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紅 艷 文:自留地 溫馨提示:由于新農(nóng)村建設的快速推進,各個村莊都將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為了留住部分記憶,自留地攝影師會分批次進入各個村莊,并以圖文的形式,在公眾號里予以留存。要求拍攝的村莊,請務必選好引導人【要在村里帶路,正常情況下一個小時左右】,然后再聯(lián)系微信號1258747452,屆時會進行統(tǒng)籌安排,期待您的村莊盡早進入大家的視野。 
文字的力量有多大,大到無可想象。這些以個體村莊為主線的文章,竟達6000左右的閱讀量,想想確實有些不可思議,這,就是鄉(xiāng)村真實的魅力。(點擊下面藍色字可直接閱讀)
歡口前后大營之行:在這里,我的視覺接受故鄉(xiāng)最飽含深情的撫慰!
順河鞏大莊之行,終于來到這個有很多故事的地方······
在讀者的留言里,很多人都收獲了滿滿的感動: @liujuan:這就是我的老家,淳樸的民風,濃濃的鄉(xiāng)情,唯一能讓我心靜的地方,謝謝愚伯的自留地!讓我看到了久別的母親和我家的石榴、無花果,想起每年媽媽都會把成熟的石榴小心翼翼的保存好,等著我們回家,我放到嘴里的瞬間看到媽媽滿意的笑容,真甜!真香!真心酸!由于種種原因不能經(jīng)?;乩霞?,媽媽又過不慣外邊城市的生活,也著實無奈!再次感謝愚伯,通過您的字里行間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最親切的家,感受著親人們?nèi)玢宕猴L的笑容!

單車的車輪碾壓過水泥路面,我感受到一種堅實的陌生。單車的腳蹬子掉了一半,它是我上學時的伙伴,銹跡斑駁的梁架擦拭不出原來的模樣。騎行過村莊的每一條小路,每一片土地,每一棵樹木,我的淚水潮濕的淚水,淹沒流浪的思念。我的村莊,我的家,我靈魂的歸宿。累了,倦了,傷痛了,我會回到這里——董集村。卸下心靈的戲服,摘下虛偽的面具,投入村莊愛撫的懷抱,澄清塵市的污垢,蕩滌干凈頭腦的濁念。 
此次探訪董集村,是這位董青柏大哥作為向?qū)?,才使我們快速順利地完成使命,在此祝董大哥闔家幸福,事業(yè)更上一層樓!

董立春大叔是董集村里的“大總理”,他明白事理 德高望重,在莊上,是大家尊敬的長輩。

花兒競相開放,裝飾著美麗的村莊。董集村在當?shù)亟?jīng)濟上算不上太富裕,但村民大都重視教育,每年考上大學的學生都有幾個,在附近幾個村中,是最多的。民國時期知名的名士董中遲就是該村的。書法名家董詩訂和我的老師董詩頂亦是在這里美麗的村莊里成長。北京中日友好醫(yī)院的財務處長董立友和他的弟弟董立建,也是在這個村莊里,留下童年、少年和青年的足跡。還有,村西頭邵長城,邵長軒兄弟,他們很早就開眼鏡店,據(jù)說,方圓幾百里的眼鏡店,不少都是他們的后人開的。當然,我們的“鄉(xiāng)土作家”董天民,進村的第一戶,就是他的家。

在董莊村西邊,有一條義河,她是復新河的分支,通溫砦尹莊到歡口郭莊站。對于村莊的記憶,我相信很多人會一直存留在著兒時義河邊四季的風景里,流淌在血液里的思念無不和它有關。河沿岸邊,是小伙伴們的樂園?;睒?、柳樹、楊樹,在河灘的堤壩兩側(cè)形成茂密的天然屏障。

這位帥哥可是咱們愚伯的自留地忠粉哦。你看,他執(zhí)扇的招牌動作,把我的思緒直接帶到年少的歲月。

有人說,這樣的村莊有啥可拍的?其實,我只想送給他們一句話:對熱愛家鄉(xiāng)的人而言,故鄉(xiāng)的一草一木都會在他的內(nèi)心不斷發(fā)酵。那剪不斷的故鄉(xiāng)之情,理還亂的親友之思,以真摯、深沉、執(zhí)著和熱烈的筆觸,構(gòu)成了鄉(xiāng)村獨特的風景。我始終覺得,水果蔬菜是家鄉(xiāng)的好,雞魚鴨肉是家鄉(xiāng)的鮮。當然,風景是家鄉(xiāng)的美,月是故鄉(xiāng)明,即使是水,也是故鄉(xiāng)的甜。


有時,我也在想,自留地將來該以什么樣的方式來紀念這些難以忘卻的鄉(xiāng)親鄉(xiāng)情?譬如:面對爺爺?shù)奈⑿?,我該如何進行表達。

看到眼前的一幕,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絲瓜無拘無束的爬過屋頂,不知道它是否和人的想法那樣,登的高,才能望的遠……

鄉(xiāng)村,是我們每個人的故鄉(xiāng)。母親坐在門口,將對子女的期盼和等待,守候成一輪永恒。

董正青大哥的微笑,很有感染力哦。嘿嘿……

雨后的花兒爭奇斗艷,清香宜人。



雨兒剛停,耐不住悶熱的村人們,紛紛走出戶外,享受大自然帶來的清涼。

那些好動的孩子們,在鋪滿礦渣的路上,肆無忌憚的嬉戲。

芝麻,圍繞著寂寞的庭院,不知道房子的主人,現(xiàn)在何方?


