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故事大哲理 故事雖小,帶你領略無窮的知識和智慧! 01 去年6月高考季,學霸劉林(化名)以623分的高分考入了華東某985高校。十多年寒窗,一朝上榜,劉林欣喜若狂。要知道,他的高中母校當年只有10名考生考進985大學,他就是其中的一個。 他成了母校和家人的驕傲。學校光榮榜上貼著他的成績和照片,用來激勵著學弟學妹;家里人逢人就夸,自己的孩子是多么的優(yōu)秀。 可是,他在進入大學后的一次體檢中,卻被查出患上了艾滋病! 猶如一記晴天霹靂,劉林懵了。他痛苦地回憶起了自己在大一的一個期末,為了釋放壓力,和幾個好友去網(wǎng)吧放松了一晚上,凌晨又到KTV唱歌,幾罐啤酒下肚,在迷離的燈光下,他和一位剛認識的同性糾纏在了一起…… 患病的消息像一個魔咒般折磨著優(yōu)秀的他,讓他根本不敢面對今后的大學生活。他痛苦到幾近崩潰。他知道,余生,他都要和“艾滋”這個病魔戰(zhàn)斗了…… 02 近日,中國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組公布了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 15到24歲的青年學生,是患有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近年來,每年都有約3000例。 2011年起,青年學生艾滋病新發(fā)感染數(shù)以每年約30%的幅度增長,2014年的增幅更是接近60%! 而高校,則是這些高危人群中的“重點人群”。近年來,有關高校學生患艾滋病的報道時常會出現(xiàn)在各大媒體。 湖南長沙,有106名高校學生感染艾滋病 在北京,有722名高校學生患艾滋病 曾經(jīng)看過網(wǎng)上流出的一份數(shù)據(jù)表格: 這些扎心的數(shù)字后面,是西北地區(qū)某省各高校感染艾滋病的人數(shù)。出現(xiàn)在名單中的大學,既有985名校,也有民辦高校。 數(shù)字看似不多、但增長卻特別快!還不包括沒有公開的。 自2010年到2018年近八年間,大學生感染率就上升了37倍。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shù)字! 在這種情形下,上海市在部分高校安裝了“艾滋病檢測包”的自動售賣機。檢測包就藏在普通的飲料和零食售賣機內(nèi)。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被放在貨架上售賣的檢測包,不到六個小時就被學生搶光! 而這批買艾滋病檢測包的學生中,就有兩個學生的檢測結(jié)果為HIV陽性。 他們瘋狂喊叫,歇斯底里地哭泣,最終卻不得不面對那兩條橫杠的存在,不得不面對從今以徹底改變的人生! 這可是在大學啊,印象中純潔的校園什么時候變成了艾滋病的溫床了? “象牙塔”,“艾滋病”,這兩個本不相干的詞匯,如今竟被一串串急劇攀升的數(shù)字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03 是高中的壓抑導致大學的報復性放縱?不得不說,有這方面的原因。高校學生,尤其是大一大二學生,他們正處于由青少年向成年人邁進的關鍵時期。 他們剛剛告別殘酷的高考,從繁重的學業(yè)壓力中解放出來。高中期間嚴格的管理、無盡的考試和家長老師的約束突然沒有了,在相對包容的“象牙塔”里,他們獲得了自由,于是,他們的心蠢蠢欲動了。
他們對性行為(尤其是同性性行為)感到新鮮,就想“嘗試一下”,但他們并不知道其中的風險。 “傳播途徑以男性同性性傳播為主,是青年學生群體艾滋病疫情的一大特點?!?/span> 據(jù)調(diào)查,大學中男男同性戀導致感染艾滋的病例逐年增多,增長幅度都在30%-50%。
男同性戀者通常稱為Gay,而女同性戀者則叫Lesbians,也稱“拉拉”。 現(xiàn)在的大學,對同性戀越來越包容。導致了同性戀的泛濫。而同性戀是艾滋病最適宜傳播的溫床。 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則真實案例: 快放寒假了,武漢一22歲的大學生浩浩心情有點壓抑。為了尋找安慰,他下載了一個交友軟件,結(jié)識了一名男朋友。他沒有抵擋住對方非常熱情的約會邀請,忐忑赴約。 “當時還有些顧慮,感覺這樣不太好,但是想嘗試的念頭戰(zhàn)勝了理智?!焙坪婆c對方見了面,兩人談得有些投機,隨之開房發(fā)生了性行為。
有了這一次同性性行為,浩浩心里有些復雜:一方面覺得,得到了好友的安慰,有點刺激;另一方面,他因接受學校的防艾宣傳,心里總覺得不放心。 兩個月后,浩浩懷著不安的心情去金銀潭醫(yī)院做了HIV初篩檢測,被查出感染了HIV病毒。 “怎么就一次就中招了?!”浩浩怎么也想不通。但現(xiàn)實就是這樣殘酷,再后悔,也為時已晚。 正所謂:別用生命發(fā)生性關系,摧毀一個人,一次足矣! 04 在大學里,同居,開房,上網(wǎng)約炮……這樣的現(xiàn)象實在太普遍。每到情人節(jié),七夕,圣誕等節(jié)日,大學旁的小旅館都會供不應求。
這些高校周邊、工廠周邊的小旅館衛(wèi)生條件極其糟糕,在這樣臟亂差的環(huán)境下,艾滋病會以極快的速度蔓延。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在一些大學附近,許多醫(yī)院推出了“學生人流半價”,先不說這些醫(yī)院的這些項目正不正當,僅僅從這些項目的熱銷就可以看出,不做保護措施的性行為,在學生中有多普遍!
