬容博愛。這樣的人在外在看來是一個品德高尚、精神卓越的人。在他自己的內(nèi)心,他會感覺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需要的,他的生命是可以發(fā)光發(fā)熱的。同時,他是自主的,是自由的。所以,他是幸福的。 當人們尤其是父母們深刻地認知了“去愛是幸福”的時候,當然就會幫助自己的孩子去獲得這種幸福感,因為父母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那么,如何讓孩子去愛呢?肯定不能只是說教,更應該讓孩子去體驗,只有體驗了孩子才愿意去不斷地實踐。讓孩子學著去愛,首先要讓孩子充滿愛心,有了愛心,就會化為外在的愛他人、愛外界的行為。所以充滿愛心這個很博大的話題,值得我們探索。請魏老師與我們分享一下對于“充滿愛心”的理解。 魏書生:充滿愛心,也是做人的根本。 人,是活在歷史長河中,活在宇宙空間內(nèi)的。對于歷史長河來說,一個人的一百年只是極其短暫的一瞬;對于宇宙空間而言,我們都是極其渺小的一員。那么來到這個世界上,這個世界會不會都盡如人意,十全十美呢?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對于這些無法盡如人意的事情,對于環(huán)境的缺陷、不足,對于咱們所處的這樣一個又文明又不文明、又富裕又不富裕、又明白又不明白的歷史階段……你要用自己的時間、精力、腦神經(jīng)來挑毛病、找缺點、發(fā)牢騷、放怨氣、吹冷風、說怪話,那等于是什么?等于你把自己排斥在這個世界之外了。當你訓練了自己這種不良的思維的習慣,尤其是一輩子養(yǎng)成這樣一個習慣后,那么到哪兒都能找到毛病,都能挑到不足,都能找到陰暗面。于是一輩子會活在一種什么樣的情緒里——埋怨、指責、牢騷、憤怒、痛苦、憂慮、緊張、焦慮。所以為了咱自己的幸福,從小也得讓孩子滿懷愛心地對待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空間和時間,愛我們生存的每一處空間,愛我們生存的每一個時間階段。 有的學生問我:“老師啊,社會主義好不好?。?/span>” 我說:“不好??!” 學生說:“老師,您怎么說不好呢?” 我說:“如果它好的話,咱還追求共產(chǎn)主義干什么?。?/span>因為它還不完善,我們才追求一個更好的社會來替代它。” 因為學生想讓我說社會主義不好,但是他又不好直說,他就想說社會主義有毛病。所以我就先順著他說,因為它有不足,咱們才要追求更美好的來替代它。 “但是同學們必須愛這個歷史階段,原因是什么?只有這個歷史階段,是屬于咱自己的。愛共產(chǎn)主義,共產(chǎn)主義什么都好,這是毫無疑問的,生活富裕,人人平等,互相尊重,沒有歧視。根本沒有行業(yè)的差異,不同的行業(yè)間都能夠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鼓勁。大家也沒有這些眼前的焦慮與緊張,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就算那個階段再好,我們現(xiàn)在也去不了,咱只能是生活在這個階段,你只能是全身心地愛它。當你愛它了,你會找到它有很多很多值得你愛的地方,毫無疑問的,它比原始社會強多了,比封建社會強多了,比戰(zhàn)爭年代強多了,比解放初期強多了,比“文化大革命”更強了。是不是你們這一段挺好啊。” 大家一想,從歷史到現(xiàn)在,這一段的確是政治最穩(wěn)定、經(jīng)濟最繁榮、思想最寬松啊。所以學生就說啦:“老師,我們生活的這個階段真是好啊。” 我說:“用這樣的角度思考問題你不就自己快樂了,當你愛它愛得多了,你就會想到要回報它,想到自己的責任,想為這個社會做更多的事。” 說了時間上的,那么接下來,咱說說空間上的。咱活在盤錦,只能愛盤錦,活在中國,只能愛中國。愛美國沒有用,當然也不能因為愛中國,沒事兒就去糟蹋美國。說美國那個破地方,亂糟糟的,犯罪率那么高,請咱去咱都不去。不對,美國好就是好,它沿著那條路發(fā)展了兩百多年了,怎么不好?。?/span>經(jīng)濟比咱肯定要繁榮多了,這是毫無疑問的;國家機器比咱嚴謹多了,這也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你使勁愛它沒用,它有它的特點,咱有咱的長處,我說如果高薪聘請你也要去,去了賺了錢回過頭來,到中國來投資,中國永遠是咱的根。