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要指明的是,李商隱的這首《天涯》,表面上看起來字句唯美,實際上意境深沉,主要表達的是詩人悲痛的心情。 如果想要正確欣賞和理解這首五絕詩,則需要從李商隱的一生、《天涯》的解析以及李商隱其他作品的對比來一一分析。 1、晚唐第一詩人李商隱:偉大的詩人,悲慘的命運 李商隱是晚唐最杰出的詩人,開創(chuàng)了詩歌朦朧風格的先河,并與白居易崇尚的通俗易懂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種朦朧風格的詩,喜歡借助典故,使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在原本單一形象的基礎上迭加多層次意象,就像給詩蒙上了一層紗一樣,給人一種朦朦朧朧的感覺。 這也造成了很多人覺得李商隱的詩難懂,尤其是李商隱還不喜歡給自己的詩取名字,經常叫個《無題》就完事兒了。當時還有人戲稱: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李商隱。 所以我們在理解《天涯》這首詩的同時,要先來聊聊李商隱這個人。如果說他在詩歌上的成就有多高,那他的人生遭遇就有多慘。 在李商隱9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里一直生活得很苦。于是,他11歲的時候,就不得不去打工賺錢。他最大的希望就是,以后能做大官,然后光耀門楣。 但他一生幾乎都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每一次都用盡全力想要融入官場,往往都以失敗告終,始終處于困頓不得志的狀態(tài)。而這種壯志未酬的苦悶,我們都可以在李商隱的詩中找到答案。
2、解析《天涯》:字句唯美,深沉凄婉 天涯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鶯啼如有淚,為濕最高花。 詩詞大意是,在繁花似錦的春天里,我卻獨自一人在天涯,天涯的紅日也在漸漸西斜。美麗的黃鶯如果有淚水,請為我灑向最高枝的嬌花。 這是一首五言絕句,短短20個字,構筑了“春日、天涯、鶯和花”的唯美意象,卻表達出作者深沉的情感。 第一句“春日在天涯”,將“春日”和難以抵達的“天涯”相比較,說明“春日”指的是暮春時節(jié),詩人發(fā)出了時光已逝的感慨,而“天涯”則是指漂泊在外的詩人自己。 第一句就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 第二句“天涯日又斜”又說明這是落日時分,一天即將結束,時間飛逝,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氛圍。與第一句相比,第二句的情感又加深了。 第三句“鶯啼如有淚”,這是詩人借助黃鶯啼叫很像哭聲的意向,來述說自己的悲痛落淚。另外,詩人在寫這首詩的時候,他的一個好朋友剛剛去世不久,所以也有失去朋友的悲痛。 最后一句“為濕最高花”與第一句“春日遠”呼應,都是在寫暮春時節(jié),春日馬上就要過去了。 整首詩 以“天涯”為主題,從時光已逝的傷感、漂泊天涯的悲涼,寫到失去朋友的悲痛,情感表達呈現(xiàn)出螺旋式上升的狀態(tài),逐層深入,寫出了詩人內心的傷感 。
3、《天涯》與《無題》的意境對比 別人寫詩,會寫景、會講故事和抒情,而李商隱大多數(shù)都是在描寫“求而不得”的情感。但他的詩是真的美,就像 《天涯》和《無題》一樣,雖然表達的情感略有差別,但唯美的意向與深沉的意境相差無比。 據(jù)記載,李商隱以《無題》為題寫的詩一共有20首,最著名的是這首《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首詩從情人離別后的痛苦與思念入手,從纏綿而失望的愛情寫到詩人仕途生活的苦悶,并從不同方面來展現(xiàn)這種復雜的感情。 與《天涯》相比,兩首詩都寫描繪出一幅令人遐想的意像,渲染凄婉憂傷的氛圍,并借景抒情,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傷感。 所以從這個層次來看的話, 字句唯美的五絕《天涯》,同樣展現(xiàn)出作者深沉的情緒,意境也完全不輸給《無題》。
總的來說,欣賞李商隱《天涯》的正確操作方式就是,首先,從人物背景入手,了解晚唐杰出詩人李商隱人生的;其次,全面解讀《天涯》的含義;最后,結合李商隱其他作品,來分析《天涯》的意境之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