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y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為治病就醫(yī)依據(jù)! 慢性腎炎論治 ■田中明 (《兵工衛(wèi)生·西南專集》1995年第1期〔總第16期〕:39) (《工礦醫(yī)刊》1994年第10卷第4期:29) 在慢性腎炎的治療過程中,主要是針對水腫、蛋白尿、腎性高血壓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治療?,F(xiàn)根據(jù)其臨床不同的表現(xiàn)分別論述如下。 1 水 腫 關于水腫的治療,有人提出宣肺利水,健脾利水,溫陽利水及行氣利水等方法[1]。據(jù)筆者臨床觀察,根本的治療方法還是溫陽利水。此病本在脾腎陽虛,氣化不利。故常用附子、仙茅、仙靈脾、葫蘆巴、巴戟天、茯苓、車前子、木通、澤瀉等。對慢性腎炎腎病型水腫尤其有效[2]。一般用藥1~2周即形如利尿,約4~6周后水腫可退盡。有人通過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2],溫(腎)陽而不利水或利水而不溫陽者,效果均不佳。藥理研究證明,溫(腎)陽藥能增加腎的有效血流量,尤其熟附子作用最強。利水藥則有抑制腎小管回吸收作用。所以溫陽藥與利水藥合用,除增加腎血流量外,既能使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又能使腎小管回吸收率降低,兩者相輔相成,利尿作用顯著。宣肺利水用于治療慢性腎炎,一般僅宜于病程短或合并外感者。對慢性腎炎急性發(fā)作的病人,也需在溫陽利水的基礎上佐以宣肺利水,效果才好。健脾利水則應健脾益氣與行氣利水同用。臨床證實,如不佐以行氣利水,則水不易行。如挾瘀者,可在溫陽利水的基礎上佐以行氣、活血之法[3]。 2 蛋白尿 蛋白尿的形成,主要是脾腎兩虛,中氣虛陷,固攝無權精微下注或腎氣虛損,精關不固,精氣內泄??筛鶕?jù)具體情況從兩個方面進行辯證論治[4、5]。一是按水腫證型,從調理肺、脾、腎三臟著手治療。據(jù)觀察,多數(shù)患者的蛋白尿與水腫的消長是一致的。蛋白尿常隨水腫的消退而好轉。臨床上有的腫消后,仍有大量蛋白尿,此時多為脾腎兩虛,升運封藏失職。治以健脾益氣,固腎澀精,常可獲效。臨床常用且有效的藥物有:黃芪、黨參、白術、山藥、枸杞、首烏、女貞子、巴戟、川斷、補骨脂、鎖陽之類。有人認為黃芪用于蛋白尿,不但不起治療作用,反有使蛋白尿增加的可能,此為一家之言,可資參考。重視正虛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邪實的一面。有的患者邪實內蘊成為整個治療過程中最嚴重的干擾因素,所以治療蛋白尿的另一條途徑就是以祛邪為主。祛邪方能安正,祛邪與扶正并行。臨床常予清熱解毒、利濕化瘀類的藥物如白花蛇舌草、七葉一枝花、蒲公英、地丁草、玉米須、魚腥草、茅根、蟬衣、苡仁等治療,??墒共∏榉€(wěn)定,尿中蛋白減少或消失。如兼外感,或急性發(fā)作時,配伍桔梗、蟬衣、麻黃、紫蘇、前胡、杏仁、枳殼等開宣肺氣之藥,大多獲效。 3 腎性高血壓 慢性腎炎的高血壓,多屬肝腎陰虛或兼陽亢,至晚期慢性腎功能衰竭時多由瘀血內阻所致。但臨床實際往往并非盡然[6]。而是以肝腎陰虛挾濕熱、或挾水濕、或氣血不足、或挾血瘀等形式出現(xiàn)。尤其腎功能衰竭階段的高血壓,臨床單純按滋補肝腎陰虛法治療,大多無效[5]。而在辯證論治的基礎上加入大劑量的活血化瘀藥,如川芎、當歸、紅花、益母草等,則可收到比較好的效果。因此,我們在臨床上應當仔細辯證,盡量做到在準確辯證的基礎上,遣方用藥,方可提高療效。 4 白細胞尿 經筆者臨床觀察,尿中白細胞增多,一般多見于合并尿路感染,或伴有滲出性毛細血管內增殖性腎小球腎炎。二者均可用清熱利濕法治療。合并感染者,一般選用萹蓄、瞿麥、車前草、白茅根等治療濕熱淋證的一類藥物;滲出性腎炎則多選用黃芩、連翹、蒲公英等具有抗變態(tài)反應炎癥、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的清熱藥。臨床當細心明辨。但是不可過用清熱,以防傷正。慢性腎炎本已是正氣不足,所以常需在清熱祛邪的方藥中配伍顧護正氣之品,如健脾益氣之黨參、茯苓、白術、山藥等及溫陽化氣的補骨脂、仙茅、仙靈脾等藥。一來可做到標本兼顧,二來又可防止過用清熱而徒傷正氣。 5 低蛋白血癥 從許多學者對其臨床治療研究的結果分析,低蛋白血癥,多為脾腎兩虛,精血不足。治宜益氣生血,健脾滋腎。常以參芪地黃湯或大補元煎加味治療,多能獲效。有人以溫補脾腎法治療,如六味地黃湯合香砂六君子湯加淫羊藿、補骨脂、鹿茸等,結果血漿蛋白可見上升,而尿蛋白卻不減少。尤其對于兼有濕熱的低蛋白血癥患者,溫補脾腎不僅無效,反而助長濕熱[5]。這不能不引起臨床醫(yī)師們的注意。 6 結 語 本病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其預后較差。但多數(shù)病人病程長而纏綿,可持續(xù)20~30年于相對穩(wěn)定或緩慢發(fā)展階段。因此,在此階段內積極治療,促使病情向好的方面轉化,是非常重要的。中醫(yī)治療本病,千變萬化,卻不離辯證論治的根本,臨床當細心明辨。愿本文所論幾個問題,于臨床同道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鄒云翔,論治腎炎水腫的常用大法,中華內科雜志,1979,5:382 [2]陳曙霞等,溫腎利水法治療腎病型水腫退腫原理的探討,浙江中醫(yī)藥,1978,4:11 [3]時振聲,中醫(yī)治療慢性腎炎水腫的臨床體會,新醫(yī)藥學雜志,1978,2:23 [4]徐嵩年等,介紹治療“蛋白尿”的經驗,新醫(yī)藥學雜志,1978,2:8 [5]陸鴻濱,原發(fā)性腎小球病中醫(yī)治法的進展,新醫(yī)學,1982,7:374 [6]李思,腎性高血壓中醫(yī)分型與血漿前列腺素、腎素、血管緊張素、環(huán)核苷酸變化的觀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83,3:165         本平臺所發(fā)文章,僅供參考!         尤其中醫(yī)方藥介紹、健康保健知識介紹等,若要使用,使用前一定先咨詢當?shù)貙I(yè)醫(yī)生,以當?shù)貙I(yè)醫(yī)生的意見為準!         本平臺致力于中醫(yī)方藥介紹;健康保健知識普及;中醫(yī)藥文化推廣;中醫(yī)藥健康答疑以及各科醫(yī)療信息、專家介紹、田氏醫(yī)療人員介紹等。 歡迎醫(yī)療專業(yè)人士來稿(來稿必須真實可信,文責自負,并附作者簡介、真實工作單位和近期照片)! | 
|  | 
來自: 田氏健康中醫(yī) > 《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