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逸聊九月(填詞其實并不難)

 泮溪別館 2020-09-09

2020/09/08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xiāng)明



今天,我和大家來聊一聊,關(guān)于填詞的問題,很榮幸有這樣一個機會,跟各路高手在一起切磋和交流。我今天跟大家要來交流的主題,叫“填詞其實并不難”。

詞譜的故事

因為我自己比較討厭老生常談,所以那天破虜兄跟我談這個講課的事情,我覺得不要老生常談,應(yīng)該講一個別人沒有講過的東西,講一點新鮮的東西才好,講一點大家聽了之后覺得,“今天這個沒有白聽”、“今天這個聽的有所得”就好。如果今天所講的,對某些朋友能夠覺得“這個我終生受用”,那就是非常高興的一件事情了,我也力求做到這一點。

我們先來講一個故事,說的是清初的時候有一位大詩人,叫王士禎,肯定大家都知道王士禎的,他早年沒有學過什么填詞,不懂填詞,所以他從來不填詞,雖然他的詩寫的很好。后來有一天,他得到了一本書,看了之后,他覺得蠻有意思,所以有一天他閑著無事,就在案頭上的攤開這本書,開始填詞了,那天天氣也很好,心情也很好,加上第一次,有一種新鮮感。所以他填了半天,收工之后數(shù)了下的,大概填了二三十首。半天時間填了二三十首,這算是首戰(zhàn)就成功的事情啊,他自己也感覺到很得意。就把這個事情給記了下來。作為一個不會填詞的人,僅僅因為看了一本書,一下子就可以做到半天之內(nèi)填好多,填二三十首,那么毫無疑問,這里面主要歸功于那本書,說明真的有那么一本書啊,是可以讓一個人從零開始,馬上進入到一個填詞作手的這么一個境界的。

所以如果說你想要填詞,那就一定要擁有這樣的一本書,我們也可以反過來這樣說,你有了這本書,你就會填詞。這是本什么書呢?這本書就是明代的一個道士,叫程明善寫的,這本書的名字呢,叫《嘯余譜》。

嘯余譜,明朝程明善輯。這是一部詞曲聲律著作,以歌之源出于嘯,故名曰:嘯馀。全書共十卷,輯錄:嘯旨、聲音數(shù)、律呂、樂府原題、詩余譜(二十四卷)、致語、北曲譜(十二卷)、中原音韻、務(wù)頭、南曲譜(二十二卷)、中州音韻、(司馬溫公)切韻等十二種著作。

這本嘯余譜,就是我們填詞人的葵花寶典,這是一本非常非常不得了的書,在明末清初的那個時候,這本書非常流行,風靡一時。

入清之后,到了清初,另外又有一個叫萬樹的,他看了這本書,他覺得不滿意,他覺得這里面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毛病一大堆,所以他決心要重新寫一本,他的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撥亂反正。就是為了要把他認為嘯余譜里面不對的那些東西,都糾正過來,當然還有另外一本書,他針對的是兩本書,還有一本叫《填詞圖譜》,這兩本書都是在明末清初,非常流行的暢銷書,幾乎就是文人都會有一本。有了詞譜之后,這個填詞的風氣到了入清開始越來越盛,文人是非常喜歡,所以我們知道這個清詞比宋詞還多,就從那個時候開始多起來的。那么他認為這兩本書里面,錯誤太多了,他就要重新寫一本更好的詞譜,所以他花了好長的時間,寫完之后,就叫做《詞律》。

《詞律》是清萬樹撰詞譜。是書二十卷,《四庫全書》著錄,編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端膸烊珪偰刻嵋贩Q'是編糾正《嘯馀譜》及《填詞圖譜》之誤,以及諸家詞集之舛異'。唐宋以來,倚聲度曲之法,久已失傳。故杜文瀾《詞律續(xù)說》稱是書'作于宮譜失傳之后,振興詞學,獨辟康莊,嘉惠后者甚厚'。但編者疏于考證,書中脫漏錯誤,誠所不免,在自續(xù)及《發(fā)凡》中言之甚詳。后人亦有所校定。

《詞律》這本書也不得了,一出來之后也是風靡一時,有很多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優(yōu)秀的作品,或者說叫傳世之作的一些詞,就是根據(jù)《詞律》填的,它的地位也是非常高,這本書呢,在中國詞譜學上,可以認為是一部經(jīng)典之作,我個人認為,到今天為止,能夠超過《詞律》的詞譜著作還沒有。

那么這本書一暢銷,另外一個人看著不舒服,這個人呢,就是康熙皇帝。因為這個書那個時候也是幾乎人手一冊,所以他覺得這個書這么好,每個讀書人都要拿一本,那么他想我也應(yīng)該插一腳啊,所以呢,他召集了幾個翰林院的幾個大學士,決定就在詞律的基礎(chǔ)上,利用皇家藏書豐富的這么一個優(yōu)勢,來擴寫一本詞譜。他要把當時所有能看得到這個唐宋的詞條都收集起來,所以他專門調(diào)用了十幾個翰林院的大學士,又去各地找了六七個縣太爺,總共組織了20多個人,組成了一個編輯委員會,開始編一本新的詞譜。這本詞譜整整用了八年的時間,新的詞譜完工了,這本詞譜大家都知道,就叫做《欽定詞譜》。《欽定詞譜》清康熙時,陳廷敬、王奕清等奉康熙命編寫,以萬樹《詞律》為基礎(chǔ),糾正錯漏,并予以增訂,826詞牌,2306體。《四庫全書總目》譽之為'分刌節(jié)度,窮極竊眇,倚聲家可永守法程'。但《欽定詞譜》也有錯誤之處,唐、宋、金、元人詞中不少調(diào)體亦遭遺漏。雖然仍未包括現(xiàn)存全部詞調(diào),但在未有更完備的詞譜之前,《欽定詞譜》算是最善本。

那么從《嘯余譜》到《詞律》,再到《欽定詞譜》,無數(shù)文人就憑仗著這幾本書寫出了成千上萬首詞,把詞這個文學樣式從原來宋詞的巔峰時代又推向另外一個巔峰,就數(shù)量而言清詞是宋詞的幾倍,與宋詞一樣是個不得了的一代文學樣式。清代的文學樣式里面詞算是非常不錯的一個,他的詩就不行,他的詩連明代的都不如,這個詞就是非常不錯,甚至有很多詞都超過了宋詞。

