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寫小說,到今年她初三,她在6年的時間里,已經寫了將近三十萬字的小說。 成為一名作家,這是她的夢想,喜歡寫作,這是她的愛好。 因為善于寫作的緣故,她的語文成績一直很好,相反數學成績并不怎么樣。 不過這也在所難免,畢竟術業(yè)有專攻,對什么感興趣,那么就擅長什么。 只是有一點比較好奇的是,在小小的年紀就能夠寫出三十萬字的小說,實在是不容易。 這要不是對寫作的愛好到了一定程度,又何必如此呢? 不過她的爸爸,看見她的數學成績這么不好,看見女兒經常在本子上寫東西,便認為是這些小說導致了女兒的數學成績不好。 為了女兒的數學成績能夠提高,不被寫小說所影響,因此他將女兒寫了整整6年將近30萬字的小說撕成碎片,除此之外,他還不罷休,還將女兒的所有課外閱讀書沒收了。 爸爸的想法很簡單,現在最重要的是學習,至于寫小說先放一放,等成績好了,再做打算。 只是女兒的想法與爸爸完全不一樣,在女兒看來,她本身數學就不是很好,而且小說是她唯一喜愛的東西,現在爸爸將她的小說撕掉了,就相當于她一下子沒有了方向。 其實對于夢想這個東西,雖然有些時候確實還不是時候,但是不能夠輕易地將其毀掉,否則,對于這個人而言,以后便再也沒有夢想可言了。 在如今的學校當中,好像寫小說就是另類一般的存在,認為這些人與普通人的想法不一樣,總是喜歡異想天開,做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 有些喜歡文學的同學,喜歡在課間記錄一些素材,可是被一些同學看見了,便會淪為笑柄一般看待。 對方不會善罷甘休,在你耳邊說一下刺耳的話之后,還會奪過你的手稿,跑到講臺上念給全班同學聽。 這個時候這位寫小說的同學,心里是很急躁的,便要去拿回自己的本子,可是還沒有靠近,就像丟手球一樣的到了另一個人手里。 這些年輕的孩子不知道,他們的開心,是拿一些人的夢想在做代價。 作為一個父親,撕掉女兒的小說稿,或許初心是好的,是為了女兒的學習,但是不可以采取這樣果斷的方式。 在處理之前,應當好好想想這樣做會給孩子帶去怎樣的影響? 合理的辦法應當是:在女兒數學成績不好的時候,應該和她好好的交流,而不是一味采取這樣的措施。即便最后談不妥,可以將小說本拿來代為保管,而不是撕掉。因為一旦撕掉,就意味著這過去6年的付出全都付諸東流。 作為同學,而不是應該以取笑別人為樂,不管別人的夢想在你看來是有多么的可笑,但是你連夢想都沒有,是不是更加可悲呢? 其實這樣的經歷,我怎么會沒有呢?當年讀書的時候也因為寫小說被人嘲諷過,說一些聽來很生氣的話,以至于還被別人稱為“恃才傲物”。 現在呢,這件事仍是我心中過不去的一個坎兒,雖然有些人的面貌我已經忘卻,但是當初對我的嘲諷,我卻記得一清二楚。 不過,仍有少數支持我的朋友,這里面有同學,也有老師。如今不管多遠的距離,多久不見,也時常在聯系。 希望每一個人,善待別人的夢想,其實也是給未來的自己多建一條出路。 或許在你看來很可笑,但對別人而言,真的很重要。 不管什么夢想,都沒有可笑的說法,只有去不去努力,爭取將它實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