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游記》 作者:吳承恩 出版社:中華書局 校注:李飛天 領(lǐng)讀者:嚶其鳴 1 - 2 回 雅魚 早上讀了領(lǐng)讀說提到悟空在須菩提祖師處為徒時的同學關(guān)系,從三處細節(jié)論證孫悟空懵懂不知人情世故,遭同門妒忌,最終被逐出師門(此處對祖師的用意暫且不論)。 從悟空自石胞孕育而來,除卻與猴群嬉戲生存幾年,至此的悟空一直在訪學及求學的途中,文中未涉及悟空與他人的交集。此時的悟空對人對事無戒無防。是不是印證了作者的人性善學說。 前日讀大秦帝國中李斯在做偽詔將蒙恬下獄時,以荀子的人惡說作為自己的立命之本,說服自己拋棄多年的同窗之情狠下決心。人惡論,認為人之善皆為偽善,人之惡才是真性情。 與先生談起這個話題時,他認為人性論有個前提,嬰幼兒不能看做人,因為嬰幼兒完全是從心性出發(fā)。聽來,我倒感慨,人善人惡論,人之天性使然也。 嬰幼兒已為人,即當以其本性作為評判依據(jù),如是說去,嬰幼兒善良的本性,即使人善論的最好例證。我認為,人善論是人之本性,而人惡論是假設(shè)。 假設(shè)人之惡,才能為一切欺詐、陷害找到解說的源頭,才能以本性說對他們進行理解和寬容。 只不過具備假設(shè)人惡論理念本領(lǐng)必須付出代價。只有在經(jīng)歷從人善的本性與社會進行摩擦,不斷經(jīng)歷吃虧、上當、失望,甚至絕望,才會穿上防備的衣甲,理解人類對私欲的滿足。 其實與人性是否善惡并沒關(guān)系,人性本善,但人人有追私利,滿足私欲的天性。 娜娜 重拾《西游記》,初讀之下,第一感覺是比〈金瓶梅〉詞藻華麗,行文中少了許多拗口方言,理解起來更容易。
水簾洞似乎是專為成就石猴而設(shè)的局,怎么一個“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肴渣?!卑闶劳馓以炊刺旄5兀屯蝗幌Я嗽瓉碇魅说嫩櫽?,拱手將這樣一個洞府留給石猴做成長基金的? 再說楷書“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書中說王莽篡漢時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此時離大圣出生還隔了數(shù)百年,楷書是在漢末開始流行,此處有了莫名的時光穿越感。
西游記是一本時間維度非常不統(tǒng)一的著作,凡人在取經(jīng)路上艱辛,在神仙體系中可能不及一剎那。這兩天流浪地球和科幻周邊看的多了,在想現(xiàn)實中有沒有能對應上的科學現(xiàn)象…
學藝歸來,初遇五臟洞魔王尋釁,便上門報仇燒人洞府,學藝不止是為了長生,若沒有本事,半路被人打死,想來也不得長壽。
悟空眼中本沒有神妖之分,天真的以為學了道法與同門師兄弟一樣未來,卻不知妖猴的名字要背負許久。
為什么要飽和式傳道?三災利害在全書中也只出現(xiàn)過這一次,后來悟空從未用72般變化和筋斗云躲避過天雷地火,可見是騙局。細思悟空學藝路,問題很多啊。 杜柳穎 四大名著全集一直在書架放了好多年了,只完整讀過《紅樓夢》,西游記一直也想讀卻沒讀完,這回可以跟著讀,督促自己。 其實這種古言白話文還挺好看的,語句凝練,一章不多但是信息量卻很大,短短幾個單句描寫就能生出很多畫面信息,是很好看的,尤其紅樓夢真的是一讀就停不下來。 而且看名著改編的電視跟看名著完全就是兩回事,感受其實是很不同的,人物其實也表現(xiàn)的不一樣。 西游記尤其電視美化很多,變成了暑期兒童劇,但其實西游記是比較黑暗諷刺的小說,唐僧師徒代表了官場社會的人物影像,很有現(xiàn)實意義。慢慢閱讀吧。
菩提祖師教導他不要在人前賣弄說的一番道理也適用于個人,這其中也可窺得社會大眾的心理,相比悟空悟性極高,但卻真的是未經(jīng)世事的老實人了 巡海藍蝦 很榮幸這次和讀書會一起共讀《西游記》原著。