欽定詞譜序

詞之有圖譜,猶詩之有體格也。詩本于古歌謠,詞本于周詩三百篇,皆可歌。凡散見于《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者,班班可考也。漢初樂府亦期協(xié)律,魏晉訖唐,諸體雜出,而比于律者蓋寡。唐之中葉,始為填詞,制調(diào)倚聲,歷五代、北宋而極盛。崇寧間《大晟樂府》所集,有十二律六十家八十四調(diào),后遂增至二百余,換羽移商,品目詳具。逮南渡后,宮調(diào)失傳,而詞學亦漸紊矣。夫詞寄于調(diào),字之多寡有定數(shù),句之長短有定式,韻之平仄有定聲,杪忽無差,始能諧合。否則,音節(jié)乖舛,體制混淆,此圖譜之所以不可略也。間覽近代《嘯余》、《詞統(tǒng)》、《詞匯》、《詞律》諸書,原本《尊前》、《花間》、《草堂》遺說,頗能發(fā)明,尚有未備。既命儒臣,先輯歷代詩余,親加裁定;復命??痹~譜一編,詳次調(diào)體,剖析異同,中分句讀,旁列平仄,一字一韻,務(wù)正傳訛。按譜填詞,沨沨乎可赴節(jié)族而諧筦弦矣。《樂記》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哀樂喜怒感于心,而傳于聲。詞之有調(diào),亦各以類應(yīng),不可牽合,而起調(diào)畢曲,七聲一均,旋相為宮,更與周禮大司樂三宮、漢制三統(tǒng)之制相準。故紫陽大儒而詩余不廢,是編之集,不獨俾承學之士,攄情綴采,有所據(jù)依,從此討論宮商,審定調(diào)曲,庶幾古昔樂章之遺響,亦可窺見于萬一云。

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十六日

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讀學士加三級臣陳邦彥奉勅敬書

講這個故事,我是想說這么一個道理,作為一個詩詞愛好者,你擁有一本好的工具書,那是必須的啊,有了這樣一本工具書填詞就不難了,你看看前面的那個王士禎的這個例子就知道。他是一點都不知道,怎么填詞填詞的門徑他都根本就不清楚,但是看了這本書之后,他一下子就填出來很多啊,那么,我們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是有很好的寫作基礎(chǔ)的,我覺得這個有一本詞譜對你填詞,更是有用。我也認識一些詩寫的非常不錯的,當代可以說是一流的那個詩人,他這一輩子就有一個問題,他從來沒有填過一個詞,就是寫詩,我覺得這是非常遺憾的一件事情。我也曾經(jīng)聊天的時候跟他們說起過這個,他就覺得填詞太麻煩,詩嘛反正我什么東西都在肚子里面,根本就沒什么啊,張口就可以來的,但是填詞這個東西就不行,填詞這個東西非要找本書放在旁邊才可以啊,那其實呢,這當然有一本詞譜是重要的,但是實際上也未必如此。

當然有一點,我們現(xiàn)在必須要指出的,就是那個欽定詞譜也好,詞律也好,不管哪一本書,因為都是已經(jīng)好幾百年的了,那個明代的詞譜大概有將近500年了,最少的也有個一二百年了,這樣的歷史啊,注定了這些書里面都會有或多或少的一些瑕疵,這個也是不容否定的,那么我們今天的填詞,能夠把這些瑕疵避開了,那當然是最好,因為這也是時代發(fā)展的一個必然。這些瑕疵從應(yīng)用的角度來說,確實對我們的更好的創(chuàng)作也起到了一些阻礙的作用。特別是詞譜里面往往是對一些很重要的門徑性的東西,它是不說的,所以這對我們今天填詞來說呢是一個障礙,所以我這里呢,想講那么幾個問題。


主句和輔句

講第一個問題,是想告訴大家呢,就是詞譜里面每一本詞譜,不管是誰的詞譜,他都不會告訴你詞里面,它有主句有輔句,這兩個概念,這個甚至于一般人都不會提起,也許你在讀一些這個詩詞入門的這個書里面,他都不會說主句和輔句的問題,但是主句和輔句確實是非常的重要,這是一個關(guān)系到整個作品的一個架構(gòu)如何搭建的問題,是每一個填詞的人,或者說每一個填詞愛好者都必須要有的一個理念。我們舉兩個例子。

我們先來看那個《人月圓》,因為這次我們打算就是就這個詞調(diào)來進行一些練習,所以我把它做一個例子舉出來啊,那么這個人月圓啊,他是一個小令,是個令詞,那么這個令詞呢,它的主句只有四個,就是我這里紅框框出來的。這四個主句都是律句,這四個主句,就決定了這首小令的整體結(jié)構(gòu),你在構(gòu)思的時候,最好是把它分成那么四個層次來構(gòu)思,那么這個主句把握住了,對于整體上的這個架構(gòu)的安排呢,就會有一個很好的一個方向感,我寫的不會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不會這樣啊,我大致上腦子里有個構(gòu)思在那里。

這個框架當然我們不是說非得要用筆把它寫下來,那腦子里有這么個東西就行。這個小令可能簡單一點,慢詞我們舉個例子就是明月幾時有這個水調(diào)歌頭,他呢有八個主句,我特意用了這個搜韻網(wǎng)上的這個水調(diào)歌頭,為什么,因為他就是按照這個以韻母為行來分的,這首詞恰好每個韻都是主句所在,所以他有八個主句。同樣道理就是把控這個水調(diào)歌頭整體結(jié)構(gòu)的時候,你要把他安排成八個層次,那這樣來寫,就整個架構(gòu)上面就比較渾然,這樣寫呢,就比較在韻律上,就會合乎原本的那個面貌。

主句里面都是律句,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知道了主句和輔句之后,你還可以準確地運用這個韻腳,因為輔句里面的那些韻,從律理的角度來說,往往都是可有可無的,尤其是在這個中長調(diào)里面,往往是可有可無的,這個問題,一般填詞愛好者知道一下就行了,因為他這個涉及到的層次比較深,我們就不展開了。


