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有一段時期,我們無法忍受曉明在影視劇中,以邪魅狂狷的笑容來昭告他獨一無二的帥氣,并給他打上輕浮、猥瑣、油膩等標簽。或許,曉明那時內心是有委屈的,總覺得觀眾不識貨,不肯大方地承認他“鶴立雞群”般的存在。其實,我們并不嫉妒別人長得帥,我們只是不喜歡有人帥而自知,帥而自戀,或者時刻??岚鐜洠瑓s未能充分考慮角色與情境的需要。畢竟,在普通人眼里,如果長得帥也是一種錯,大家情愿一錯到底,但對于電影演員來說,用盡一生只為標識自己的容顏,確實不專業(yè)。 這一次,曉明遇到了《烈火英雄》,彼此算是相互成全。影片為了塑造新時代消防戰(zhàn)士的形象,需要突出他們身上陽剛、粗獷,甚至血性、狂野的氣質。這種氣質不是荷爾蒙過盛的那種張狂、幼稚,而是成熟男人身上能夠鐵肩擔道義的豪邁,在危險與死亡面前義無反顧、赴湯蹈火的無畏。放眼當下的娛樂圈,能夠擔此大任的男演員實在不多。張涵予沉穩(wěn)有余,但狂放不足,而且年紀偏大,不招粉;段奕宏也不錯,但安靜時略顯陰柔,氣場稍有不足;鄧超嚴肅時也可以做足內心戲,但要表現滿溢的男子漢氣概恐怕力有不逮,而且觀眾總怕他突然露出逗逼本色……這樣盤算下來,曉明在資歷、外形、氣質上都比較符合《烈火英雄》的角色要求,前提是他要克制那故作高深,刻意拗造型的笑容。當然,萬一控制不止表情,在這部影片中也不會有多礙眼。因為,在千鈞一發(fā)、命懸一線的油爆火災中,一個能夠力挽狂瀾于既倒的男人,狂一點又怎么了?又狂又帥誰敢不服?所以,曉明這次是幸運的,他在事關六百萬人安危的火災現場,挺身而出,面對肆虐大火,嬉笑怒罵,狂妄不羈,可謂酣暢淋漓,豪氣干云,觀眾自然也大呼過癮。 影片為了給曉明搭建一個可以盡情揮灑個性的舞臺,可謂煞費苦心。因為,消防戰(zhàn)斗是一項集體性的任務,但為了體現人物的感染力,影片必須在群像中凸顯個人的力量與魅力。此外,對于消防戰(zhàn)士來說,救火是職責所在,是軍人的使命擔當,不容猶豫,不能退縮。這樣的話,又容易使人物塑造陷于空洞或者概念化,難以體現消防戰(zhàn)士的“人性”內涵。再進一步,如果每一次出警只是為完成一份工作,一項任務,就難以使這些任務對人物產生情感的激蕩或者完成自我的成長,也無法對觀眾形成內心的震撼。面對這三個藝術難題,《烈火英雄》交出了大致滿意的答卷。 在出場的眾多消防員中,影片只聚焦于少數幾位,其中有明顯性格特征和內心深度的消防員只有黃曉明飾演的江立偉和杜江飾演的馬衛(wèi)國,此外能夠對觀眾產生情緒感染力的還有即將結婚的消防員徐小斌和消防監(jiān)督員王璐,以及即將退役的鄭志等。在這些能叫得上名字的消防員中,江立偉是重中之重,他的戲份,他的戲份對于情節(jié)推動和主題表達的力度,相較于其他人都占據壓倒性的優(yōu)勢。 在電影編劇過程中,創(chuàng)作者為了使人物更具深度,往往會在人物的外部動機之外再加上一個內部動機,而恰恰是這個內部動機最能打動人心,能更為深入地完成人物刻畫。對于江立偉來說,接到火警險情,軍令如山倒,他必須在第一時間趕往前線。同時,影片也交代了江立偉救火過程中的“私心”。在撲滅火鍋店的大火時,由于江立偉的疏忽,導致一名消防戰(zhàn)士犧牲。這次事故,使江立偉離開了特勤一中隊,同時也留下了嚴重的精神創(chuàng)傷。江立偉后來所在的東山中隊,其地位和影響力遠不及特勤一中隊,這種沒有榮譽和尊嚴的滋味,成了江立偉的一塊心病。更重要的是,在兒子江淼同學的心目中,江立偉是一個有罪之人,而非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這使兒子對于江立偉極為失望。 因此,在參加海港碼頭石化工業(yè)區(qū)的消防任務時,江立偉內心有三塊心病:因自己的過失導致戰(zhàn)友犧牲的負罪感,從精英部隊到普通部隊的心理落差,在兒子心中失去了光環(huán)之后的苦悶。這樣,江立偉就不是一個沒有個性和心理起伏的“消防戰(zhàn)士”,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并且是一位丈夫,一位父親。江立偉需要一場戰(zhàn)斗來補償對于戰(zhàn)友的愧疚,來重獲他作為一名消防戰(zhàn)士的榮譽,來重建他作為一個父親在兒子心中的高大形象。 與江立偉類似,馬衛(wèi)國在參加戰(zhàn)斗前也有自己的心結。他的父親曾是一名消防戰(zhàn)士,對馬衛(wèi)國的教育方式以打擊為主。在父親看來,馬衛(wèi)國能當上特勤一中隊的隊長,完全是“趁人之?!?,而非水到渠成。