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明朝末期時的名將,就不得不提到袁崇煥,其實單論軍事能力,袁崇煥真的不算什么;但就當時而言,袁崇煥卻是少有的能守住的遼東的人之一,在袁崇煥被崇禎皇帝冤殺之后,遼東再無能擔當此大任的人物,洪承疇就別說了,被俘后不久便降了。 但一直以來,關于袁崇煥究竟是不是被冤殺,在歷史上一直都有很大的爭議,在正史中,袁崇煥是被魏忠賢的余黨王永光、高捷、袁弘勛等人所害,罪名是擅自與后金軍議和、擅殺毛文龍兩條罪名,加上當時皇太極趁機施反間計,使得疑心病本來就重的崇禎皇帝下令將袁崇煥給凌遲了。 但明末學者朱之瑜(朱舜水)卻在他的《朱舜水集》中將袁崇煥稱為“賣國賊”,而且當時有“小品圣手”之名的張岱在他的《石匱書后集》中也對袁崇煥進行猛烈抨擊;同時,明末名將徐石麒也認為,袁崇煥表面上主戰(zhàn),而實際上是想主和,甚至以擒殺毛文龍的方式取信于清廷。而他們的說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那袁崇煥究竟死得冤不冤呢?以現(xiàn)在的角度來看,袁崇煥死得的確冤,但他的死卻也是咎由自??;為何這么說呢?因為袁崇煥自始至終沒有反心,沒有背叛明王朝的心思,從他的人生軌跡來看,他是一個急功近利,為了快速升官不擇手段的人,為此,他大膽地向崇禎皇帝做出了“五年平遼”的保證。 而崇禎皇帝對他也是極為信任,關鍵也是因為崇禎皇帝手上實在沒人可以用了,不僅加封袁崇煥為太子太保,賜蟒衣銀幣,而且對于袁崇煥的所有要求,基本都答應了,要人給人,要糧草軍餉就給糧草軍餉,要政策給政策,這待遇不會比之前的帝師孫承宗差了;可以說,當時的崇禎皇帝,是自己勒緊了褲腰帶去支持袁崇煥的。 但袁崇煥是怎么回報崇禎皇帝的呢?袁崇煥第一步就是殺了最令皇太極頭疼的毛文龍,毛文龍鎮(zhèn)守皮島,孤懸海外,后金的海軍很差,所以一直拿毛文龍沒辦法,而只要皇太極出征攻打明王朝,毛文龍就會在后方想辦法騷擾,使得皇太極根本無法集中力量來攻打明王朝,這讓皇太極非常難受。 袁崇煥先斬后奏殺掉了毛文龍,毛文龍的部下本來就不是善茬,在主帥被殺后不久便嘩變了,大部分都投降了皇太極,可以說,袁崇煥這是幫了皇太極一個大忙。但事已至此,崇禎皇帝還要倚重袁崇煥,所以并沒有苛責袁崇煥,至少,崇禎皇帝還對袁崇煥所說的“五年平遼”心存幻想。 但之后發(fā)生的一件事,卻是讓崇禎皇帝動了殺心,這就是“己巳之變”,皇太極率兵繞到遵化,破關后兵鋒直指北京城,這是北京城第一次被女真人包圍;雖然后來袁崇煥率兵來解了圍,但崇禎皇帝心中卻對袁崇煥所保證的“五年平遼”懷疑不已,加上當時遼東的猛將如祖大壽等人,連自己的話都不聽,只尊袁崇煥之令,讓崇禎皇帝對袁崇煥充滿了忌憚。 其實所謂的那些魏忠賢余黨誣陷袁崇煥,應該都是崇禎皇帝自己安排的,不然崇禎皇帝也不會如此迅速地將袁崇煥凌遲處死。其實就本質(zhì)而言,袁崇煥的死,和岳飛的死有異曲同工之處,袁崇煥的存在是國有利,但卻不是君王所需要的;一個在遼東擁有絕對權力的袁崇煥,一個膽大包天到敢矯詔殺將的袁崇煥,一個滿嘴謊言的袁崇煥,是崇禎皇帝絕對無法容忍的。 |
|
|
來自: 獵戶ywysh4sdge >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