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寧作家原創(chuàng)作品 文學愛好者交流園地 」 孔孟之鄉(xiāng) | 禮義之邦 | 物華天寶 | 人杰地靈 早春的風景 鹿劍林 三月的第一個周末,懷想著早春的模樣,早早地醒來,欣欣然走出家門,徒步于附近的濕地公園。 興奮的鳥兒比晨練的人們更早,在枝頭歡唱、跳躍。湖面綠水如鏡,五六只野鴨緩緩游動,水面波痕向四面蕩開。湖畔垂柳依依,梳起了新妝,是那種鵝黃色的綠,淡淡的,不濃不艷,柳姿倒影水中,幻影如詩如畫。黃鸝許是垂柳的戀人,垂柳定是黃鸝的知音,柳浪聞鶯,不只是西湖獨有,湖光柳色的地方定有黃鸝的鳴唱——只要你肯駐足靜心傾聽。迎春花羞羞答答,吹起黃色的小喇叭,把環(huán)湖的小徑裝扮一新,讓人冷不丁一步邁進春天。玉蘭搶在了迎春的前頭,碩大的花朵如群群蝴蝶翩翩起舞,在朝陽中開得正妍,花瓣如雪似玉,白里透著粉紅,驚艷了這春寒料峭的晨光。杏樹不甘落后,枝頭儲滿了骨朵,正孕育著一場絢爛的綻放,能否超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周之內(nèi)定見分曉。桃樹、丁香、海棠、櫻花、紫荊……花枝都在萌動,萬紫千紅的花季將接踵而至。 前年遷來新居,有幸與濕地公園、森林公園為鄰,兩個公園雖然面積不大,卻是春夏繁花不斷,秋冬風景雅致,讓我百走不厭,常常陶醉其中、流連忘返,見證了四季人生。感謝這里的樹木花草,感謝這里的流水、鳥鳴,感謝天空中的細雨、流云,感謝融入風景的人們,她們有的仙骨臨風舒袖舞太極,有的聚于亭下竹笛相伴引吭合唱,她們都是這風景不可或缺的部分。 更應當感謝的是那些辛勤的園丁——勤勞樸實的園藝工,他們有男有女,五六十歲居多,都是城市邊緣的失地農(nóng)民,隨著城市的擴張“被市民”,沒有了農(nóng)田可耕種,他們便把對土地的深情傾注在山林濕地花草樹木之中,成就了喧囂城市中一隅美麗風景。花草樹木之所以如此繁盛,離不開他們的精心呵護。每次漫步園中,都能遇見他們在辛勤勞作,松土、鋤草、施肥、剪枝,干得那么投入、那么用心。這不,在濕地公園的東南角,七八個園藝師傅正彎腰收割、清理淺水灣衰敗的蒲草和蘆葦,新生的蒲子頓時沐浴在春陽中!雖然人人穿著膠靴,但一大早就涉足冰涼的泥水中,可以想見他們的腳有多冷。人勤春來早,心誠地生金。我終于明白,這里的玉蘭為何開的早,這里的風景為何這般好。 我居住的小區(qū)相去半里之遙,小區(qū)里也有小河、垂柳、杏桃,但缺乏園丁的修整呵護,河邊雜草叢生、亂枝縱橫,不成景致,杏樹枯枝近半,花開稀疏。風景,需要汗水澆灌,需要愛心呵護。 這幾年,我們居住的城市新建了多少公園、綠地,一時還真數(shù)不清。市民出門不遠便能徜徉其中,在城市的喧囂中盡享園林之靜、花草之美。這其中凝結(jié)了多少園藝師傅的心血和汗水!他們都是播綠護綠的使者,應當向他們致敬。 那些成就美麗風景的園丁,在我們心中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作者簡介: 鹿劍林,全國公安文聯(lián)作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就職于山東省濟寧市公安局,工作之余傾心寫作,在《山東文學》、《人民公安報》、《警察》、《齊魯晚報》、《濟寧文藝》、《濟寧日報》、《鄒魯作家》等報刊發(fā)表詩歌、散文30余篇。 清平世界 濟寧在線 濟寧文學 原創(chuàng)作品 孔孟之鄉(xiāng) 運河之都 文化濟寧 微信ID:we-053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