Canon Forever 四大名著里只讀過《紅樓夢》,其余的包括《西游記》在內(nèi)的其余三部連經(jīng)典版的電視劇都不曾有過深的印象。本次跟讀《西游記》,算是彌補一下自己的童年。 說好打卡兩回,結(jié)果一口氣讀完了五回,好看到根本停不下來。就算大概知道些情節(jié),但是細讀才發(fā)現(xiàn)與兒時印象中的大圣形象和眾神塑像不太一樣。(這是下次打卡的內(nèi)容了,不再贅述)。 第一回,講的是石猴出世,無姓亦無性,雖然智未開慧為啟,但是自信膽大,終能山中自得樂,洞中稱大王。 作為領(lǐng)導者,無近憂卻有遠慮,《理性樂觀派》中提到,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進步離不開對未來悲觀的顧慮,此猴因無常而憂,云游海角,遠涉天涯,從此有了“夢想”。 到得南贍部洲,雖未受教化,卻有一副辨別是非之眼,“見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不為所動,執(zhí)著于夢想的他終至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夢想會帶領(lǐng)人走向“心”的終點。 須菩提祖師賜名“孫悟空”。(問:“打破頑空須悟空”,是否隱喻了孫悟空后來的命運行徑呢?) 第二回,悟空跟隨須菩提祖師學法聽經(jīng),憑著執(zhí)著、聰慧和勤奮通了法性,學成了七十二變和筋斗云。卻被祖師趕出師門,并囑咐“不許說是我的徒弟”。 此章回有個疑問,孫悟空一身的本領(lǐng)悉數(shù)從須菩提祖師處學來,后面與天宮眾神打架時屢占優(yōu)勢,想問,這個須菩提祖師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力之大竟超過眾天神。 他是否真的預知了孫悟空后來的事,才教其閉口不言師門的呢? 踏雪無痕 西游記是家喻戶曉的故事,83版電視劇也是直到現(xiàn)在還在不停重播的最受歡迎的電視劇,但看原著還是第一次。 靈猴現(xiàn)身,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充分彰顯猴子跳脫不羈的本性,在水簾洞樂想天真,無憂無慮自稱美猴王,卻不甘于現(xiàn)狀,為了長生不老的目標,不遠萬里拜師學藝。 可見雖然性情頑劣的猴子,也會為了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見到尊師,也知道尊師重道,學禮學藝,虛心請教,可見即使天性再玩劣,遇見對的人,也會誠心臣服! 再說菩提祖師,武功本領(lǐng)定比悟空大,但只在靈臺山潛心修煉,可見真正有本事的人從不張揚。第一次讀這么大部頭的書,壓力很大,也是給自己一個挑戰(zhàn),目標不掉隊 qiaoqiao 西游記開篇之初,刻畫了一只無父無母,天地孕育的小猴子,通過自己努力,敢為其他猴所不敢,當機遇來臨時,抓準時機成為一方之主的奮斗經(jīng)歷。
最后精準把握住了祖師給的隱晦暗示,悶聲發(fā)大財,偷偷學了一身本領(lǐng),對于聰敏好學又肯下笨功夫的學生,自會得老師偏愛。 隨后躲三災之法、72變、筋斗云,自是引起眾師兄弟艷羨,悟空更是自鳴得意,在眾人面前顯擺技能。
此為后話,暫且不表,轉(zhuǎn)回到悟空離開師門回到花果山?;氐交ü?,驟聞混世魔王欺辱他家子孫,憑著一身本領(lǐng)秒滅那混世魔王,帶著猴子猴孫凱旋歸洞,一派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景象呀。 阿贊 1 原來猴子一出生"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驚動了玉帝(高天上圣大仁慈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這名字夠長的,不如此不有逼格),這是剛出生就備了案的啊;
天涯凌希 第一回 孫悟空因何是石猴所化? 孫悟空乃石頭縫中蹦出之靈物,賈寶玉亦是石頭幻化而成,這一方面是作者的自謙,另一方面也說出了孫悟空的不同之處:天生地長,剛出世時不用恪守君臣父子三綱五常的人倫,初生牛犢不怕虎。 至于水簾洞,是否真有此地并不重要,既把猴群比作人,那么,猴群所居住的洞穴被擬造、幻想成適合人居住的洞天福地、世外桃源,也就順理成章了。 第二回 此一回主要講孫悟空拜師學藝,學成后回到水簾洞中,正好遇到一群妖怪占領(lǐng)水簾洞。 此章回后半部分安排妖怪占領(lǐng)水簾洞,孫悟空打敗妖精,有兩個意圖:一是為了體現(xiàn)他拜師都學會了那些本領(lǐng);二是此一役,讓孫悟空在眾猴之中,這個美猴王的地位更加穩(wěn)固了。 姜素素 吸收天地精華的石頭自產(chǎn)一卵,蹦出個猴子,故事的開端絕對吸引人,好手法!
編輯:靈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