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chuàng)/氧氣是個地鐵(大夢) 貧窮能不能限制想象力呢?能也不能。 為什么?如果說按互聯(lián)網大眾使用的定義判斷,小人物自然沒辦法理解上流社會在物質和精神上同時體驗感十足的日常生活。但這些就是想象力本身嗎?我看未必。那句流行話如果認真理解具有嚴重的誤導,調侃生活可以,如果要當成真理是在犯錯。理由是,想象力不需要條件。 想象力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只要意識存在,那是無論任何情景都具備的智力活動,區(qū)別在于是否具備價值。價值不一定能兌現(xiàn),而是理解想象力的結果。想象力雖然和個性天賦相關,但永遠都不會消失,這是下限。而實踐的過程卻需要各項資本,包括知識體系、興趣指標和習慣反應,等等。 作為復雜的思維模式,想象力種類非常多,每個人接觸的部分完全不同。即便在大領域上范圍一樣,內容也會差異明顯。想象力如果使用得好,會帶來一系列良性循環(huán),然后形成對生活的改造。相當困難,必須擁有足夠積累,才能打造出讓大量旁觀者產生強烈心理沖擊的結果。 如果不依托載體,思維就會分散,想象力因此無法有效組織。平時沒事,我們根本感受不到想象力,更多的是基因客觀現(xiàn)狀開展階段體驗,簡單進行生活。想象力的參與方式很多,其中比較直接的是以藝術創(chuàng)造為代表的思維轉換,過程和結果都在持續(xù)高壓用腦。 想象力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日常中到處都時想象力。貧窮無法限制想象力,要不要某些案例下的屌絲逆襲就缺乏理論依據,卻真實發(fā)生。事實上,讀書這樣親民的生活同樣是想象力的常規(guī)方式,和身家無關。另外,想象力其實內容很廣,幾乎所有的意識活動都可以歸納在內,為人處世、危機公關、團隊領導、經營友誼……沒有什么不是想象力能解決的。而在傳統(tǒng)的概括中,并沒有這個部分。 無聊從本質看就是缺乏想象力的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或者感知想象力,都是在按摩思維,避免陷入死寂。這是人性本能,要不然聽音樂看電影娛樂至死干嘛呢?但那有副作用,就是產生惰性,激活負能量,無法延續(xù)自身快感。另一方面,廣義的想象力確實有缺陷,太低層次和方向錯誤的操作只會干擾理想狀態(tài)的出現(xiàn),反而讓個體想象力陷入不可避免的沉淪趨勢。這就是想象力的變形品種,程度太深,反而會讓人無聊,甚至危險。 但無論如何,只要控制,想象力豐富是絕對好事?,F(xiàn)狀總是批發(fā)問題,而想象力則在通過我們喜歡的形式創(chuàng)造生活。不僅是虛擬化改革,當最高效率成功完成以后,現(xiàn)實也會得到對應的結果。在此之前,執(zhí)行豐富想象力更多能收獲精神上的滿足,并在非刻意地培養(yǎng)對抗習慣。這是基礎,當我們懂得克服單純本能依賴進一步升級思維體系,才算真正在使用想象力。 世界上最好的交流就是去接觸想象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