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砂仁為姜科植物陽春砂、海南砂或縮砂的干燥成熟果實。 春砂產(chǎn)于兩廣、云南;縮砂產(chǎn)于越、泰、緬、印尼各國。傳統(tǒng)均以陽春砂質(zhì)優(yōu),海南砂仁,縮砂仁質(zhì)量不如春砂仁。味辛,性溫。歸脾、胃經(jīng)。功效化濕、行氣、溫中、安胎。臨床用名砂仁。 作為四大南藥之一的砂仁喜歡生長在熱帶雨林溫暖潮濕的陰濕之處,因此也練就了砂仁芳香化濕的本領(lǐng)。砂仁貼地而生,感受更多地氣,果殼厚而堅韌,所以氣味更濃郁而濁,偏于斂藏而入中下焦?!侗窘?jīng)疏證》言豆蔻主通,砂仁主攝,亦是此意。 砂仁濃郁辛香之氣,可直入中焦,運轉(zhuǎn)中土。辛香能行,微苦可降,中焦得運,則濕濁郁滯自除,而其下行收斂之力,可使右側(cè)斂降之氣,從中焦一路直下,直入下焦而封藏收固。所以砂仁不僅有運化中焦的作用,同時也是斂藏補腎的好藥(摘自根塵不偶老師藥象講座)。砂仁入中土,凡中土為病,或吐或利,皆可用之。 腎氣收藏,必經(jīng)中土,砂仁運中而能藏,一物兩能,中土虛弱而欲收藏補腎時,用之尤宜。 砂仁由于氣味芳香,藥氣易于走散,所以臨床上使用時,要現(xiàn)用現(xiàn)打碎。平時保存,則以帶殼的果實為佳,藥氣不易散失。 韓愗《醫(yī)通》的一句話形象的概括砂仁的藥性: 縮砂屬土,醒脾調(diào)胃,引諸藥歸丹田。 詩曰:砂仁辛溫腎胃脾,化濕安胎能行氣 止嘔止瀉并溫中,妊娠嘔吐皆能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