這場戰(zhàn)斗,也是馬衛(wèi)國向父親,向眾人證明他的勇氣與能力的機會。 可見,創(chuàng)作者為了使兩個核心人物更為立體豐滿,有意識地為人物豐富了心理維度,這是影片為了區(qū)別于“火大無腦”的視聽刺激而作的努力。當然,其中的刻意與生硬之處也有目共睹。在觀眾看來,火鍋店里戰(zhàn)友的犧牲,真正罪不可恕的是火鍋店老板,而非江立偉。因為,江立偉一到現場就問店里是否有危險品,老板矢口否定。就算江立偉要負領導責任,這種屬于內部機密的任免理由,也很難成為小學生心照不宣的秘密。此外,馬衛(wèi)國的父親對兒子百般看不上眼的原因,影片中根本就沒有任何鋪墊,觀眾也沒有發(fā)現馬衛(wèi)國在個人能力、性格品性上有什么顯而易見的“硬傷”,這只能理解為影片在強行制造沖突。 影片中的最大漏洞可能是對于如何關閉四個閥門的處理。從影片設定的情境來看,這四個閥門至關重要,事關整座城市的安危。對此,總指揮也確實派出了敢死隊,準備以命相搏。但是,對于這樣一項關乎最后成敗的任務,指揮部居然只派出了兩名消防員,沒有任何支援和后備部隊。即使知道每個閥門要轉8000圈才能關上之后,指揮部任由兩名消防員脫掉氧氣罩,在烈焰包圍中自生自滅地戰(zhàn)斗,沒有任何進一步的指示與支援,當然也沒有任何更新方案。更令觀眾難以置信的是,兩人在沒有氧氣設備的情況下,堅持了至少兩個小時。不說體力難支,就說溫度過高和氧氣不足,都很難使這些情節(jié)符合生活常識?;蛟S,從編劇的角度來說,將困難渲染到極致,將外部支援減少到沒有,才能在滄海橫流中盡顯英雄本色。確實,江立偉冒死將戰(zhàn)友送出險境,獨自一人戰(zhàn)斗并完成任務之后,他的三塊心病都得到了完美的療救。對于刻畫人物,體現情節(jié)的前后呼應,完成主題的表達來說,這種處理是合理且有效的,但從現實邏輯來說,又確實令觀眾出戲。 影片的核心情節(jié)是一千多名消防員如何撲滅一場事關600萬人安危的大火,這使影片的大部分篇幅里,大火從頭燒到尾,各種形態(tài)、不同名稱的火層出不窮,觀眾很容易產生視覺疲勞。這時,多線并進的敘事方式就極為重要。在這場戰(zhàn)斗中,涉及多個部門的配合,平行剪輯是不二選擇,影片中的幾處交叉蒙太奇也處理得扣人心弦。尤其徐小斌為了保障供水而拼盡全力的場景,與馬衛(wèi)國的中隊能否保住性命以及化學罐安全的懸念,通過交替剪輯,彼此交織,令人揪心又緊張,欣喜又傷悲。 此外,為了在情緒上徹底控制觀眾,影片也精心組織了大量煽情時刻,包括鄭志舍己為人的悲壯,包括剛結婚的王璐抱著徐小斌尸體痛哭的悲慟欲絕,包括總指揮命令是黨員且有兄弟的戰(zhàn)士組成敢死隊的鎮(zhèn)定,包括馬衛(wèi)國錄下每一位戰(zhàn)士與親人告別的樸實話語……這些煽情性的時刻,以悲情又豪邁的方式向觀眾展示了消防戰(zhàn)士承受的犧牲,以及他們在死亡與痛苦中升騰起的血性與擔當。 影片還有一條線索表現因驚慌而逃難的群眾,主要關注江立偉妻子與兒子的離喪與重逢,順帶著勾勒逃難過程中人性的自私與高貴。這條副線努力與主線形成某種對話關系:前線的戰(zhàn)斗事關后方的穩(wěn)定?;蛘哒f,我們平時的安寧來自于有人守護,有人負重前行。 令人遺憾的是,這條副線未能以更為主動的方式參與主題的建構,與江立偉沒有構成任何層面的溝通與共振,也未能以更為直觀的方式完成父子間情感上的彌合。影片在前面強調了兒子對于江立偉的仇恨與鄙視,影片理應在他們逃難的過程中制造幾個刺激事件,讓兒子知曉父親那些軍功章的份量,意識到父親在職業(yè)生涯中作出的巨大犧牲,了解父親在抗擊大火中所完成的豐功偉績,進而修復父子關系,讓江立偉以更為偉岸的方式永遠活在兒子心中。
整體而言,《烈火英雄》沒有拘泥于消防員刻板的職業(yè)形象,沒有空洞地強調消防員英勇無畏的品質,而是努力刻畫有血有肉的凡人英雄,在烈火的淬煉中彰顯消防戰(zhàn)士舍生取義的從容,一方面讓他們?yōu)榱藰s譽而戰(zhàn),為了尊嚴而戰(zhàn),另一方面也延伸到他們作為丈夫、父親、兒子的社會身份,讓他們?yōu)榱擞H人而戰(zhàn),為了自我實現而戰(zhàn),從而讓觀眾在親切又感人的角度認識到消防戰(zhàn)士身上的大愛與大義。當然,影片在某種程度上也犯了“主題先行”的毛病,讓情節(jié)削足適履般去硬行適應人物塑造和主題表達的需要,缺乏足夠的信心和更高超的藝術手法,讓情節(jié)以更為樸素自然的方式,遵循其內部的情感邏輯和現實邏輯,穩(wěn)穩(wěn)當當地行進在預設軌道上。 |
|
|
來自: 昵稱7121736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