無標點理念

下面講第二個問題,對我們填詞愛好者非常重要,據(jù)我所看到的,往往是一般人都沒有這么一個理念,這個理念是什么呢,就是填詞的時候,一定要在心里面有“詞本無標點”這樣的一個理念。

什么叫無標點理念呢?那就是我們現(xiàn)在呢,是生活在有標點時代,我們現(xiàn)在你哪怕是寫微信里面的幾句聊天對話,都會用上逗號句號,用上這個標點符號,這個已經(jīng)是不用動腦筋的下意識的事情了。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唐宋人在填詞的時候,它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所以你如果心里面沒有“詞本無標點”的這么一個理念在那里的話,你的填詞一定會出毛病的。

但是今天的填詞人,哪怕是大師級的,實際上都是沒有這個理念的,沒有人會想到這一點,但是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填詞。因為寫詩無所謂,他是死的,五言的詩,那就是五個字,七言的詩,那就是七個字,很少有一些雜言的啊,可能會有點錯錯落落,但總體上來說,詩都無所謂,但詞就不得了。詞,如果說沒有標點,很可能我們在座的有很大一部分朋友根本就讀不懂,讀不斷、點不開,但是如果說你心里是有“詞本無標點”的這樣的一個理念在那里的話,有很多錯誤我們就可以避免?,F(xiàn)在即便是大師,不是今天啊,我說的是自民國以來,我所看到的是自民國以來,即便是一些大師他們所填的詞,如果有錯誤,往往就是因為缺乏這個理念。

我剛才之所以敢說今人都是這樣的,就是因為我看到太多這種大師級的詞家,他們在填詞的時候也有填錯,而他之所以填錯的原因,并不在于他不懂這不懂那,或者說在于他什么東西沒搞清楚,而是在于他心中沒有一個“詞本無標點”的理念。

因為今天要跟大家講這東西,我下午在準備些例子,我剛才去那個搜韻網(wǎng)里面找了一下,我看到某個詞調(diào)里面,近現(xiàn)代和當代人的作品,里面就是100%都填錯的,那么當代的詞家能夠進入到搜韻里面。應(yīng)該說也已經(jīng)是一等一的了,這個也是非常不得了的人物了,哪個詞調(diào)我就不說了,這個一說,你們?nèi)ヒ豢淳椭朗钦l,那也不好,那么這個問題如果我們知道了,就可以避免一些錯誤。

我現(xiàn)在可能還沒說到一個實質(zhì)性的問題,那么究竟如果說沒有這個理念的話,會出現(xiàn)一個什么問題呢?我舉幾個例子,你們聽了馬上就知道了,打個比方說啊,詞里面有一個韻,叫做句中韻,比如說我舉個例子啊,比如說這個滿庭芳大家熟悉一點,比如說滿庭芳里面的過片,它有種常用的填法就是有一個句中韻。但你們?nèi)タ丛~譜,他詞譜規(guī)范就是錯誤的,他的詞譜規(guī)范,我把他找出來給大家啊。

滿庭芳 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中呂 

宋·周邦彥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佳樹清園。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淥濺濺。憑闌久,黃蘆苦竹,擬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漂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比如說這個滿庭芳,周邦彥的,是一首名作。他的過片“年年”是句中韻,這所謂句中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個句子中間的韻,這個好像是一句廢話,但這句廢話有很多人是搞不清楚的,就是說,其實我們今天的人很少有人認為“年年如社燕”這是一個句子,為什么呢,因為欽定詞譜之類的所有的詞譜里面呢,都把“年年”作為一句,“如社燕”作為一句。所以后半段第一個主韻就是“來寄修椽”,這個修椽是主韻,這個在那個欽定詞譜里面呢,是把“年年,如社燕,漂流瀚海,來寄修椽”規(guī)范為四句的。

那么如果說是四句的話,那我們現(xiàn)在填這個滿庭芳的時候,你肯定就是在構(gòu)思的時候,你就會構(gòu)思一個二字句,一個三字句,兩個四字句,對不對?那么滿庭芳是個熟調(diào),我相信這里群里面填詞愛好者有很多人填過,你可以回想一下你自己填的時候,當時是不是這樣考慮的啊?但是。準確的、正確的構(gòu)思,則應(yīng)該是五字一句、四字兩句,只有五字一句,才能夠成立叫“句中韻”,因為這是五字句的句中間的那個韻。

欽定詞譜說是二字一句、三字一句,這個實際上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了,他既認為這是個句中韻,又認為這是兩個句,那么,兩個句就不存在有句中韻,有句中韻就不存在有兩個句。這都是無標點概念的問題。我舉這么一個簡單的例子,相信你們就都已經(jīng)知道了。標點符號,其實我們在這個讀譜的時候,這個我剛才強調(diào)這個無標點理念,它所應(yīng)用的應(yīng)該是什么呢?就是當我們在看詞譜的時候,一定要撇開那些標點符號。你只有撇開標點符號之后,你的認識才是正確的,比如說這個“年年如社燕”,你把它當作五字句,然后你再來構(gòu)思,然后你再來考慮,第二個字也要押韻,難度當然是增加了,但是他是準確的,這是一種正確的填法。而你如果構(gòu)思的時候是兩字一句、三字一句,完了,你以為是對的,實際上你填出來是個廢品,可能好像有點是符合詞譜了,但是實際上是不符合唐宋詞的實際,我們要填的詞當然是要符合唐宋詞實際,那才是正品對吧,如果你不符合唐宋詞,和唐宋詞有距離,唐宋詞是那個東,你填了一個西,那肯定是廢品,至少是個殘次品啊,這個是一個很小的例子,從這個小例子里面就可以看到那些錯誤,看出這個重要性,無標點理念的重要性,等一下我還會提到這個理念。

無標點理念的還有一個用處是什么呢?就是有些詞調(diào),這個他可能同一個詞調(diào)的同一個位置,他可能是四字三句,但是換一個人填,他可能是六字兩句,這四字三句也好,六字兩句也好。實際上都是我們現(xiàn)在的人,給他規(guī)范的,是清朝人給他規(guī)范,因為清朝的時候,那個時候已經(jīng)有很多古書,開始在旁邊點,它沒有標點符號,就是點,已經(jīng)在開始在那兒點了,那么我們可以認為它是一種原始的標點符號。

