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玉霞,女,江蘇連云港;曾任紅袖添香論壇“心靈咖啡”欄目編輯,現(xiàn)任江山文學網(wǎng)“心靈之約”編輯,“藍島文藝社”新文藝總編。在《連云港文學》《齊魯文學》《蒼梧晚報》《連云港日報》《新電家園》等刊物上發(fā)表散文,2016年底出版《紫微小語》一書,2017年獲《散文選刊下半月》年度散文二等獎,連云港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連云港市散文協(xié)會會員兼理事。 櫻花【原創(chuàng)】 春風一刮,江南的花兒便競相開放。先是玉蘭,在枝頭顫巍巍地露出了笑臉;接著,迎春花、杏花不顧春寒露冷,也相繼綻放;后來,櫻花就飄然而至了。 記得小時候,對櫻花幾乎沒有什么印象,只是那首關于櫻花的歌謠偶爾回響在耳邊:“櫻花啊,櫻花啊,暮春時節(jié)天將曉,霞光耀眼花英笑,萬里長空白云起,美麗芬芳任風飄,去看花,去看花……” 每當聽到這首歌時,我就會心生疑惑,不是說櫻花很美嗎?為什么《櫻花謠》卻這么憂傷? 初中時,因中日邦交正?;?,校園里也開始種植櫻花。每年春上,花開時節(jié),校園里粉紅色的櫻花成團地簇擁在枝頭,看去甚是熱鬧。私下便以為,日本人之所以愛櫻花,大約是因為櫻花都是一團團、一簇簇的,是團結(jié)的象征。 近幾年,春天去武漢看櫻花成為時尚。武漢櫻花的景點主要有兩處,一是著名的武漢大學,另一個就是東湖櫻花園。 武漢大學的櫻花,最先是由日本人栽種的,經(jīng)過多年的淘汰,現(xiàn)在人們所看見的櫻花基本都是后來栽培的,以“櫻花大道”最為有名。 武漢大學里的櫻花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多,那么美。不知是否是早櫻偏多的緣故,我們?nèi)r,武漢大學的櫻花大多已經(jīng)敗了,只有寥寥的幾株還在春風中搖曳,倒是校園中那一棵棵巨大的香樟樹,給人印象深刻。 我在博物館門前不遠的路邊,意外地見到了兩棵含苞待放的綠櫻花,花色純美,如翡翠般瑩潤,應該是近年培養(yǎng)的新品。這種綠櫻花,花蕊呈黃色,花梗綠中帶紅,花瓣繁多。淡綠色的花瓣外圍有些淡淡的紅,且微微向后卷起,如裙裾般飄逸、瀟灑。遠遠望去,淡綠的花朵掩映在綠葉之中,花與葉融為一體,更顯清新,淡雅,極為美麗。 東湖的櫻花卻又不同。遠遠望去,成片的櫻花正在綻放,如云似霧,燦若云霞。那一朵朵潔白、粉嫩淡雅的花朵,點綴在新葉初上的樹枝間,分外迷人。 東湖的櫻花,首批是由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贈送給鄧穎超,再由鄧穎超轉(zhuǎn)贈給東湖的,絕大部分的櫻花是中日雙方1998年共同投資栽種的。園內(nèi)有一個叫“七十八櫻花亭”的亭子,就是為了紀念1978年中日友好條約的簽訂而建的。 這里的櫻花,不僅花色品種繁多,而且多為上品。以粉白、純白居多,芬芳彌漫,醉人眼眸。 第一次見到純白的櫻花,驚喜非常。細看這種純白色的櫻花,每枝三五朵,成傘狀花序,多是五枚單瓣。小小的花朵,潔白的花瓣,淡黃的花蕊,似蝴蝶,又似一朵朵起飛的云,讓人迷醉。 另有一種紫紅的櫻花,花葉同放,花瓣有十幾枚,層層疊疊?;ǘ錇榈蹒娦?。花蕊也很特別,雄蕊較短,雌蕊只有一二枚,長長地探出花朵,像似在打探春天的消息。 湖邊的櫻花與林中的櫻花又有不同,湖邊的櫻花重在樹型。樹的枝條不是向上生長,而是向下倒垂,綴滿粉紅色的花朵,和碧桃頗有幾分相似。 園內(nèi)花如雪,人如潮。人們或漫步湖邊、櫻花道,或坐于樹蔭下,溪邊石旁。 幾個穿著漢服的年青女子,身邊跟著拿相機的小伙,在湖邊拍照。他們或獨坐水邊,看風吹樹搖,落花入水;或低眉淺笑,戲水花下。 很多舉家前往的,大人們走累了,尋一處闊大的櫻花樹,在樹蔭下休憩,孩子們則不肯閑,在花間閑逛亂跑。偶見一個小姑娘,站在樹下看花,那專注的表情,稚嫩的眼神,不知是在研究花兒為何如此美麗?還是在和花兒比美?真是花與人相映,人似花樣紅。 微風吹來,萬點飛白,紛紛落在游人的肩上、發(fā)上、臉上。樹下、道上到處是飄落的櫻花,水面也漂浮著一層潔白的花瓣,隨波蕩漾,波泛幽香。 對岸,高高聳立的仿日五重塔倒映水中,木塔水影,相映成輝。遠處一架紅橋橫臥南北,橋下漂浮著白色花瓣的流水,悠悠地向西流淌。橋上穿著各種服裝的人們,正在來來往往、指指點點……“落花流水,天上人間”想來,也不過如此。 記得郁達夫在《日本文化生活》一文中曾寫道:“春過彼岸,櫻花開作紅云,京都的嵐山丸山,東京的飛鳥上野,以及吉野等處,全國的津津曲曲,道路上差不多全是游春的男女。‘家家扶得醉人歸’的《春社》之詩,仿佛是為日本人而詠的樣子?!?/span> 可見櫻花時節(jié),日本幾乎是全國出動去欣賞櫻花了,由此也可見日本人是如何地愛櫻花了。 櫻花的花期很短,櫻花最美的時節(jié),就是將要凋零的時候。據(jù)說日本人愛櫻花,愛的就是一陣風過,雪片似的櫻花飄然而下的悲壯、凄艷,這種轉(zhuǎn)瞬即逝的美,才是他們所欣賞的生命的意義。 難怪《櫻花謠》那么憂傷。原來日本人愛櫻花,愛的不是花開之美,而是飄零之美,是“寧愿短暫,也要燦爛”的輝煌。 其實生命的意義,并不在于如何的輝煌,而在于實實在在的過程。就像櫻花,也不過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一個物種,花開也美,花落也美! 3、本刊對所錄用的稿件保留刪改權,文責自負。來稿請附作者簡介、通訊地址、聯(lián)系電話及個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眾號發(fā)表過的勿投本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