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 苦惱 我家寶寶都四歲了,到現(xiàn)在一到睡覺就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吃,一閑下來也是的,看電視也是如此,特別是在睡覺她覺得吃手點是一種安慰不吃很安睡著覺,白天我們老是會說她督促她還好,一到晚上就不行了手幫她從嘴里拿出來就哭鬧情緒很大,為此我也擔心影響她的生長發(fā)育還有各方面的問題,這個不好的習慣讓我真的很苦惱。我也想過一些辦法比如在手指上添清涼油和風油精不管用。所以希望莫教授能給我一些好的見意,在此感謝了。期待您的佳音。 孩子把手指放在嘴里吮,有兩種可能:一是,孩子內心處于不安之中,二是,孩子從小形成的習慣沒有得到過很好地矯正。 但從你提供的孩子表現(xiàn)的線索來看,我更傾向于第一種原因。 建議: 1.了解孩子為什么會出現(xiàn)內心不安,然后對癥下藥 一定要首先找出引起孩子處于這種心理緊張狀態(tài)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對癥下藥,消除造成孩子心理緊張的“緊張源”,從而消除孩子的緊張,進而徹底消除孩子的心理行為問題。 孩子的緊張源可能有:家庭成員間關系緊張,特別是夫妻關系;孩子學習或生活壓力在大;孩子去幼兒園不適應…… 2.不要強行禁止孩子的吮手指行為 孩子吮手指說明他內心緊張不安,而吮手指是孩子釋放內心緊張能量的一種手段,就象我們成人抽煙一樣——抽煙可以讓我們成人緩解內心緊張,同理,吮手指也可以緩解孩子的內容緊張。你強行禁止孩子的吮手指行為,只會加劇其內心緊張,而不能消除其內心緊張,因此,我們往往看到這樣的情緒: 父母為了防止孩子再次吮手指,就在孩子手上涂些怪味,如苦味、辣味等;或者每當孩子出現(xiàn)吮手指行為時,就用橡皮用力彈或用小鞭子抽打其所吸吮的手指,這樣多次強化后,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放棄原來所形成的壞習慣——吮手指。但我們的相關研究卻發(fā)現(xiàn),用上述治標的方法雖然使孩子的某一問題行為,如吮手指消失了,但他們中的許多又形成了另外的問題行為,如吃衣角、被角,咬嘴唇、拔頭發(fā)、愛發(fā)脾氣、強迫性行為,甚至有的孩子還會出現(xiàn)殘忍行為和攻擊行為,并且這些問題行為發(fā)生的頻率比原來吮手指的頻率還高出許多。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原來孩子的吮手指、吃衣角、吃被角,咬嘴唇、拔頭發(fā)、發(fā)脾氣、殘忍行為、攻擊行為、強迫性行為等都是孩子內部心理問題的一種外部表現(xiàn),是孩子內心緊張的一種反映。孩子之所以出現(xiàn)這些問題行為,是因為他們要把內心的緊張情緒釋放出來,這些行為為他們許多內心沖突和其它適應困難提供了情緒上的出路。而我們對孩子的這些由于心理緊張而產生的心理行為問題,如果只采取治標的的方式——“堵”——以懲罰手段強行迫使孩子改正這些問題行為,這不但沒有減輕孩子的內心緊張度,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心理緊張度,進而使相應的類似心理行為問題發(fā)生的頻率更高。 3.多給些孩子愛,多和孩子溝通,多和孩子玩——充實和豐富孩子的生活 多抽些時間來陪孩子……,工作再忙也應該抽出時間來陪孩子,不要把孩子丟給保姆或玩具或電視…… 4.不取笑孩子的吮手指行為 當孩子出現(xiàn)吮手指行為時,不應該批評,更不要懲罰;此時的孩子更需要的是關心,同情,愛護…… 5.用安慰奶嘴替代手指 6.讓孩子“公開”吮手指 下面這個案例可能為提供幫助。 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有吮手指的毛病。孩子的父母當然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這么大還在吮手指頭,于是那孩子就躲起來偷偷地吮。 真的是這樣,你越是禁止的,孩子越是興趣濃厚。你不在乎它了,他也可能就沒有興趣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