那么那個時候,明清那個時候的這種原始的標點符號,實際上就是等于說是已經(jīng)進入了標點符號時代,那么這個四字三句也好,六字兩句也好,都是我們根據(jù)我們的這個理念,根據(jù)我們的這個閱讀認知來點的。當然明清的時候也有句子的概念,并不是說他沒有句的概念。但那個唐宋的時候,因為沒有標點符號,所以他愿意12個字,寫成六字兩句也可以啊,他愿意寫成四字三句也可以啊,那他認為這個是一回事啊,沒有任何區(qū)別,不存在什么又一體。

我們以這個人月圓為例子,你們來看一下就可以知道。他一共有三種填法,其中第三種,是仄韻,我們不考慮,我們不管。我們來看兩個平韻的,你們看一下這個后段。后段第一首他是四字一個主句,然后再四字一個主句,但是第二首呢,他是四字一個主句,這個是跟前面一樣,但是后面那個不一樣啊。后面那個他是把那個前面兩個四字合在一起,減掉一個字,變成七字了,減掉那個字呢,放到后面去了,那么后面那個四字呢,變成五字了,這些也是它沒有標點符號的形成的一種變通,我把它稱之為“讀破”,欽定詞譜里面呢,叫攤破。這個說法不夠準確,因為攤破有攤破的固定的一個概念,在那里,我把它稱之為讀破,就是如果四字三句讀破,它可以成為六字兩句,也可以成為七字一句、五字一句,這一點就是無標點的理念。

如果有“詞本無標點”理念,對這些問題,你就不會當他是事情啊,而且還有一個呢,因為我今天要講的是填詞很簡單,實際上還有個什么填詞方法:如果你看到詞譜里面是四字三句,其實你要把它填成六字二句也未嘗不可,這樣的例子在唐宋詞里面是一大把一大把啊,我們之所以不敢將三個四字填成兩個六字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腦子里有一個標點符號在那里。所以呀,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個詞譜里面,它這個前面和后面不一樣,前面是三個四字句,后面是兩個六字句,這個是怎么形成的呢?實際上都是我們?nèi)藶榘阉赡莻€不一樣。

關(guān)于句中韻,我再給大家補充幾個啊,因為句中韻這是一個填詞中,我個人認為實際上是個難點,這個難點本來不是難點,但是因為一直以來沒有強調(diào)“詞本無標點”理念,這個理念一直不強調(diào),那么這個句中韻啊,就變成了一個難點,反而變成一個問題,原來他不是問題啊,那么我們看這四個例子:

“馬蹄。動是三千里,後會莫相違?!?nbsp;       (趙長卿《眼兒媚》)

“念上國。誰是,膾鱸江漢未歸客?!?nbsp;       (史達祖《秋霽》)

“湖上。閑望。雨蕭蕭。煙浦花橋。路遙?!?nbsp; (溫庭筠《河傳》)

“情未闌,日暮向深源。異芳誰與搴。忘還?!保ü檎蹲砦滩佟罚?/span>

第一個句子句中韻在第二個字上,原來他整個句子應(yīng)該就是“馬蹄動是三千里”,這是一個整句。第二句的那個句中韻在第三個字上,他的整個句子應(yīng)該是“念上國閑望”。第三個句中韻在第四個字的位置上,煙浦花橋路遙,這是一句,這個橋是第四個字。第四個例子,是在第五個字上。

這個2345就是告訴大家呢,句中韻不一定是在第二個字上,也可能在第三個,也可能在第四個,也可能在第五個,都不一定的啊,但是因為,一般來說句詩句最長的是七個字,所以第六個字就不會有句中韻。

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個第三個例子啊,實際上是兩句啊,第一句呢,是“湖上閑望雨瀟瀟”,這是一句,第二句呢,是“煙浦花橋路遙”,這是第二句,但是你們?nèi)タ匆幌拢ㄟ@個我沒搜啊,我沒去看),我基本上敢保證這個地方一定會有人填錯,你們?nèi)タ匆幌戮W(wǎng)上的一些寫的不錯的人的詞,就是河傳的那個詞,你們?nèi)タ匆幌履兀蚁胍欢〞吹玫剿鼈冎g,沒有“一句”的概念。

也就是說,湖上、閑望,他構(gòu)思的時候是兩字句,雨瀟瀟,他構(gòu)思的時候是個三字句,然后這七個字啊,你要把它當作一個句子來念,就可能是念不通的啊,就構(gòu)不成一個句子,是零散的,支離破碎的。

這個涉及到一個什么問題呢?涉及到一個“氣”的問題。

寫詩填詞,這個大家都知道有一個氣脈的問題吧,如果說你明明是一個句子,你把他變得七零八落的變成了三個句子了,這個氣就一定斷掉了,但是因為從來沒有人說起這個問題,從來沒有人提到這個問題,所以呢,大家也都不知道啊,大家都以為這個兩字一句,兩字一句,三字一句,這是很正常的。是應(yīng)該這樣的,但實際上呢,實際上你寫的就是一個殘次品,嚴格的說是個廢品,你以為你填了一個河傳,實際上并不是啊,河傳不是這樣的。

但是你知道了這個東西,這個問題就解決啦,而且你就可以知道,實際上詞里面你別看的那么復雜,那什么又是兩個字一句的又是三個字一句的,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七字句,沒那么復雜的。特別是因為唐詞,它有一個特征,是在韻里面做文章,這個短句子特別多,有時候呢,往往別人還看不出來啊,你比如說欽定詞譜里面的“煙浦花橋路遙”,這個花橋是個韻,他就把他落掉了,因為他沒看出來啊,這幾個縣太爺在編這個詞譜的時候啊,沒看出來,漏掉了。

