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翡翠鑒別的方法,許多文章中總會提到檢測密度,因為每種物體都有自己的密度,翡翠的密度大多在3.33左右,而仿冒品,或者是人工處理品一般都不在這個范圍,因此檢測翡翠的密度,也就成為了翡翠鑒定的一項關鍵證據(jù)。 今天我們就以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給各位說一說翡翠的密度該如何測量。首先我們要準備容重1Kg,精度為0.1g的便攜式商用電子天秤一個、1000ml的燒杯一個、以及檢測樣品(這里我們準備了A貨,B貨翡翠手鐲各一個,A貨翡翠花件一個,如上圖) 首先,我們在在燒杯中注入適當?shù)牡V泉水(實驗室一般是用無損去離子水),以能完全淹沒所測樣品懸空垂直放置為準后,放在天秤的中心位置,清零。 然后,將1#樣品用一根細繩吊住放入燒杯中水面以下,四周不能接觸器皿任何部位,稍停片刻,讀出天秤數(shù)據(jù)并記錄。 如圖,1#樣品目前的重量為13.1g。 接著將1#樣品所系蠅索松開,把樣品自然放置在燒杯水中底部,讀取天秤數(shù)據(jù)并記錄,為43.6g。然后我們就可以用所測第一次數(shù)據(jù)(13.1g)除以第二次所測數(shù)據(jù)(43.6g),即 43.6/13.1=3.33(g/cm3),密度符合國標翡翠定值范圍,再結(jié)合其它目測經(jīng)驗即可判斷1#手鐲為'A'貨翡翠。 剩下的 2#樣品用上述同樣的方法進行測量,想得到數(shù)字17.9g。 然后又得到數(shù)字58.8g,按照公式58.8/17.9=3.28(g/cm3)。雖然3.28(g/cm3)小于3.33(g/cm3),但考慮到花件雕工繁雜,比表面積增大,在溝槽部位殘留有余蠟致密度略有減少,而且仍舊在翡翠的密度范圍之內(nèi),故而判斷也為A貨翡翠。 最后的3#號樣品,經(jīng)過測試,我們得到了25.1g和66.1g兩組數(shù)據(jù)。 用66.1/25.1=2.63(g/cm3),結(jié)果明顯小于3.33(g/cm3),所以判斷該樣品為B貨翡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