這些無知的大學生哪里知道:性是美好的,但同時也是危險的;多一個性伴侶,就多一份危險;多一次危險性行為,就多一分感染艾滋的概率。 艾滋病之所以這樣泛濫,你知道它是怎么瘋狂傳播的嗎?背地里又暴露出了多少不懷好意的人的嘴臉! 在網(wǎng)上曾經(jīng)流傳過這樣一張截圖,看了讓人后背發(fā)涼:
一個患有艾滋病的男人,微信昵稱叫“動物無?!?,他在群里厚顏無恥地炫耀,訴說他如何成功地把艾滋病傳染給了一名大二女孩,真是讓人驚掉了下巴。 自己不幸感染了艾滋,還要故意傳染給別人,死都要拉上一個墊背的,簡直喪盡天良! 喪盡天良的人豈止他一個。 還有一個視頻也曾經(jīng)在微博上瘋傳。一男子和一名女子上床后,告訴該女子,自己是艾滋病毒感染者。 女孩一開始以為他在開玩笑,哪知那位渣男卻輕飄飄地一句:“我騙你干嘛?我真的有艾滋?!?/span> 于是女生情緒崩潰地蹲在墻角,歇斯底里地哭喊著,絕望而無助!而男子呢?還幸災樂禍拍下現(xiàn)場的視頻!真是無恥到了極點!
大部分艾滋病人都是不幸的,值得同情的。但有極個別艾滋病患者卻有著非常邪惡的想法:我活不了,也得拉一個墊背的。 于是,他們瘋狂出沒在社交場所,主動“約”陌生人,目的只有一個:拉你墊背!
毫無防備的你以為遇到了真愛,誰料想他手里拿著“屠刀”,你想要的只是一場愛情,而他想要的卻是你的命。 作為女孩子,你如果沒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在發(fā)生性行為時抱著僥幸的心理,忽略了保護自己,極易感染艾滋病。 05 有人說,即使和艾滋病人發(fā)生關系也沒什么可怕的,不是還有阻斷藥嗎? 是的,艾滋病阻斷藥物目前常用的是替諾福韋,恩曲他濱以及拉替拉韋。但你是否知道:阻斷藥阻斷的成功率較高,但也不是100%。它是一種萬不得已的補救措施,不能成為每個人“放飛自己”的借口。 就像人們所熟知的“事后避孕藥”一樣,它也許可以阻止懷孕,但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也會讓你痛苦不堪。輕則惡心,嘔吐,食欲下降,腹痛,腹瀉,嚴重的會帶來骨髓抑制及肝腎等臟器的損害。
幾個月前,一個進行了高危行為而服用了阻斷藥的女孩就經(jīng)歷了這個過程。 她連續(xù)服了28天的藥,讓她沒想到的是,阻斷藥的副作用是這么的強烈。惡心、嘔吐、頭痛、腹瀉,加之生活工作的高壓下,她每天都過得很崩潰。 她不知道能不能成功阻斷,只能干等著命運的裁判。這28天,讓她的生理和心理都倍受煎熬!
幸運的是,最后她成功地避免了感染。 這段驚心動魄的歷程也讓她反省了自己所做過的事情,悔恨不已。 06 如今的中國是一個開放的國家。與之相應的性觀念也越來越開放。但性教育在中國始終是個諱莫如深的話題。不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對性都習慣避而不談,性知識的教育遠遠跟不上性觀念的開放,導致正確的性知識無法傳遞給年輕人。 而年輕人到了一定年紀會對性有極大的好奇心。 大學,是個相對比較自由的地方,學生的思想也會更加開放,其中就包括性觀念的開放,加上大學生正值青春期,是生理需求的旺盛時期,很容易發(fā)生沖動,于是,“同居”,“約炮”等方式應運而生。 大學生的性觀念、性心理、性行為雖然趨于開放化,可是對于性病知識的缺乏及預防能力卻令人堪憂。 性知識的缺乏,加上突然到來的自由,讓不安全的性行為在高校校園里如脫韁的野馬。這種情況下會導致大學生感染艾滋病的情況更加難以控制。
不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都應該加強性教育。 學校的性教育不僅僅是生理課這么簡單,還要給學生普及一些常見的可以通過性傳播的傳染病,比如艾滋病、梅毒等。 而父母在家庭教育時,不要對孩子刻意回避性知識,而是應該盡早為孩子做好性教育的啟蒙,可以通過繪本、談話等形式給孩子普及性知識,教育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一定要為孩子建立起預防艾滋病的第一道堤壩!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都不該如此毀了自己的后半生。 此外,大學生難免會有沖動的時候,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他人,都應該做好安全措施,更好地保護自己。同時,緩解壓力的方法有很多,不要輕易嘗試有艾滋病風險的性行為,就算迫不得已,也必須使用安全套! 如果與疑似艾滋病人發(fā)生了關系,要在72小時內(nèi)找當?shù)丶部刂行幕虼笮歪t(yī)院服用“阻斷藥”,可以有很大幾率防止感染艾滋病。 又到一年高考季,想對那些象牙塔中的天之嬌子和即將進入象牙塔中的學子們說一句:你是風華正茂的莘莘學子,是充滿希望的未來,請記?。阂欢ㄒ獔猿譂嵣碜詯?!不要因為一時的放縱和沖動,用一生去面對艾滋病這個噩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