那第三個問題,就是我們填詞的時候啊,對詞譜呢,要有一個全局的觀念,詞這個東西,它是一種美文,講究漂亮,他非常講究形式上的這種和諧美。其中有一種,所謂和諧的表現(xiàn),就是詞的,前一段和后一段往往是對稱的,有大量的詞,前后段完全都是一模一樣的。前面是五句,下面也是五句,前面是如果是77334,那么下面也是77334,非常對稱,這個對稱是非常有助于我們的寫作,特別是凡填詞要弄一個詞譜的人,實際上有很多詞調(diào),你只要記住半首就可以啦。后面的那個半首跟前面的半首實際上就是一回事,所以是不需要去記這個,很多詞調(diào)是不需要去記整篇的。

可能你會從詞譜上來看,雖然前面和后面字都一樣,但是有些地方好像平仄有點不一樣,那不是問題,如果這個地方上面是仄的,下面是平的,那說明這個位置上面的字,是可平可仄的,詞譜有時候也不一定全都標出來,詞里面的可平可仄這些東西,沒有我們現(xiàn)在所想的那么復雜,我們現(xiàn)在是人為的,越弄越復雜,越弄越繁瑣,最后把自己的手腳都被捆住了。當然,前后相對應(yīng)這個問題,有一些例外,這些例外,往往是在什么地方呢,這些例外往往是在頭上和尾巴上,因為他唱歌唱到那個地方需要有個變化,所以可能會有增加,比如前面增加兩個字,后面減少兩個字等等的這種變化。特別是這個過片的時候增加兩個字,這是一種常用的手段,我們稱它為叫添頭,就是上下完全一樣的是齊頭,頭是齊的,多兩個字了,是添頭。

這個是很常見,這個加兩個字,和過片的時候第二個字是個句中韻,有很密切的關(guān)系,那這個里面一些很深的東西,我們就不說了,跟我們現(xiàn)在的這個寫作無關(guān),沒有多大意思,你知道有這么回事情就可以。

最后一個問題很重要啊,就是我們在填詞的時候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二讀字

第一個問題是一個“二讀字”的問題。二讀字的問題確實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因為即使是清儒啊,他們有時候也搞不清楚,也會漏掉,二讀字的問題,就是明明一個字在這個地方是應(yīng)該念仄聲的,但因為他經(jīng)常是以平聲字的面貌出現(xiàn)的,所以他弄錯了。就把他畫個圈,標稱是平聲字了,這個是很多啊,但是這個東西一錯,整個律就不對了,我有一個觀點,我認為詞是一種近體詩的形式,詞是一種近體詩,所以詞的格律規(guī)范,就是近體詩的格律規(guī)范,也就是說詞律實際上就是由詩律來組成的,七字句往往就是那么幾種。平起仄收啊,仄起平收啊,等等這么幾種形式,如果說在一首詞里面,你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一個句子,他是不符合近體詩的格律規(guī)范,那么這里呢,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這個地方往往要么是版本上有問題,被后人抄錯了,刻錯了,傳錯了,要么就是這個作者本身在這個地方填錯了。抄錯這個是通過版本的我們是可以看得出來,但是填錯呢,填錯這個東西很難斷定,我們可以通過比對,比方說滿江紅,第二個字都是仄,如“怒發(fā)沖冠”,比如說520首宋詞滿江紅,只有那么一首兩首是平聲的,那他肯定是填錯了吧。

這個我這里舉一個例子,這個說明一下這個二讀字的重要性,前兩年詩詞圈曾經(jīng)有過一個比較大的比賽,其中這個比賽里面要填一首詞,這首詞呢,是個慢詞,叫少年游慢,我發(fā)出來。

少年游慢  

宋·張先

春城三二月。禁柳飄綿未歇。仙籞生香,輕云凝紫,臨層闕。歌掌明珠滑。酒臉紅霞發(fā)。華省名高,少年得意時節(jié)。

畫刻三題徹。梯漢同登蟾窟。玉殿初宣,銀袍齊脫,生仙骨。花探都門曉,馬躍芳衢闊。宴罷東風,鞭梢一行飛雪。

我們來看最后一行啊,最后一句它是什么?平平仄平平仄,這肯定不對,對吧,按照近體詩的格律規(guī)范,他必須是兩個平字后一定要有仄,仄之后一定要是平的,一般來說都是這樣的一種規(guī)則,比如說我們看前面一段的最后一句。少年是個平音步,得意是仄音步,然后六字句的一個平起仄收的這個句法呢,他就是平平仄仄平仄,那么按照前段的這個結(jié)句,其實我們可以知道后面那個結(jié)句,也應(yīng)該是平平仄仄平仄,也就是說第四個字它必須是仄聲,這個“行”,在這里應(yīng)該讀去聲。當時有一次我在一個群里面,我看到,我說這個題目出錯啦,這個譜沒有糾正過來。說明這個比賽中把關(guān)詞律的人不懂詞譜,因為這個東西一看就知道啊,它不符合這個基本的律理嘛。那么實際上,這個“一行”把它讀成去聲,這個是在宋代,唐代都是有的啊,都是有的啊,比如說我那個發(fā)兩首那個唐宋詞啊,發(fā)兩首唐宋詩你們看一下就知道了。

觀棋 

唐·貫休

逸格格難及,半先相遇稀。落花方滿地,一局到斜暉。褚胤死不死,將軍飛已飛。今朝慚一行,無以造玄微。

未至安樂坊隔林望見霜鏗嶺兩峰特奇 

宋·楊萬里

天知老子厭凡山,別放潛瑰伏寶看。一行橫林遮嶺腳,兩峰如筍出云端。舉頭瞥見還驚遁,到骨清奇特地寒。彼此相遭有緣法,悔將嗔喜觸巑岏。

這幾個例子都說明這個一行在某些時候他是要讀成去聲,也就是說行這個字,他是一個二讀字,他有時候可以讀成平的,有時候也可以讀成仄的,它是一個平仄兩讀的字。這個對于詞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在整理詞譜的時候,我就發(fā)現(xiàn),有很多這個句法的錯誤,都是因為不明白二讀字的原因所造成的。


韻律平仄的問題

還有一個基本的這個韻律的問題,填詞的時候也要注意啊,不是說你在詞譜上看到一個圈,那就是平聲,你看到一個點就是仄聲,你看到這個圈里面再一個圈,就是一個可平可仄,不是這樣,我舉個例子給你們看一下。

