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雨做的云 圖:來自網(wǎng)絡 今天上午,我在愚伯的自留地里,看到一篇寫老同學之間真情的文章,《兒子高考前患白血病,43名老同學用愛為我家撐起“保護傘”!》,看完很是感動,不知為何,我竟控制不住自己,流下淚來。 我孫子和文章中的那位兒子經(jīng)歷相似,在他出生后不到三個月時,查出來患了白血病,但我沒有筆者那么幸運,在人生的盡頭時,有那么同學的真情擁抱,而我卻在絕望中形單影只,咬牙獨自面對生活的困境。 我是2017年1月22日加入了同學群的,距離畢業(yè)已經(jīng)快三十年了,這些年,我們彼此之間基本沒什么聯(lián)系,當時看到一個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時,我的心里有說不出的激動和開心,我覺得似乎又回到了當年求學的美好時光。 最初,有人說自己有什么難處或者家人有什么疾病,我都不會毫不猶豫的伸出援手,人常言,一輩子同學三輩子親,我覺得作為老同學,力所能及的盡點責任,是件無足掛齒的事。 但幾個月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 我發(fā)現(xiàn),有些人似乎把同學群當成了尋求各種資源的跳蚤市場,他們發(fā)言只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只要目的一旦達成,他們就“功成名退”地隱匿起來,等下次有需要時,再一次浮出水面。 從他們那客套和生分的發(fā)言中,你再也找不到當年半點的同學情結(jié),有的只是利益化的試探和寒暄。沒人再去主動聯(lián)絡感情,大家都是有事相求。 2017年5月,年幼的孫子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在南京一家醫(yī)院化療,并于2018年3月進行骨髓移植。后來在北京市道培醫(yī)院查出有白血病微小殘留,后在該院進行化療。因為經(jīng)濟條件的限制,轉(zhuǎn)至徐州市一家醫(yī)院繼續(xù)化療。 因長期治病,原在南京化療并移植已花費超過35萬元,北上求醫(yī)化療又花費15萬元?,F(xiàn)需進行二次移植和后續(xù)抗排異抗感染治療,當時感到各方面都不堪重負。 家人四處籌錢,我在醫(yī)院陪護孫子,每天以淚洗面,心里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忐忑不安。 其間由于精神壓力太大,我無處排遣的煩惱,就把自己的情況發(fā)到了同學群。 我的老同學們知道我的事后,沒有任何人回應,沒有任何人勸慰,群里的人都在靜默。 感謝上天的眷顧,孫子在治療過程中,雖然年幼,但比較頑強,經(jīng)過長期的一段治療,病情如今也漸漸穩(wěn)定下來,現(xiàn)在三歲多了,也可以像其他小朋友那樣,偶爾到戶外去玩耍了。我期待孫子在未來的日子,能夠一切順利安康。 只是這兩年多來,同學群里始終沒有人說話,也許是我太敏感,也許是我太自作多情吧,也許是我高估了老同學的屬性吧,也許是…… 但不管是怎樣的也許,我?guī)е?,帶著遺憾,還是決然地退了同學群。 也許真像別人所說的,老同學,就是一起上過學的人,它只能說明當初你們一起盯著同一塊黑板,寫過一樣的作業(yè),在一起考過試,不過是個帶某種符號的車廂,載著我們走了共同的一程,僅此而已。 退出同學群之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失去的將不只是一個讓人心酸心痛的群,那些年我們一起經(jīng)歷的青春歲月讓我無處安放。 此刻,我在手機上寫下這一段段文字,并不是想祈求什么,我也不需要別人廉價的同情,就是在人生遭遇最大的難處最大的坎坷時,想聽老同學一句安慰的話,但這一切都成了奢望。 這樣的同學,不要也罷! 日子再艱難,站在自己身邊的,依然是至親的家人,只要家人平安就足夠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