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寒梅,寧夏銀川人,健身教練。愛好讀書、鋼琴、騎行、旅游。 成都,帶不走的只有你【原創(chuàng)】 讓我掉下眼淚的, 不止昨夜的酒, 讓我依依不舍的, 不止你的溫柔…… 這是獨立音樂人趙雷的一首原創(chuàng)歌曲《成都》,歌詞中的玉林路和小酒館瞬間人氣爆棚,這首唱紅了大江南北的民謠,讓眾多的人們在歌中找到了各自的共鳴,引出許多情懷話題,對成都這座美好的城市充滿了期待。歌曲中我們第一眼看到的,似乎是一段朦朧美好的感情,可細(xì)品味,除了愛情,更多的是對成都這座城市的記錄和留戀。 2年前,我從重慶回銀川時曾到過成都,在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可以逗留7個小時,我計劃了一下,就直接坐地鐵去了匯集眾多中華老字號商場的舂熙路,之后向路人打聽步行到了成都最著名的天府廣場,馬路對面一座巨大的毛主席雕像讓我倍感親切,扭頭發(fā)現(xiàn)廣場的左邊就是四川省博物院,門口的廣告語“川越到古代”讓我欣喜,這正是我想要去的地方,得來全不費工夫。 從博物院出來,我再次向路人打聽寬窄巷怎么走,因為如若想要了解成都,這地方是必須要去的。一個漂亮的女生告訴我寬窄巷離天府廣場不遠(yuǎn),也在城市中心區(qū),走著去就行了,沿途還能看看景。這正中我意,外出旅行,步行不但會加深方向感的認(rèn)知,還能偶遇驚喜。 不得不說,成都人都很熱情。問了幾次路,沒有遭到一個人拒絕,無論男女老少都是會仔細(xì)地說給你聽,指給你看,讓人心生溫暖,對這座城市的好感陡然上升。 半小時后,我就到了著名的寬窄巷,這是一個清朝遺留下來比較成規(guī)模的古街道,它是33條清朝兵丁巷子中僅存的3條完整平行排列的小巷 分別稱為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合稱為寬窄巷。 追根溯源,早在清朝宣統(tǒng)年間,寬巷子叫興仁胡同,窄巷子叫太平胡同,井巷子叫如意胡同,到民國初年,才將“胡同”改為“巷子”。2003年,成都市歷史文化片區(qū)改造工程確立,打造具有鮮明地域和濃郁巴蜀文化氛圍的復(fù)合型文化商業(yè)街,成都寬窄巷子街區(qū)才正式出現(xiàn)在世人的詞典中。2008年6月,作為震后成都旅游恢復(fù)的標(biāo)志性事件向公眾開放。 3條巷子各有千秋,寬巷子,老成都生活的再現(xiàn),一個有著老臉龐的懷舊地帶。窄巷子,院落多被有格調(diào)的酒吧,餐廳所占據(jù),是一條小資最愛的情調(diào)延長線。井巷子,一處市井老成都的情景再現(xiàn)。在街的另一面,還有一道500米長的歷代磚文化墻和民俗留影墻,向人們闡述著成都千年的滄桑歷史。 夾雜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和眾多的游客們在這里悠閑地品美食,逛街景,寬巷子的街當(dāng)間有專門從事掏耳朵的人,手拿著各種掏耳朵的工具,專心致至地為游客服務(wù),坐在椅上的人眼睛微閉,一副很享受的樣子,讓我的心也癢癢的,看看30元的價格還行,于是也上前體驗了一把,感覺還是蠻好的。 看看時間還有富余,又在禧來蜀韻園里看了一常川劇的神技“變臉”。這是四川的獨門絕技,本應(yīng)該出現(xiàn)在一場戲的故事當(dāng)中,但在旅游景點里就成為快餐式的消費,簡單的演繹幾個舞蹈動作,接著就是讓人眼花繚亂的變臉,把故事劇情都省略了,不過還是能夠搏得觀眾的陣陣叫好聲。 