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葉 來源 睡蓮科植物蓮的干燥葉 分布地區(qū) 全國南北各地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收,曬至七、八成干時,除去葉柄,折成半圓形或折扇形,干燥。 性味歸經 苦,平。歸肝、脾、胃經。 性狀鑒別 葉呈半圓形或折扇形,展開后呈類圓形,全緣或稍呈波狀,直徑20~50cm。上表面深綠色或黃綠色,較粗糙;下表面淡灰棕色,較光滑,有粗脈21~22條,自中心向四周射出;中心有突起的葉柄殘基。質脆,易破碎。稍有清香氣,味微苦。 功效 ![]() 清暑化濕,升發(fā)清陽,涼血止血。荷葉炭收澀化瘀止血。用于多種出血癥及產后血暈。 主治病癥 ![]() 用于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血熱吐衄,便血崩漏 炮制 ![]() 荷葉:噴水,稍潤,切絲,干燥。 荷葉炭:取凈荷葉,照煅炭法煅成炭。 荷葉炭:取凈荷葉,放煅鍋內裝滿,上面覆蓋一鍋,兩鍋結合處用黃泥封閉,上面鍋底貼白紙,用火煅至白紙顯焦黃色為止,待涼取出。 ![]() ![]() 相關配伍 ![]() 《本草綱目》:“畏桐油、茯苓、白銀?!?/p> 用法用量 ![]() 3~9g;鮮品15~30g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