比如說這四個字,◎○⊙●,一個四字句,這個我們在詞譜里面可能會經(jīng)??吹?,有這樣一個四字句,它的原型實際上就是平平仄仄,但是他第一個字第三個字,往往是可平可仄的,這就是所謂的135不論,這個135不論,實際上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就以這四個字為例,如果說你填成平平仄仄,當然是最規(guī)整的,但如果你填成平平平仄也是可以,但是往往在有一些詞調(diào)里面,當?shù)谝粋€字你填成仄時候,第三個字是不能填仄,這個情況我們在網(wǎng)上一定見過,就是仄平仄仄,他覺得這個沒問題啊,詞譜里面就這么規(guī)定的,第三個字是可平可仄啊,第一個字是本來就是仄啊,那實際上在某些詞調(diào)中填的是不對,這種問題你就要去看看唐宋詞本身怎么樣,多看幾首你就知道了。很多四字句,他是不允許仄平仄仄,當?shù)谝粋€仄的時候他往往是要仄平平仄,這種組合是很多的,這個韻律問題是一定要注意。

鷓鴣天 

宋·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這個我再舉個例子,就這是我前幾天我自己公眾號(shicijiaoyan)上我發(fā)的一篇文章里面講到的,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彩袖殷勤捧玉鐘”,詞譜里面規(guī)定的就是◎◎⊙⊙◎◎○,但并不意味著他前面這個六個字都是隨意可平可仄,并不意味著你就可以把它填成六個平或者六個仄,并不意味著你可以把它填成一個孤平的句子,孤平也是不可以。

順便插一句,就是曾經(jīng)我聽到有一位朋友講到,就是詞哪有什么孤平,我這個前面說了,詞是近體詩,那么詞律就是詩律,詩律講究孤平,那么當然詞律也是講究孤平,如果說你看到哪個地方有孤平了,那一定是他填壞了啊,或者說是那個書印錯了,你根本就不必要懷疑自己,你完全可以懷疑書錯了啊。

我在上面說的那篇文章里,還舉了這么一個例子,舉了個更漏子,這個跟鷓鴣天一樣,都是大家很熟的,他一開始是◎⊙○、⊙◎●,按照我的看法,他是一個六字句,這個平平仄仄也是有講究的,但是這個我在文章里面說過了,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看,我們這里就不浪費時間,就不啰嗦,這個東西就有很多啊,都是這樣。(詳見公號《詩詞教學與研究》shicijiaoyan)


去聲字的問題

第三個要注意的問題呢,是關(guān)于去聲字的問題,就是有很多人特別是一些高手,是非常講究,這個地方要用去聲,不能用上聲,我都不知道它是根據(jù)什么來。這個問題,這個毛病的產(chǎn)生就是我們剛才說的那個詞律,這個萬樹弄出來,萬老先生誤解了宋人的一種說法,所以他非常強調(diào)這個去聲的問題,到后來這個是有傳承的,一直傳下來,傳到進入民國之后,也還是有這樣的一種說法:去聲很特殊。包括就是大名鼎鼎的這個吳梅、龍榆生等等,這種著名的大師,這些詞學家都是這樣的一種看法,但實際上這是很錯誤的一種看法,他為什么錯?我們不從理論上來說,用一個很簡單的事實來說。就是我們從來就沒有看到過說哪一個詞調(diào)的哪一個字,它是必須要用去聲的,是可以用唐宋詞來證明的。

比如:如果說這個“怒發(fā)沖冠”這個第一個字,他必須是去聲的,那你得找出實例來,520首滿江紅,這個滿江紅你至少要有500首或者至少有400首,他都是去聲,你才能夠證明你這個說法是對的,如果你只有300首,哪怕都超過了一半,你怎么證明它是必須去聲呢?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我因為搞詞譜搞了很長時間,可能在座的某些朋友還沒出世,我已經(jīng)在弄這個詞譜了,我弄了30多年,那我對詞譜是門清的啊,所以關(guān)于去聲問題,我是非常有把握的,就不存在有去聲的問題,不存在。還有這么個問題,就是當你這個詞譜僅僅是作為譜的時候,根本還沒有內(nèi)容的時候,根本不知道這里要寫的是喜怒哀樂,你憑什么知道這個地方就一定要有個去聲,來表達一個固定的情緒呢?這也是個問題。再一個說,去聲跟旋律有關(guān)系,一個字跟旋律有關(guān)系嗎?你如果是說這兩個字的組合,要用去聲和上聲,然后再平聲,你這樣的說法呢,那還有點道理,因為三個字可以構(gòu)成旋律,你一個字本來就構(gòu)不成旋律,一個孤立的一個字,哪來的旋律?

總而言之一句啊,就是說沒有材料證明某一個詞調(diào)里面,它是唐人或者宋人都在用去聲,沒有這樣的材料,至今為止我沒看到,當然有一個例外啊,這個得說明,打個比方說就某一個詞調(diào),現(xiàn)在我們只看到了一首,或者說只看到了兩首,那這個例外。因為一首不能說明問題,你不能說一首他是去聲那就證明是必須的,那這樣的話,這個詞譜不得了,那就不存在平仄的問題,那就是個四聲的問題,你得完全按照他這個來做啊,這個肯定也是很荒謬的。

最后一個啊,要注意的問題,就是我再三奉勸大家不要用什么龍譜,就龍榆生的那個,他那個不是詞譜,它里面的問題太多了,你用所謂的龍譜填出來的一定大部分都是廢品,這個問題我專門有過長篇累牘的這個文章寫過,我也作為論文發(fā)過,我在自己的公眾號上,好像我印象中寫了,連續(xù)寫了七篇,就講他為什么不是詞譜的這個問題,就是提醒,因為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有太多的人在用這個東西,很可惜你花了很大的精力創(chuàng)作出來的東西是一個殘次品,這是非??上У?。但是到了明年不一樣,明年會有一本新的書出來,是龍榆生的這個唐宋詞格律的修正本,這個是把這本唐宋詞格律里面的所有的毛病。都修正了,這本書可以用,我剛剛交給浙江古籍出版社,我估計按照一般的出版的這個流程來看,估計可能要到明年可以出這本書。

