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在臺北電腦展期間,AMD 首席執(zhí)行官蘇姿豐(美籍華人,出生于臺灣)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證實:AMD公司沒有向中國合資企業(yè)進一步發(fā)放芯片的設計授權。 其中提到的“中國合資企業(yè)”指的是2016年AMD公司與天津海光成立了名為THATIC的合資公司,AMD收取了2.93 億美元,向THATIC授權了其x86 和SoC IP芯片的開發(fā)權限。該合資公司一度被認為是國內(nèi)芯片發(fā)展的一道曙光。 而此次AMD明確不會再向THATIC授權下一代基于基于AMD Zen 2 架構設計,這意味著THATIC(天津海光)開發(fā)的后續(xù)產(chǎn)品,將停留在第一代銳龍和霄龍所依賴的Zen 第一代架構,而無法進一步升級芯片產(chǎn)品至Zen 2。而Zen 2架構相比Zen 1在多個方面都做出了增強,其中最核心的兩個部分一是核心架構升級,二是計算和I/O單元的分離。如果不能進一步使用Zen 2架構,這對THATIC的產(chǎn)品的競爭力造成很大的影響。 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紛紛對AMD公司提出了指責,認為AMD公司“出爾反爾”、“背信棄義”、“見風使舵”、“翻臉比翻書還快”,等等。甚至還有人對AMD公司CEO蘇姿豐作為一名華人的身份進行了批評,認為其“數(shù)典忘祖”。 而事實上,如果我們拋開中美貿(mào)易摩擦的背景,單獨來看待AMD公司此次的行為,我們會認為這是非常正常的企業(yè)行為——回顧下2016年AMD與中國合作成為合資公司的背景,我們就更能理解這一點:當時AMD正處于慘淡經(jīng)營的狀態(tài),在與英特爾的競爭中,AMD一直處于下風,英特爾雄霸超過90%的X86的市場份額,AMD已經(jīng)連續(xù)六個季度虧損,情況非常危急,如果不能及時扭轉頹勢,AMD甚至有破產(chǎn)的可能。危急之下,AMD想出了一個破釜沉舟的辦法:把Zen架構帶到中國,搶占中國市場! 于是就有了中國合資公司THATIC。AMD此舉直接為其帶來了近3億美元的授權費以及后續(xù)的版稅收入,而受合資公司消息的刺激,當時AMD股價增長了超過50%,也算是求仁得仁。 以上是AMD向中國企業(yè)授權其x86 和SoC IP 芯片的開發(fā)權限的背景,可以看到,AMD不是發(fā)揚國際主義精神的“白求恩”,它的每個行為都是在考慮市場、考慮利益,所以也不存在什么“信和義”,一切按協(xié)議辦就是了。 當前,AMD發(fā)展算是順風順水了,過去兩年,依靠先進的Zen架構,AMD重新樹立了其在高性能CPU市場的地位,與英特爾形成分庭抗禮之勢。而今年將推出的Zen 2架構將邁入7nm時代,這將對仍處于10nm時代的英特爾形成強有力的挑戰(zhàn)。所以,可以說Zen 2是AMD的殺手锏,也是其面向未來的生存之本、立足之基,如此“珍貴”的東西,怎么會輕易拱手讓人呢? 所以,哪怕沒有中美貿(mào)易摩擦,AMD公司也不會向中國合資公司授權Zen 2。而對于中國企業(yè)而言,當前及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形勢已經(jīng)發(fā)生巨大的逆轉,我們需要改變過去長期依賴的“等、靠、要”的“買辦”思想,高新技術是等不來、考不來、要不來的,只有自己腳踏實地,抱著十年磨一劍的信念,下狠勁、保持專注,總能磨出真正屬于自己的一把利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