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肅宗: 唐肅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紹,出生于長安,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756年-762年在位)。 安史之亂起,他領朔方、河東、平盧節(jié)度使,負責平叛。756年,李亨即位后,命郭子儀與李光弼等討安史,先后于至德二年(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復長安、洛陽兩京。762年病死,時年52歲,廟號肅宗,謚號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 長子李豫: 唐代宗(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生于東都上陽宮,唐肅宗長子,唐朝第八位皇帝。新唐書評價其為“蓋亦中材之主也”。而在舊唐書中,得出“古之賢君,未能及此”的結論。公元758年,李豫被立為皇太子,762年即位,次年平定安史之亂。李豫在位期間,改革漕運、鹽價、糧價等,實行了“以養(yǎng)民為先”的財政方針,但其為求暫時安定大封節(jié)度使,造成了藩鎮(zhèn)割據局面。779年去世,廟號代宗,謚號睿文孝武皇帝,葬于元陵(今陜西省富平縣西北三十里的檀山)。 次子李系: 李系(?-762年),本名李儋,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人。唐朝宗室大臣,唐肅宗第二子。 初封南陽郡王,授特進。唐肅宗即位 ,進封趙王。乾元三年四月,改封越王。寶應元年(762年),唐肅宗寢疾彌留。張皇后希圖冊立李系為皇帝,為中官李輔國、程元振所害。 三子李倓[tán]: (別稱:建寧王,?-757年),唐肅宗李亨第三子,唐代宗李豫異母弟,生母為張宮人。 安史之亂時,李倓勸李亨收拾兵馬,領兵反抗叛軍。后在北上途中,李倓率兵,每戰(zhàn)在前,護李亨至靈武即位為唐肅宗。李倓為人正直,常向唐肅宗揭露李輔國罪惡,后被李輔國誣陷其欲加害廣平王李豫,被唐肅宗賜死。公元768年,李倓被追謚承天皇帝,備禮改葬于順陵。 四子李佖: 唐肅宗李亨四子,生母王宮人,始王西平。天寶年間,封西平郡王,授殿中監(jiān)同正員。李佖早薨。寶應元年(762年)五月,唐代宗追封其為衛(wèi)王。 五子李僅: 唐肅宗第五子。天寶中,封新城郡王,授鴻臚卿同正員。至德二年十二月,進封彭王。乾元二年冬,史思明再陷河洛,關東用兵,人情震懼,群臣請以親王遙統(tǒng)兵柄。 六子李僩: 祖籍隴西成紀,唐朝宗室藩王。唐肅宗李亨第六子,唐代宗李豫異母弟,母韋妃,爵位兗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