因為時間關(guān)系,只能帶著不舍的心情,與這座留有獨特印象的城市告別,途中看到路邊有個熊貓郵局,走到里面買了幾張明信片,分別寄給了幾個朋友,也包括給自己的一張。幾個小時的游玩快樂充實,但還有太多的地方因為時間關(guān)系無法了卻心愿,尤其是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于是心中定下計目標(biāo),短期內(nèi)一定專程再為成都而來。 今年年初,我和老公準(zhǔn)備利用春節(jié)前的空檔前往成都,這時的成都不是旅游旺季,游人不會太多,正好用以彌補2年前的缺憾。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也是想了解《成都》這首歌中讓人癡迷的玉林路,還有那民謠音樂人的最愛——小酒館。 2月2日下午,我們抵達(dá)成都,傍晚6點,老公的學(xué)生和女朋友來賓館接我倆,一行4人開車前往玉林,途中學(xué)生告訴我們,玉林分別有玉林東路,玉林西路,玉林南路,玉林北路和玉林中路,人們統(tǒng)稱為玉林路,早期只是成都普通的街路,如今被《成都》唱響后,玉林路名聲大噪廣為人知,當(dāng)仁不讓地成為全國文藝青年追尋的目標(biāo)。 早期的玉林路雖普通,卻也是成都美食聚集的地方,這里有“錦城印象”“三只耳”“蜀九香”等最正宗的老成都火鍋,是個極具煙火氣的地方,人們在這里能感受到和火鍋一樣熱氣騰騰的交流?,F(xiàn)在因為《成都》,玉林路就成了少男少女吟唱情歌的地方,所以在一些人眼中,這里是音樂的圣地,而在另一些人眼中,這里就是美食的天堂。 正可謂因為一首歌,愛上一座城。玉林西路55號的小酒館,創(chuàng)建于1997年1月18日,至今已20年了,在搖滾圈內(nèi)無人不知,這是一家以原創(chuàng)音樂聞名的酒吧,創(chuàng)始人唐蕾一直都在堅持為原創(chuàng)音樂人提供幫助,在這里常常能聽到許多優(yōu)秀的原創(chuàng)音樂,很多樂隊在是在這里找到了第一批觀眾,小酒館濃縮了四川乃至整個中國最牛的藝術(shù)家,但是真正被世人所知,則要歸功于趙雷一炮而紅的《成都》。 學(xué)生載著我們一路走一路看,當(dāng)“小酒館”柔和的燈箱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時,門前的人早已是里三層外三層,還有絡(luò)繹不絕的人正向小酒館匯集。學(xué)生說小酒館出名以后,每天都是這樣門庭若市,因為太多人,小酒館已在萬象城開了分店,面積要比這老店大許多,環(huán)境也比老店好,但情侶們偏偏對這老店情有獨鐘,說只有到這里才能尋找到歌詞中專屬于玉林路的浪漫情節(jié)。 我們決定先去吃飯,讓我意外的是,所有知名的火鍋店全部爆滿,店內(nèi)熱氣騰騰,人們吃的酣暢淋漓不亦樂乎,門前的人行道上還坐滿了排隊等候的人,人員之多超乎我的想象,他們不著急,不上火,悠閑地嗑著瓜子,喝著茶水,擺著龍門陣,盛葵花子的大盆讓人咋舌。學(xué)生的女朋友就是成都本地人,她說成都人對火鍋那是真愛,可以說是到了極至,恨不得天天吃,頓頓吃,百吃不厭,這個點排隊的多數(shù)都是本地人。 轉(zhuǎn)了幾圈,最后在“錦城印象”門口才找到了停車位,到門口排位時被告知需等侯50分鐘左右,學(xué)生的女朋友說這里離玉林西路不遠(yuǎn),不然讓兩位男士排隊,我先帶你去看小酒館吧。這真是個好主意,十分鐘后,我倆已站在小酒館門前。 