當然就是年底還有上海古籍出版社那個詞律,就萬樹那本詞律也有一個修訂本,這本書我是非常推薦你們?nèi)ベI一本,我不是推銷我自己的書,我的書是國家資助的,你們那個書店里面多賣一本少賣一本跟我沒關(guān)系,但是這本書確實是要比那個欽定詞譜好啊,這個我建議你們是買一本這個修訂本,這是值得買的。

那么回過來總結(jié)一下,我之所以說填詞其實不難,主要表現(xiàn)我認為表現(xiàn)在這樣幾個地方:第一詞的格律其實就是詩的格律,你不要太講究去看詞譜上面的那個圈圈點點,那些東西不一定是準確的,這是一。你大致上你按照這個詩律基本上是可以的,那么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呢,其實也不必要把所有的詞譜都把它記下來啊,有時候記了一半也行了,還有一個問題呢,就是特別是沒有一個自身的講究,比如說啊,這個地方必須要用去聲啊,那個地方必須要用上聲啊,沒有這些講究,但是韻是有這方面的講究的,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入聲的你不能用別的東西,還有一個就是也沒人說起,其實還有一個是上聲的,就有一些詞調(diào),你要注意看一下,有些詞調(diào)他通篇都是用上聲的韻。他這個味道是很特殊的,最終也要去注意一下,所以我覺得就是當你有一定的這個寫詩的這個能力的時候,其實要填詞真的是一個很簡單的東西,別去聽那些沒有依據(jù)的嚇人的那些話。

最后一點就是,填詞的味道要和詩的味道有一個區(qū)別,詩味和詞味是不一樣的,但是這個也不是什么很難的問題,這個味道你讀幾首就知道了。打個比方說,都是五言的,比如說這個生查子,你多讀幾首生查子,然后再去多讀幾首這個五言律詩,雖然他們都是五八四十個字,但是味道是不是一樣,你馬上就可以知道是吧。所以填詞真的不是一個很難的事情,我今天拉拉雜雜的就說這些啊。也不算上課,跟大家聊聊天,就把我在這個進行詞譜研究的過程中的一些體會,跟大家講講,我相信我所講的東西很多書上是沒有的,因為很多人是不講究這個東西。

答問


拗救問題

拗救本來就是我們今天人提出來的一個概念,打個比方說,我們孤平救,應(yīng)該是仄平平仄平,并不是說我在寫詩的時候我寫成第一個字仄了,所以我把第三個字,再去改成一個平聲字。他寫的時候本身就是一連串下去,第三個字就是平聲的,這個孤平拗救或者別的,就實際上是我們現(xiàn)在的人,回過頭來看,好像他是這樣的一種拗救,然后總結(jié)出來的,而實際上并不存在有這么個拗救的問題。


關(guān)于本月詞牌人月圓

這個問題是這樣,就是和破虜兄討論了一下,就是我們是不是填一個詞叫人月圓,有一點請大家注意啊,就是人月圓,當然你填月圓最好,但不是說非得要填月圓,你可以填各種各樣的內(nèi)容啊,打個比方說,我家里養(yǎng)了一只貓,養(yǎng)了一只狗,我很喜愛,那么我專門寫一個貓的,或者說專門寫一個狗的,這用來填也可以啊。我的理念是命題作文那是違反創(chuàng)作基本原則的,真正的創(chuàng)作哪有說要靠別人命題的,對吧,沒有這樣的一種創(chuàng)作方式,創(chuàng)作就是我心有所動,心有所念,我忽然想到寫寫這個東西了,比如說我剛才說有一只小狗,在我面前撒嬌怎么樣,然后呢,我覺得蠻有意思,我忽然觸發(fā)靈感,應(yīng)該我可以寫一首這個小哈巴狗啊,那么用什么寫呢,寫個詞的話反正內(nèi)容也不多,那我一個小令人月圓,這樣就可以。

所以我認為呢,就是我不會給大家有什么任何的限制,只有一個條件,就是你可以用人月圓這個詞調(diào)來寫各種各樣的內(nèi)容,都可以,那么人月圓呢,就是我們根據(jù)我們前面所講的,其實你如果膽子大的話,你完全可以改變它的原有結(jié)構(gòu)。就當你腦子里沒有標點符號這個概念在的時候,你完全可以改變他的這個結(jié)構(gòu)啊,打個比方說,我們剛才看到的人月圓的譜,它有兩種啊,平韻的有兩種啊,第二種是后面一半改了,但我前面能不能改啊,詞譜上面沒有是吧,但能不能改?。看鸢甘强隙ǖ?。

人月圓 《中原音韻》注“黃鐘宮”。此調(diào)始于王詵,因詞中“人月圓時”句,取以為名。吳激詞有“青衫淚濕”句,又名《青衫濕》。

人月圓 雙調(diào)四十八字,前段五句兩平韻,后段六句兩平韻 王詵

小桃枝上春來早 初試薄羅衣 年年此夜 華燈競處 人月圓時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句平平中仄句中仄平平韻

禁街簫鼓 寒輕夜永 纖手同攜 夜闌人靜 千門笑語 聲在簾幃 

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句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句平平中仄句中仄平平韻

我完全可以把人月圓寫成就是詞譜上所沒有的啊,我完全可以這樣。我專門找了一個,準備一個材料我給你們看啊,就是我從全宋詞里面專門找了一首詞。

宋·張綱

封人祝望堯云了,歸路藹歡聲。何妨明日,開筵笑語,聊慶初生。

官閑歲晚身猶健,蘭玉更盈庭。持杯為壽,從教夜醉,誰怕參橫。

這是我從全宋詞摘出來的,其實我更喜歡這樣的填法。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前后段對應(yīng)很規(guī)則,就是這個韻律上非常協(xié)和,要比詞譜上表現(xiàn)的那些幾個譜更協(xié)和,所以我個人是更喜歡這個75444啊,這樣的一種模式。后段的第一個主韻,我現(xiàn)在發(fā)出來的這是兩句七字,一句五字句對不對?但是詞譜上面規(guī)范的人月圓,所有的都是四字啊,就是都是四字三句開始啊,那么也就是說你打破它。就是有了無標點理念之后,你就可以填成什么就可以填成這個樣子,可能要比詞譜里面展現(xiàn)給你的那個樣子更好看啊。為什么呢,四字如果六句的話真的是很難寫,這個上面一個主句是四字三句,下面各組句又是四字三句,這個填詞啊,真的是填出來要填好很不容易,但是如果說75444,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韻律我們一般人就都能夠容易把握,這味道也會更好一些,當然你還可以變成別的。但如果是初學的人,我不建議都去打破譜上的一些規(guī)定,但是我們有較好的寫作基礎(chǔ)的人,你完全可以這樣寫。

