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節(jié)先生故居匾額(圖片取自百度) 康節(jié)先生為了安葬去世的父親,邀請程頤一起尋龍點穴看纏山,相其陰陽觀流泉。最后,他們在伊川神陰原卜擇了一塊寶地。 程頤,世稱伊川先生,北宋理學家、教育家。和他的哥哥程顥一起,世稱“二程”。他所寫的《程氏易傳》是伊川易學的精華,繼承了王弼義理派易學傳統(tǒng),將儒家解《易》推闡發(fā)揮到極致,可以說是集義理派著作之大成,并對朱熹易學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有一次,康節(jié)先生和程頤討論理學。 康節(jié)先生問:“雷從何處起?” 程頤答道:“起處起?!?/strong> 康節(jié)先生聽到后就更加佩服程頤的學識了。 選擇墓地在古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他們并沒有按照傳統(tǒng)的風水著作《葬書》里講的方法去做,而是用他父親傳授給他,后來也應用到《皇極經(jīng)世》中的宮商角徵羽五音分辨的方法來選擇的墓地。安葬的時候也完全沒有采用陰陽禁忌的那些說法,只是按照傳統(tǒng)的昭穆順序安葬了他的父親。有人問他原因,他說是因為完全不相信那些說法。 昭穆葬的總原則是“兒子不離父母懷”(圖片取自百度) 康節(jié)先生的父親是在治平四年十月初三的時候下葬的,康節(jié)先生的兒子邵伯溫當時也在場,他在后來寫《邵氏聞見錄》時還清楚的記得,開棺的時候他爺爺?shù)娜菝策€和生前一樣。他感到非常神奇。 熙寧十年的夏天,康節(jié)先生感覺有些不舒服,氣息越來越短,就笑著和司馬光說:“我想神游太虛一趟,怎么樣?”意思是說可能就要去世了。司馬光只好寬慰他說:“先生還不至于到那一步呢?!笨倒?jié)先生淡然說道:“死生是平常的事情?!?/p> 張載先生平時喜歡鉆研易學命理,他的名字“載”就是取自《周易·坤》“地勢坤,厚德載物”。他來看望康節(jié)先生的時候,詢問先生說:“先生想不想看看命理如何呢?我可以為你推算一下?!笨倒?jié)先生說:“如果是天命我就知道,如果是世俗中所說的命理,我就不知道了。”張載說:“先生既然都知道天命了,我還能說什么呢?”程頤在一旁也說:“先生到了這個時候,別人已經(jīng)無能為力了,只有遵從先生自己的意思了?!笨倒?jié)先生說:“我平時酷愛學習理學和道學,難道還不知道這些嗎?只是我此時也沒有什么可以做啦?!?/p> 當時康節(jié)先生正在睡覺,其他人在外面商議著康節(jié)先生的后事如何安排,有的人主張安葬在洛陽附近??倒?jié)先聽到后,把邵伯溫叫進來囑咐道:“不可以按照大家的意思把我安葬在洛陽附近,要把我安葬在你爺爺?shù)淖鎵炁赃?。?/p> 七月初四日,康節(jié)先生寫了一首詩,詩中寫道:
寫完這首詩的當天夜里五更的時候,康節(jié)先生就去世了。 原來康節(jié)先生每次去祭掃他父親的墓地的時候,中途一定會路過信孝杰殿丞的家。孝杰是最早跟隨康節(jié)先生學習易學的弟子。孝杰死后,康節(jié)先生對孝杰的八個兒子就像自己的子侄一樣。每次路過,這八個孩子也都會遠遠就拱手迎接,并且恭敬的侍立在先生左右??倒?jié)先生去世那年的寒食節(jié)過后,就和這八個孩子說:“我再經(jīng)過此地,就和今天不一樣啦。”這幾個孩子雖然不明白什么意思,但也不敢問。到了安葬康節(jié)先生的喪車經(jīng)過上官店時,這幾個孩子哭著訴說了先生的話,大家都感到太神奇了,認為先生早就預料到再經(jīng)過孝杰的家時,是去世后躺在喪車里路過的。 張景觀的學問非常高,康節(jié)先生很喜歡他。在張景觀將要到涪州去做武龍尉的時候,去和康節(jié)先生辭行,當時先生哭的老淚縱橫,和他說:“我看不到你回來啦?!?/p> 張峋是康節(jié)先生的弟子當中為數(shù)不多的可以和先生討論理學、道學的人。當他要去京師赴任的時候,康節(jié)先生非常憂傷的說:“我老啦,咱倆再也見不到啦?!边@些都是先生去世那年春天的事情。康節(jié)先生能夠預知的事情太多啦。 上面的事情邵伯溫記錄在他寫的《邵氏聞見錄》里,下面寫的是民間流傳的關(guān)于康節(jié)先生料知身后事的傳奇故事。 邵康節(jié)先生畫像(圖片取自百度) 康節(jié)先生臨終前,他叮嚀家人:墓中不要放任何值錢的東西,就連死后穿的麻布衣服都要抹上油,并且一定要把鄰居小禿丫頭請來,當著她的面入殮。家人雖然不明白原因,但也只好照辦。當時,小禿丫頭還只有7歲。 轉(zhuǎn)眼間,幾十年過去了。小禿丫頭長大成人,并且生了個兒子??墒牵@兒子非常不成器,成為了一個盜墓賊。有一天晚上,她兒子準備出門,小禿丫頭知道他晚上出去肯定不是做什么好事情,就問他干什么事情去?小禿丫頭的兒子知道瞞不住了,就說了實話,說要去盜挖邵康節(jié)的墳墓。小禿丫頭一聽就急了,將自己7歲時親眼看著康節(jié)先生是如何裝殮下葬的所見所聞告訴了她兒子,她的兒子也就打消了盜墓念頭。 無論是記載的真實事情,還是民間流傳的故事,都是表達著世人對康節(jié)先生的崇敬之意。就像在當時司馬光以康節(jié)先生為兄,他二人高尚品德為周圍鄉(xiāng)鄰所仰慕。父親訓斥兒子,哥哥教育弟弟時往往說:“你做不好的事,恐怕司馬先生、邵先生會知道的?!?/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