活在盤錦使勁愛盤錦,原因是什么?愛深圳沒有用啊,但也別說深圳不好。愛咱盤錦好的地方,發(fā)展咱的優(yōu)勢。 你說咱的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使勁愛那個市長家,愛那個局長家,愛那個老板家,有什么用???那不是把自個兒糟蹋了嗎?愛人家,回去埋怨自己的父母,你不整個糟蹋自己嗎?你怨沒有用,只能好好愛咱的父母,咱的父母在家里這么困難的生活下,還供咱念書,還給咱做了這么好的服裝,給咱準備了這么好的學具。你想想,想這些全身心的愛。也不是說人家家長不好,就使勁愛咱自己的家長。 活在實驗中學,使勁愛實驗中學。活在咱學校里,愛咱的學校。活在這個班級,愛咱這個班級里的同學。你倆同桌,你不愛他,你煩他,你恨他,首先自己就不痛快,你自己不就吃虧啦,是不是?他一想也是這么回事。 我說其實愛人家就是愛自己。自己的愛心多了,包括有點短處,有點缺點的人都能包容。認為短處與缺點是規(guī)律使然,實屬正常。于是你就怎么樣?你就會一直處在幸福之中,感受到周圍人的可愛,同桌很可愛,同班同學都很可愛,盡管有毛病,但他很可愛。所以當你愛別人的時候,別人才覺得你這個人挺好,跟誰都挺好,這難道不是為了自己的幸福嗎? 各科老師都有短處,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咱挑他長處去愛??!你覺得老師可愛啊,跟他關系越來越好,他長處越來越長,你反倒覺得他短處也逐漸變得可以接受,短處也挺可愛了。就是這樣的,你愛人家、愛社會、愛集體的時候,實際上是愛了咱們自己。 每個學生都充滿了愛心,生活在愛心中的時候,我說你的日子多幸福啊,活在春天,只能愛春天,這么干旱,這么大風,總?cè)ハ胨牟缓枚嗌笛剑?/span>你愛夏天,夏天還沒有來,你愛冬天,冬天已經(jīng)過去了。這會兒只有春天,你還不愛春天,你等于首先自己失去了幸福。那么今天下雨了,你只能愛下雨天:挺可愛,我打著雨傘,空氣更清新了。這樣想心情不是更快樂了嗎?天晴了,挺可愛,天熱了,挺可愛,這樣的天氣可以鍛煉我的耐熱能力了,首先自己占到了便宜,何樂而不為呀? 所以我說,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實際上是給予咱孩子最多幸福的一種方式。就生命而言,你活在小學愛小學,活在初中愛初中,活在高中愛高中,活在大學愛大學,這樣一來你總是生活在幸福與愛里面。你的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是當下最好的,是充滿愛并帶給你最大幸福感的,那么我們的一生不就由一個接一個的幸福連接而成了嗎? 我在家長會上多次向家長建議,我說建議咱一定引導咱們的孩子,看咱們所生活的這個時代的光明面、可愛面,挑優(yōu)點、挑長處、挑優(yōu)勢,讓孩子愛起來;找咱們中國社會,找咱們本省本市本地區(qū)的優(yōu)勢的、好的一面,讓孩子愛起來。空間上愛我們生存的每一國,愛一省市縣鄉(xiāng)村;時間上愛我們生存的每一個歷史階段,活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愛初級階段;活在每一個年代,活在童年愛童年,活在少年愛少年,活在青年愛青年,活在壯年愛壯年,活在老年愛老年。我說你看這樣孩子也幸福,咱也幸福。不看每一段的劣勢,劣勢肯定有。你愛優(yōu)勢,發(fā)展優(yōu)勢,增長優(yōu)勢,鞏固優(yōu)勢,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優(yōu)勢才會越來越多。愛心越來越多,那么劣勢常常會逐漸少,至少減少一點兒,至少改變一點兒。然后愛咱們周圍的人,活在工人家庭,使勁愛工人家庭;活在教師家庭,愛教師;活在警察家庭,咱就愛警察;當然活在官員家庭,咱愛官員家庭,但也別有優(yōu)越感。都是以平常之心去愛,活在普通中學,愛普通中學啊;活在這個班級愛周圍的人,愛自己的同桌,愛不同性格的課任老師。一旦學會這種思維方式的時候,給人家挑長處,給老師挑長處,給同桌挑長處,增加自己的愛,這個孩子不由自主的,自己幸福了,別人也歡迎他,他一輩子必會是個幸福的人。 所以,如何保證孩子的一生幸福,愛心是根本。 詳見 《做一個優(yōu)秀的家長——魏書生與陶繼新的家教智慧》 - 魏書生 陶繼新 著 -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