半明半暗的小酒館門前站滿了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年輕人,多數(shù)都是情侶,許多人還拉著手提箱,小酒館里人員已呈飽和狀態(tài),有樂隊正在演唱,坐在桌子前的情侶們邊聽歌邊喝酒,還玩著手機(jī),有個別人還不時抬起頭來向窗外的人招招手,這讓外面的人急不可耐,卻又無可奈何。 我和站在道邊的年輕人交談起來,原來他們多數(shù)人是剛下了火車或飛機(jī)就直奔小酒館來的,都沒打算住宿,在他們的腦海中畫面是這樣的:在小酒館里與心愛的人品味美酒,浪漫中傾聽原創(chuàng)音樂帶來的演繹,午夜后雙雙挽手插兜走在玉林路上,最后相互依偎坐在小酒館門前,天亮踏上回程。 沒想到小酒館進(jìn)不去,完美計劃被打了折扣,好在門前有專供拍照的地方,地上.墻上兩把椅子上下呼應(yīng),在頭頂射燈的光源下,為情侶們擺拍.秀恩愛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于是趕緊拍照再發(fā)個朋友圈,心中的失衡略有減輕,有人輕聲唱起了那首真情流露的《成都》: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 直到所有燈都熄滅也不停留, 你會挽著我的衣袖, 我會把手揣進(jìn)褲兜, 走到玉林路的盡頭, 坐在小酒館的門前…… 歌聲,讓在場的人心生感動,有兩對情侶居然抱頭相擁而泣,其中一位來自上海的女孩說和已和男朋友等了2個多小時了,遠(yuǎn)道而來的他們只求能進(jìn)去坐上一會,也就心滿意足了。在這些文藝青年的心中,“玉林路”“小酒館”那就是青春美好的代名詞。 回到“錦城印象”,正好輪到我們,一個胸牌上寫著“飛叉叉”的女生過來給我們倒水,我覺得這名字挺有意思就問她:“你的名字很少見呀”。她笑著說:“這是我們老板給起的,說這樣有親和力。”果然,端火鍋的男服務(wù)是“皮皮蝦”,上菜的女孩又叫“棉花糖”還有“小龍女”“大高個”之類的,讓人覺得俏皮又親切,這老板有創(chuàng)意,火鍋的味道自然也不會差。 10點半我們走出錦城印象,再次來到玉林西路,人行道上情侶們在散步,不時會停下腳步來接個吻,小酒館門前,忙著拍照的,站著聊天的,人好像更多了,有二人抱在一起站著一動不動的,有坐在馬路道牙邊上卿卿我我的,據(jù)說成都的夜生活大概取源于玉林,那些酒吧燈,音樂聲,每一個夜晚都是不眠而豐富的,曾經(jīng)有許多藝術(shù)家居住在玉林,于是也有許多人來這里感受玉林片區(qū)的魅力。 接下來的7天,我們故地重游了“寬窄巷”,腳步依次在“都江堰”“杜莆草堂”“武侯祠”“金沙遺址”“青羊?qū)m”......等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中穿行,了解歷史,解讀四川。其中有3天是陰雨綿綿的天氣,不過這也是成都特有的天氣,間歇性的雨點或雨絲并未影響到我們的出行,相反,在雨中閑庭信步,感受成都人特有的慢生活,也是非常愜意的。 離別的那天,天空又飄起小雨,細(xì)雨朦朧中,真有一種它鄉(xiāng)為故鄉(xiāng)的感覺,心中便有了幾分掛念,一對情侶從身旁走過,又聽到熟悉的歌聲: …… 在那座陰雨的小城里, 我從未忘記你, 成都,帶不走的只有你。 3、本刊對所錄用的稿件保留刪改權(quán),文責(zé)自負(fù)。來稿請附作者簡介、通訊地址、聯(lián)系電話及個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眾號發(fā)表過的勿投本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