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境內(nèi)有“七大水系”,均為河流構(gòu)成,為“江河水系”,其流向,主要是太平洋,其次為印度洋,少量流入北冰洋。 七大水系分別為:珠江水系、長江水系、黃河水系、淮河水系、遼河水系、海河水系、松花江水系。 一、珠江水系 我國第二大河流,中國境內(nèi)第三長河流 ,是我國南方的大河。 珠江包括西江、北江和東江三大支流,其中西江最長,通常被稱為珠江的主干。 全長2320公里,流經(jīng)滇、黔、桂、粵、湘、贛等省(區(qū)),及越南東北部。 流域面積45萬多平方公里,其中我國境內(nèi)面積44萬余平方公里。 二、長江水系 古稱“江”、“大江”。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僅次于亞馬孫河和尼羅河。 全長6380公里,流經(jīng)青藏高原、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之后進入東海。長江流域是指長江干流和支流流經(jīng)的區(qū)域,橫跨中國東、中和西部三大經(jīng)濟區(qū)共計19個省、市、自治區(qū),是世界第三大流域,流域總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的18.8%,流域內(nèi)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長江水系中,支流流域面積1萬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9條,主要有嘉陵江、漢水、岷江、湘江、烏江、贛江等。 三、黃河水系 中國第二大河。 黃河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全長5464公里,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 自青藏高原一帶,流經(jīng)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等9省、自治區(qū),之后注入渤海。 四、淮河水系 中國第三大河,位于黃河與長江之間。 淮河長約700公里,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從河南省桐柏山發(fā)源,流經(jīng)河南、湖北、安徽、山東、江蘇五省40個地市。 顯著特點是支流南北極不對稱。北岸支流多而長,流經(jīng)黃淮平原;南岸支流少而短,流經(jīng)山地、丘陵。 淮河水系以廢黃河為界,分淮河及沂沭泗河兩大水系。 五、遼河水系 遼河有二源。東源稱東遼河,西源稱西遼河,兩源在遼寧省昌圖縣福德店與西源匯合,始稱遼河。 河長1345公里,面積21.9萬平方公里,流經(jīng)河北、內(nèi)蒙古、吉林、遼寧。 六、海河水系 華北地區(qū)主要的大河之一,由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運河五條河流組成,匯流至天津后東流到大沽口,流入渤海,故又稱沽河。 海河流域面積31.78萬平方公里,地跨京、津、冀、晉、魯、豫、遼、內(nèi)蒙古八省區(qū)。 七、松花江水系 位于東北北部,流經(jīng)黑龍江省、吉林省,東西長920公里,南北寬1070公里,流域面積55.68萬平方公里。 松花江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86條。另一特點是湖泊較多,大小湖泊共有600多個 八、塔里木河水系 為中國第一大內(nèi)陸河,全長2179公里,它由葉爾羌河、和田河、阿克蘇河等匯合而成,河水很不穩(wěn)定,被稱為“無韁的野馬”。 塔里木河流域位于新疆南部,在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之間,東西長1100公里,南北寬600 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內(nèi)陸河流域,從最長的源流——葉爾羌河流域算起,到塔里木河尾閭——臺特瑪湖,長2400公里,我國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其中部。盆地總面積105萬平方公里,其中,沙漠面積37.04萬平方公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