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到中國的封建社會,就不得不談到一個人,秦始皇嬴政。嬴政帶領(lǐng)秦國吞并六國,一統(tǒng)天下,建立了中國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秦。公元前210年,中國封建帝制第一人秦始皇死于東巡途中,享年50,他是怎么死的呢,關(guān)于秦始皇的真正死因也是疑云重重。關(guān)于嬴政之死,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勞累過度,積勞成疾 《史記》中記載,秦始皇是個勤于政務(wù)的皇帝,日批奏折百二十斤,每日巨大的工作量讓嬴政的身體素質(zhì)急劇下降。以至于在秦始皇東巡途中,突然駕崩。 每天批閱奏折一百二十斤,乍一聽,確實工作量巨大,但是我們想想,蔡倫造紙是在漢朝時候發(fā)生的事,在秦朝,人們閱讀只能用竹簡。這竹簡有多重啊,按照當(dāng)時的重量換算,秦朝的兩斤就是現(xiàn)在的一斤,也就是說所謂的一百二十斤也就是現(xiàn)在的六十斤,三十公斤。竹簡確實比較重,但一根竹條能寫多少字呢,并不是說秦始皇不夠勤政,只是這工作量遠遠沒有達到勞累過度,猝死的程度,甚至現(xiàn)在一些白領(lǐng)的工作量都比這多,所以這個死因很難成立。 突發(fā)疾病,死于支氣管炎 秦始皇50歲就死了,按照現(xiàn)在的算法,應(yīng)該是49歲,正是春秋鼎盛的時期。秦始皇的身體素質(zhì)有多好,從荊軻刺秦就可以看出,荊軻是燕太子千挑萬選出來的勇士,功夫自然不在話下,而嬴政能在近距離情況下躲過荊軻的一擊,并且反殺荊軻,可見身體素質(zhì)是杠杠的。 于是有人懷疑秦始皇是死于突發(fā)疾病,而且這疾病還是支氣管炎?!妒酚洝肥沁@樣描寫秦始皇的:“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豺聲就是說嬴政的聲音沙啞,就是現(xiàn)在的煙酒嗓,說話不清晰,發(fā)音類似于歌手楊坤,難道說這樣就是有支氣管炎嗎? 夢想長生不老,吃藥致死 每個帝王都想要長生不老,永享萬世基業(yè)。秦始皇也好長生不老術(shù),信各種方士、術(shù)士,當(dāng)時的這些方士煉丹都往里加重金屬汞,鎳這些有害物質(zhì),這些重金屬進入人體可是要命的。嬴政每天泡在這些重金屬藥罐子里,加上東巡途中舟車勞頓,免疫力降低,一下子暴斃也是極有可能的。 但是以上這些說法都是民間傳說,誰也沒有證據(jù)能夠說清秦始皇的真正死因。而除了這些死因外,還有一種可能,死于皇位之爭的謀殺。 兒子奪位,被謀殺致死 秦始皇兒子眾多,極其喜愛的兒子有兩個,胡亥和扶蘇,而秦始皇又堅信長生不老術(shù),認為自己能長命百歲,遲遲不立王儲。太子未定,皇位的歸屬就難說,因皇位之爭造反的,歷史上有不少案例,像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就是典型。 所以有人就猜測,胡亥與身邊的人一琢磨,得趕緊采取行動啊,誰是身邊的人呢,李斯,趙高,他們是胡亥的擁護者,他們計劃趁著秦始皇出宮東巡,將他在路上解決掉。怎么解決呢,秦始皇身邊有一個大將——大將軍蒙恬的親兄弟蒙毅,他也屬于長子扶蘇一派,有蒙毅在,刺殺秦始皇是不可能的,于是趙高李斯兩人設(shè)計在路上調(diào)走了蒙毅,并且半路截殺他,如同《神話》一樣,蒙毅在路上遇襲身亡。 失去了蒙毅的保護,刺殺秦始皇就容易多了,再加上秦始皇長期服用“長生不老藥”導(dǎo)致身體素質(zhì)下降,刺殺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秦始皇死后,胡亥繼位是為秦二世。長子扶蘇被逼自殺,這種種行跡都在證明著秦始皇的死絕不是突然暴斃那么簡單,極有可能是胡亥趙高等人的陰謀。 盡管史書沒有對秦始皇死因給出解釋,但我認為他死于陰謀的可能性更大。 參考資料《史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