原本沉靜的小巷,因著雨水止住,而一下子變得喧鬧起來。


枝繁葉茂的枝枝杈杈,不斷地蠶食路上的空間。

淳樸的董中容老大哥,實實在在,一輩子任勞任怨。

先前販賣麩皮和稻糠的董立柱大爺,那無比偉岸的身軀,也漸漸變老了,但身體健康,比什么都好。

昔日,這里藏著孩子們的歡笑,但那種時光,早已一去不復返。

再也看不到“臟亂差”,每條小路,感覺都非常潔凈。



熱情的大嫂,看見我后,不停地問東問西。

給小帥哥拍照留個紀念。

鋪滿小瓦的房屋,顯出幾分古樸和神秘。


可愛的小寶貝,好奇的看著我手里的相機。


在我的眼里,那清純樸素的絲瓜花,就是世界上最美的花?!?/p>

真的想不到,在我的記憶深處,洋姜竟成了我記憶中根深蒂固的東西。那時,母親腌的洋姜辣而不淡,清脆酸辣,咬一口可以下一碗飯,可以說是母親的絕活。什么“老干爹、老干媽”之類的,完全不是咱故鄉(xiāng)腌洋姜的對手。

沒有農(nóng)活纏手的日子,打牌消遣,也是幸福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不再趾高氣昂的時候,就代表向日葵已經(jīng)邁向成熟了。

這樣色彩斑斕的銀銀菜,還真是很少看到。


我喜歡董集這樣的村莊,干凈利落,整齊有序,一座座房屋錯落有致, 保持著傳統(tǒng)村莊的自然和特色。在這個村里,有數(shù)十年前的老屋,也有剛落成的新樓房。

父母那一代,養(yǎng)家糊口的老家什,已經(jīng)成為過去式,昔日的繁華徹底不在。

我站在這位洗衣大嫂的身后,只顧忙著的她,絲毫沒有覺察到。



村間的一條路,伸向遠方……

小迪家的房子,漂亮大氣。這鮮花掩映門扉的畫面讓人依戀,也讓人心醉。

母親年輕的時候頭發(fā)又黑又密,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像搽了油,但如今,母親頭上的白發(fā)像一道銀色的閃電劃過我的瞳孔,那一刻我突然感覺到母親老了。這種不經(jīng)意之間的發(fā)現(xiàn),多少讓我感覺到有點驚慌失措,措手不及,時光過的太快,快到讓我猝不及防!

真的很想說,時光時光你慢些吧,莫讓母親再變老了。



呵呵,這鄉(xiāng)村的廣告標語,還真有一套!

忠誠的守護在主人的門旁。

這些被時光的鐫刻的老物件,承載著農(nóng)村的歷史變遷和農(nóng)耕文化,牽引出人們的鄉(xiāng)村記憶和那一縷縷的鄉(xiāng)愁。

在以往,彎曲的鄉(xiāng)土路是最能代表鄉(xiāng)村文化的。然而就在彎曲的鄉(xiāng)村土路中,蘊含著別樣的鄉(xiāng)村文化和鄉(xiāng)村哲學。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路是人走出來的,什么樣的人就會走出什么樣的路,人懷著什么樣的心態(tài),就會在土地上踩出什么樣的腳印。鄉(xiāng)村土路就是村人在大地上行走的一種方式,那些彎彎曲曲的鄉(xiāng)土路總是在繞過一些東西,又繞過一些東西。



怒放的花朵。


不斷呈現(xiàn)的新樓房。

帥氣的大叔,他老人家的造型,簡直象美國西部的牛仔。

攀附在園子上的豆花。


與智者為伍,不同凡響,大多年輕人只有在雷聲轟鳴的時候,才會發(fā)現(xiàn)忘記帶傘。

有孩子聚集的地方,就有無盡的喧鬧。


兩位老人一前一后,他們手中的塑料袋里,裝的是什么?



