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有三個,它們位于煙臺海陽市龍山街道境內(nèi),共同點是都有很多包姓人家,是海陽有名的包姓集中分布地。圖為其中的潮里村。


 根據(jù)村志和海陽縣志記載,這幾個村的包姓先祖是明洪武年間從廬州府合肥縣遷來,從這個信息來看,他們很有可能出自歷史上有名的合肥包氏家族(北宋名臣包拯為合肥人)。
 在明初大移民的背景下,包姓先祖北上來到了當(dāng)時尚屬萊陽縣的海邊,傍海而居,漁耕為業(yè)。
 如今的潮里村,雖然到海岸線已經(jīng)有段距離,但漁耕的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了下來。
 聽當(dāng)?shù)乩先苏f,這三個村莊當(dāng)中,最早建立的是潮里村,顧名思義,這個村相對于潮外村也更靠近海,相傳老輩漲潮的時候,村莊的一部分就在海潮當(dāng)中,故此得名。
 包姓人在此勤勞耕作,生齒日繁,就有一支人向北遷徙,建立了莊上村和潮外村,形成了三個村莊的布局。當(dāng)然,如今這三個村莊也有別的姓氏,但仍以包姓為主。
 潮里、潮外、莊上這三個村的規(guī)模都比較大,相對最小的莊上村也有四五百戶人家,潮里和潮外都將近千戶左右。
 其中,潮里村因為規(guī)模大,在歷史上也一分為四,稱作新建、新平、新民和新生。如今從海陽鳳城沿著濱海公路一直行駛,在路上也會經(jīng)過莊上村和潮里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