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寧作家原創(chuàng)作品 文學(xué)愛好者交流園地 」 孔孟之鄉(xiāng) | 禮義之邦 | 物華天寶 | 人杰地靈 雪后山行 任 艷 入了臘月,雪又來了。 雖不如期許的那樣,但已足夠好,好得小心按捺著,不讓驚喜冒出來。怕一忘形,會讓剛跨進門坎的雪,掉頭遠(yuǎn)去。 這驚喜是頭天下午開始的。 下午去超市,外面揚起雪星星。對雪星星沒抱奢望,之前的兩場雪,不是虎頭蛇尾,就是劍走偏鋒。這個冬天,等雪的失望多過歡喜。 半個小時后,雪星星變成了雪片,我騎著電動車,穿行在小城街上,風(fēng)挾著雪團拍在臉上,有一種久違的凜冽的快意。 黃昏時,雪越下越大,似千匹萬匹逃離樊籠的野馬,在天昏地暗里,肆意狂奔。 次日,滿世界白亮,小城仿佛擺在銀盆里的積木魔方,而湖山,是擱在案頭的盆景。隨便用鏡頭框進去,木舟,欄桿,飛鳥,疏林,幾疊小山,都是一幅畫,一幅清遠(yuǎn)、古樸的宋明山水。一場雪,讓世界回到最初的樣子,簡凈到黑白。 我和華走走停停,從一關(guān)入山門,山徑如素箋,蜿蜓向深處鋪去。清掃過的臺階結(jié)了薄冰,倒不如深雪里踩得踏實。小心翼翼登上一百零八級臺階,想要歇息片刻,頭頂旋起撲啦啦的響聲,原來是驚飛了一樹棲鳥。有幾只膽兒大的,還停在枝上,體型嬌小圓潤,通體黃羽,煞是靈動。 宋江馬道兩旁,松林被雪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樹身上蓋著雪,枝柯上裹著雪,滿眼瓊花玉樹,猶如一座琉璃宮。馬道就成了琉璃宮下的隧洞,筆直地伸向前方神秘的時空。隧洞磁場強大,每次站在洞口,都有一種將被瞬間吸入的感覺。 一邊向前走,眼晴和腳步,一邊會被一叢野灌木,或幾棵崖樹,或雪地上的一粒松果吸引。還有小鳥小獸的爪印??葜εe著紅果。松林積著厚雪,如同裹著華貴貂裘,更顯蒼勁。我邊走邊拍攝,將它們一一收入鏡頭。 走在茂密的松林下,前后會時時會騰起雪塵,如煙如霧,幻景一般。雪塵落在臉上,落在脖頸里,禁不住渾身一凜,那感覺真好!摘下口罩,停下,大口大囗呼吸,雪過濾過的空氣,氧離子充足,濕潤而純凈。
走出密林至黑風(fēng)亭,視野與空間霍然開闊,三面山體環(huán)抱深谷絕澗。一條石徑,逶迤而下,谷底即是杏花村。蓮臺與法興寺棋布山間,瓊樓玉宇,穆靜莊嚴(yán)。俯望雪中山寺古村,有一種恍惚,此時此境多像春天,杏花十里如飛雪的勝景。
登上虎頭峰,拍下近處的飛檐、欄桿與屋脊的一角,拍下遠(yuǎn)處的軍寨與旌旗,寺廟與古村,拍下更遠(yuǎn)處的蒼茫、渺深與空濛。
這天地一白的意境,仿佛置身王摩詰的畫中,置身“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空無禪境。讓人有心游萬仞,神馳八方的暢達快意,更覺兩腋習(xí)習(xí)生風(fēng),幾欲振翅欲飛了。
上山不難,下山卻不易。下山身體前傾,重心朝下,臺階又滑,令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我和華選擇繞開臺階而走坡地。兩旁坡地很陡,需在邁出下一步之前,瞄準(zhǔn)前面的樹,緊緊抱上去,身體平衡后,再邁開下一步,再瞄準(zhǔn)下一棵樹……
從山頂?shù)狡碌?,再到平緩地帶,不知不覺,兩人已至二關(guān)。 我倆笑說這法子下山冒險又刺激,看上去崎嶇的險路,其實并沒有自己想像的難走,且充滿了趣味。
作者簡介: 任艷,文學(xué)愛好者,碼字療饑,業(yè)余寫字,專業(yè)煮婦。偶有文章散見報刊與公眾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