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音詩友》教學 史文山 前言 為弘揚和發(fā)展中華詩詞文化,提高詩詞學習創(chuàng)作水平,《知音詩友》微信群開展學習作業(yè)和專題創(chuàng)作活動,并請教評老師進行針對學習作業(yè)和創(chuàng)作需求,開展教學和點評活動。教學點評活動,經(jīng)過教評老師的辛勤工作和群內各位詩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受到大家的歡迎和贊譽。應師友們的要求,將老師的教學講義課件,制作微信公眾號,方便大家學習與交流。 散曲用典不同于詩詞,不求幽深隱蔽,而是直呼人名事名,以取顯明透辟,通俗易懂的效果。如: 典故本來是一種典雅而幽深的東西,沒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深厚的文學修養(yǎng),不但難以運用,而且不太容易聽懂看懂。而散曲能夠使高雅的典故變成淺近的東西,便于雅俗共賞,這正是曲語的特點。因此,李笠翁在《閑情偶寄》中總結曲的用典時說:“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隱僻,其句則采街談巷議。即有時偶涉詩書,亦系耳根聽熟之語,舌端調慣之文。雖出詩書,實與街談巷議無別者”。確屬當行之談。 曲家喜歡在散曲用韻、造語、立意、架構諸方面逞才弄巧,立異標新,調侃譏諷,滑稽戲謔,創(chuàng)造了許多巧妙體裁,大大豐富了元曲的獨特語言,形成了獨特的散曲語言風格。關于散曲的巧體,內容很多,我們將在下次專門講。 俗俏風格作品的最大特點,一曰“俗”,二曰“俏”。俗者:通俗、俚諺、直白、率露、坦溢、市語方言、毫不掩飾地張揚露灑;俏者:灑脫、疏放、俏皮、幽默、諧趣、嘲譏、豪辣、毫無掩飾地嬉笑怒罵。 欲見全文:(1)搜索《中國韻文學刊》、(2)《中國知網(wǎng)》;(3)添加微信公共賬號:中國韻文學刊。 此曲要求尾句用固定句式“一半兒平平一半兒上△?!?,前面的詞語和最后一個詞的意思要相反。這就要動動腦筋,找到兩個意思相反的詞語來寫。比如“一半兒真來一半兒假”,“一半兒聰明一半兒傻”。最好用上聲煞尾,平聲也可以,但不如上聲有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 今天到此,謝謝大家。2020年8月31日星期一
顧問:翟泰豐 主編:李書文 副主編:劉連茂 馬明德 郭順敏 編 委(按姓氏筆畫為序) 于志超 萬尚珍 萬尚榮 馬明德 王國祥 王 越 馬鳳芝 史文山 朱國純 劉連茂 孫瑞青 李書文 李再欣 李青葆 李蔭升 時墨華 楊素習 陳國光 羅文霞 趙梅紅 郭順敏 秦漢禮 賈紹榮 夏維福 姬長清 龔治元 董聞是 曾憲國 楚俊芳 愛國 愛詩 愛群 愛友 求真 求善 求美 求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