趁著清新的空氣,老人們從自家的院里踽步而出,坐在離家不遠的小凳上,從從容容地坐在那里,目光平靜而安詳。


懂得生活的人們,守護著家園,守護著村莊,點種著自己喜歡的花和蔬菜。鄉(xiāng)間的泥土味,清香的莊稼味,和他們身上的汗珠一樣,和成一股鄉(xiāng)村的氣息。


這里,一切如舊,一切便也熟悉于心。老奶奶溫情的神色,和周圍純粹的環(huán)境,相得益彰。


這位原本淡然的奶奶,目光一閃,眼神陡然亮了起來,慈祥地對著我看了一眼。當?shù)弥襾矶宓哪康暮?,老人輕輕“哦”了一聲,飽經(jīng)風霜的臉上露出笑意。漸漸,這笑意淡去,復又歸于平靜,任我站在他的面前,感受村莊的恬淡與安然。

時光的從容。悠長的歲月,讓他們早已看淡了一切,平靜的鄉(xiāng)村,波瀾不驚的生活,就是生命里的一道沿途的風景。

上面平整的一塊石板,當年是用來做什么的?有人知道答案嗎?

董集村的老人們,大多象我面前的奶奶一樣,在自家的院墻外休憩,雙眼微瞇,無關乎心境,無關乎回憶,關乎的是安然的處事,清新的空氣。鄉(xiāng)村閑人少,只有這個時節(jié),才能讓人悠閑一些。

雖然是在白天,村莊里也十分靜謐,聞不見雞犬的嘈雜,沒有人聲鼎沸。老人的后面,是一片寬廣的田地,細長的蘆葦隨風拂動,遠處的稻田,柔軟似鋪在大地上的綠色綢緞,那是書寫在大地上的詩行,在田間地頭無聲的吟唱。

很久很久,都沒有看到如此恰如其分的鄉(xiāng)土畫面了!

花椒,已經(jīng)變了顏色,紅紅的掛在枝頭,收獲的季節(jié)就要到了。

厚道的大娘,難得有這樣的空閑,此刻,我按下快門,把她的影像定格在自留地,成為董集村永遠的紀念和珍藏。

對我而言,回家的感覺總是美好的。并且,我想以后也是一樣,無論我身居何處,也不管人生之路是風雨雷霆還是鮮花吐艷,我都會常回家看看,因為我始終是個鄉(xiāng)下人。在那里,有我至愛的親人們。


人過中年之后,會愈發(fā)的享受如流水般的寧靜致遠,在嘈雜與喧囂的都市生活過后,會更加懷念兒時的鄉(xiāng)村氣息與泥土芳香,有個院子,有條小河,聽水流聲響,看鳥兒飛翔。那流淌在光陰里的恬淡,細潤在心田,定會讓生活充滿芳香。

自信懂事的小女孩。

回家的日子真好,可以陪陪父母和家人??梢杂巫咴诎槲叶冗^童年歲月的鄉(xiāng)村,重溫那種純真無憂的日子,既溫馨又溫潤。忘不掉的河流,忘不掉的鄉(xiāng)間小路,無論走到那里,無論走什么路,就像有根堅固的帶子,把我的心牢牢拴在故鄉(xiāng)。


勤勞的大叔,帶孩子有自己的獨門秘籍。哪怕一天再辛苦,看到第三代可愛的樣子,再多的勞頓都會無聲的遁去。




看著這幢老房子,想起兒時生長的地方。我真想推開久閉的門,走進這盛滿記憶的小院,走進這曾經(jīng)灑滿歡笑的老房子,這里的一切都會喚起我童年的美好記憶。

感覺利落的大爺,前來幫忙。



這株南瓜藤,富有詩意的成長。

忙碌的廚師。他們會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象變戲法一樣,連出多道菜。

吸煙切菜兩不誤。




真誠的微笑,是天下最美的語言。

人誠友必至,花香蝶自來。



拉呱的老人。通過這樣的交流,彼此感受著心境的交融。



和善的笑意:很平淡,很詩意,很親切,有時也在想,忙忙碌碌,自己到底一直在追逐什么,猛然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比喜樂的心更好。

兩個乖巧的孩子,兩種不同的表情。


村莊像風,給遠方的我捎來了寧靜和恬淡,拂醒我沉睡的心靈。




正象昨天有一位讀者對我的指責一樣:你又不是我們村莊的人,怎么在這里評頭論足,但他忘記了,我一樣也屬于歡口,我們都有相同或類似的心路歷程。

這些步步登高的花兒,象侍立的士兵一樣,站在路邊,迎候著來來往往的人們。

想起一位久居城市的朋友,前不久他果斷地回到老家定居。他說,哪里也不如家鄉(xiāng)好,民風淳樸,鄉(xiāng)土氣息濃厚,在外面混得再好,也有漂泊的感覺,他的根就是我們的村莊。

一直以來,我們把鄉(xiāng)下的村莊,稱之為根,它根植在鄉(xiāng)村、在田野、根植在濃濃的親情之中。作為故鄉(xiāng)的載體,它就是一種信仰,是我們幽暗人生中的光亮,每一次老家之行,都是一次靈魂的滌蕩。 但無論如何,我只想說:我的村莊,我的家,你的質(zhì)樸和內(nèi)涵,我確實無法用有限的詞匯來表達,請原諒我文字的淺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