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中東國家沙特阿拉伯,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估計絕大多數(shù)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土豪遍地和石油王國。 阿拉伯半島 確實如此,沙特阿拉伯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沙特的石油儲量和產量均以巨大優(yōu)勢占據世界第一,也因為海量的石油,使得沙特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那么,這個建立在阿拉伯半島沙漠上的國度,是如何成立的呢? 現(xiàn)代的沙特是由伊本沙特于1926年1月8日建立的。不過,伊本沙特其實算不上白手起家,因為,其出身的沙特家族本身就曾在阿拉伯半島兩度建立沙特王國。 沙特阿拉伯 最早的沙特王國是1750年由一名叫默罕默德·伊本·沙特的國王與伊斯蘭教改革家穆罕默德·阿卜杜勒·瓦哈卜一起建立的政權,這個政權主要信仰的是瓦哈比派。 剛開始時,穆罕默德伊本沙特只是一個小部落的酋長,當他遇到瓦哈普時,兩人一拍即合,穆罕默德一本沙特不甘心只做一個小小的部落酋長,他迫切希望擴大自己的地盤,而瓦哈伯則希望掌握宗教的權利擴大瓦哈比派的傳播。 兩人因此一拍即合,從此,這個政權“用宗教的福音及劍的力量”不斷向外擴張,用了40多年的時間,幾乎將整個阿拉伯半島納入了統(tǒng)治范圍,沙特家族也第1次成為阿拉伯半島的統(tǒng)治者。 阿拉伯半島 但是,瓦哈比派軍隊的不斷擴張引起了奧斯曼帝國的警惕和恐慌,因此,當時的奧斯曼帝國派遣了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去消滅這個沙特政權。穆罕默德阿里率領遠征軍在阿拉伯半島與沙特王國展開了激烈的戰(zhàn)爭。 在僵持數(shù)年,沙特國王大沙特因病去世后,繼承王位的兒子阿卜杜勒卻并沒有其父的才能,他生性怯懦,缺乏戰(zhàn)爭指揮才能,也沒有多少政治斗爭經驗。 最重要的是,阿卜杜勒執(zhí)政之后,沙特家族內部爆發(fā)了爭奪王位的嚴重危機,最終,穆罕默德阿里的遠征軍占領了第一沙特王國全境,國王阿卜杜勒也最終被殺死。 阿卜杜勒的死亡也標志著第一沙特帝國的滅亡,不過盡管如此,沙特家族和瓦哈比派依然沒有就此消失。被流亡到埃及的沙特家族中的一員特爾齊沙特秘密返回了阿拉伯半島,并重建了第二沙特王國。 第二沙特王國 然而,噩運依然沒有遠離沙特家族,在沙特家族重新建立的第二沙特王國維持數(shù)10年的統(tǒng)治之后,面對奧斯曼帝國的不斷打擊,本就數(shù)次起落的沙特家族,再次因為王位繼承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內斗。 最終,1892年,沙特家族逃亡科威特,第二沙特王國滅亡。而在沙特家族流亡科威特時,沙特家族拉赫曼教長的長子阿卜杜拉·阿齊茲·伊本·阿卜杜勒·拉赫曼·伊本·沙特·費薩爾(簡稱伊本沙特)已經12歲了。 伊本沙特建立的沙特王室家族 在科威特的十年流亡期間,伊本沙特迅速成熟起來。1901年,21歲的伊本沙特決定奪回沙特家族的利雅得,并把奪回利雅得城作為統(tǒng)一阿拉伯半島的第1步。 在科威特酋長穆巴拉克的支持之下,伊本沙特開始了遠征利雅得之旅。1902年1月,歷經艱辛的伊本沙特終于到達利雅得城下。而后,這支只有40人的突擊隊潛入了利雅得城,并打死了利雅得警備司令及手下的80余名士兵,成功奪回了利雅得。 然而,即便有了根據地,伊本沙特面臨的局面依然不容樂觀,他的南面和海灣地區(qū)是英國人的勢力范圍,此時英國正正處于日不落帝國時代,沒有哪個國家敢激怒英國。西邊和東邊則是奧斯曼帝國的控制區(qū)域,正北面也是奧斯曼帝國的盟邦。 奧斯曼帝國 因此,伊本沙特控制的利雅得幾乎四面受敵,形勢十分嚴峻。因此,伊本沙特在分析周圍的形勢之后,最終決定借助英國來實現(xiàn)統(tǒng)一阿拉伯半島。 為此,伊本沙特不惜以被保護國的地位去換取了英國人的支持。然而殘酷的是,即便他如此選擇,英國人依然拒絕了他的請求,因為伊本沙特的實力實在是太弱小了,他根本就沒有被英國人放在眼里。 在這種情況之下,伊本沙特決定將目光轉向奧斯曼帝國,并開始了向奧斯曼帝國及其附庸控制的區(qū)域進軍。伊本沙特迅速占領了蓋西姆等地,軍事上的不斷勝利,不但使伊本沙特實力迅速增長,他的威望也開始迅速上升。 沙特 而且在擴張過程中,一直十分冷靜的伊本沙特始終注意不過分激怒和觸怒奧斯曼帝國。他甚至曾向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寫信,表示沙特家族忠于奧斯曼帝國。 隨著伊本沙特的不斷擴張和經營,最終,在第1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伊本沙特率領的沙特政權已經成為阿拉伯半島不可忽視的力量。 也正是因為阿沙特家族的逐漸強盛,英國在預感到奧斯曼帝國將背叛自己投靠德國的背景下,決定接受沙特的“好意”,1915年12月26日,英國與伊本沙特簽訂了《英國內志條約》。 沙特 根據條約的內容,伊本沙特的政權無論是外交還是內政,完全置于英國人的控制之下,這一條約也標志著,伊本沙特的政權成為英國的保護國。 與此同時,第1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伊本沙特并沒有卷入戰(zhàn)爭,他開始不斷的經營自己的王國,在他有效的經營之下,伊本沙特的政權國力開始有了巨大的提升。 1924年,趁土耳其廢除哈里發(fā)之際,伊本沙特決定進進軍漢志,并最終將漢志納入統(tǒng)治范圍,伊本沙特因此被擁戴為“漢志、內志及歸屬地區(qū)國王”,至此,如今沙特阿拉伯的疆域基本奠定。 沙特 1927年5月,英國迫于形勢,與伊本沙特簽訂了《吉達條約》,開始承認沙特阿拉伯的全面絕對獨立,同時,廢除了《英國內志條約》,《吉達條約》的簽訂,也標志著現(xiàn)代沙特阿拉伯國家的誕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