因為我有個理念,就是我填詞是為我而填,我填詞不是為你們而填,不是為了要叫大家來說:“你這個填對了”才填詞的。我寫了一個75444的,只是要抒發(fā)我心里想寫的一些東西,至于我怎么樣寫的,我認為我符合唐宋詞的那種一般規(guī)則,就是符合我前面說的那個律,那就OK了。


答藏韻的問題

關(guān)于句中韻暗韻這個,它這個有很多那個名稱啊,有的叫藏韻,有的叫暗韻,有的叫句中韻,有的叫短韻,有的叫句中短韻,好多名稱,但實際上就是一回事啊,就是這個東西是一個句子中間的韻。別的問題,很難保證我能夠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案啊,但是關(guān)于詞譜學這個領(lǐng)域的問題,我還是有點自信啊,我基本上能夠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復,當然這個如果你要以書本為準,那我就沒辦法了,因為我有很多一些觀念呢,是跟現(xiàn)有的書本,完全不一樣啊,或者說有的呢,是不相同的啊,不一定吻合的。


答撞韻疊韻的問題

詞這個東西啊,它是歡迎撞韻的,撞韻在詞中往往是作為一種修辭方式出現(xiàn)的,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個還有一個重韻的問題。詞其實也不見得就是一律不允許這個重韻啊,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啊,這個李清照有一首詩叫鳳凰臺上憶吹簫:

鳳凰臺上憶吹簫 

宋·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guān),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yīng)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還有周邦彥的:

暮霞霽雨,小蓮出水紅妝靚。風定??床揭m,江妃照明鏡。飛螢度暗草,秉燭遊花徑。人靜。攜豔質(zhì),追涼就槐影?!〗瓠h(huán)皓腕,雪藕清泉瑩。誰省。滿身香,猶是舊荀令。見說胡姬,酒壚寂靜。煙鎖漠漠,藻池苔井。

周邦彥和李清照都是詞中的大家,他們也可以重韻呢,毫無疑問你重韻也是可以的,但是就是說能夠不重韻呢,當然是最好,但有時候可能你這個詞窮啊,沒辦法了,那有什么辦法呢?那重一下。還有一種特殊形式是什么呢?就是里面還有這樣一種,就比如說一共一首詞,可能比說八句啊,12345678,他的2468主句,它是押平聲韻,那往往1357,他押平聲韻,這些都是修辭的方式。

采桑子 

和凝

蝤蠐領(lǐng)上訶梨子 繡帶雙垂 椒戶閒時 競學摴蒲賭荔枝 

叢頭鞋子紅編細 裙窣金絲 無事顰眉 春思翻教阿母疑 

格二  

李清照

窗前誰種芭蕉樹 陰滿中庭 陰滿中庭 葉葉心心 舒卷有馀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 點滴凄清 點滴凄清 愁損離人 不慣起來聽 

格三  

朱淑真

王孫去后無芳草 綠遍香階 塵滿妝臺 粉面羞搽淚滿腮 教我甚情懷 

去時梅蕊全然少 等到花開 花已成梅 梅子青青又帶黃 兀自未歸來 

這個這是欽定詞譜里面關(guān)于采桑子的這個詞譜,他一共有三種形式,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它里面有一個很特別的東西,你們來看看,有沒有看出其中有一個很奇怪的一種現(xiàn)象。

這三首詞調(diào)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前后段的首句都是自成一韻的。這說明什么呢?說明采桑子這個詞調(diào)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它往往可以前后段的首句自成一韻,有一種特別的韻味。

但是恰恰詞譜他沒有說這一點,而這從韻律的角度來說很重要,所以這三首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就是一種規(guī)則,這不是一個格律的問題,有很多韻的問題,不是律的問題,不是律法,而是作法,不是律法的問題,而是作法的問題。

所以我們剛才前面那位朋友提的這個問題啊,就是說撞韻啊,或者等等的這些問題,實際上他在唐宋詞里面他之所以會有這些問題,實際它都是一種作法,就是一種修辭的問題,他覺得這個地方用一個同韻部的字,這個可能口感會更好,所以他就用了,并不是說格律要求他這樣,這個跟格律是無關(guān)的。

我經(jīng)常會碰到有朋友提出來的,就是一個對仗的問題,在詞里面的一個對仗的問題,還有一個是疊韻的問題,疊句的問題,這些都和格律無關(guān),都不是格律的問題,都是作法的問題,既然是作法問題而不是律法問題。這就意味著什么呢?這就意味著凡是對偶的地方,我都可以不對偶,凡是疊韻的地方,我都可以不疊韻,凡是疊句的地方,我都可以不疊句,這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條道理,這個是絕對不會錯的。

詞譜上他可能會規(guī)范,比如說這個地方必須要疊韻啊,他會寫在那里“疊”。其實不是這樣,因為疊韻這個問題完全就是一個你寫作的技巧上的一些問題,跟格律是沒有任何關(guān)系。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考驗一個人的這個底蘊的問題了,功力深厚的人他會做的恰到好處,某個地方人家都對仗,他不對仗,反而他這個不對仗的反而看上去更舒服,這個味道更好,但如果說你功力不夠的人就不是這樣,比如一般來說對仗的肯定要更好看一點,但是人家不對仗,你去給他對仗了,也未必就一定好看,這個是一個人的底蘊問題了,考驗水平的問題了,這個不一定是一定會怎么樣的。

好的,今天就講到這里了。希望大家今晚聽了后,能對大家有一些幫助,也期待人月圓填出佳作。


良辰美景聚紅榭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