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氏集團在呂后臨朝稱制時期勢力急速膨脹,在呂后執(zhí)政末年,他們掌握了西漢的實際統(tǒng)治權(quán)。 然而,由于呂后的駕崩,呂氏集團失去了中心靈魂人物,竟在短短的兩個月內(nèi)全族覆滅!為何他們沒能繼續(xù)把持朝政?反而失敗得如此迅速? 愚蠢的呂氏兄弟 呂后駕崩前,使呂產(chǎn)、呂祿分掌南北軍,嚴守皇宮,慎勿發(fā)喪。這體現(xiàn)了呂后的政治見識和敏感度,將其捍衛(wèi)娘家勢力的一面表露無遺。 呂后劇照 以當時的形勢而言,呂產(chǎn)為上將軍,呂祿為相國且分掌漢宮精銳軍隊,不論是地利或是軍力,都占有優(yōu)勢,但卻在短時間內(nèi)全部被殲滅,實在是因為呂氏兄弟皆為胸無韜略的蠢材。 呂后崩后,上將軍呂祿、相國呂產(chǎn)掌握軍政大權(quán),自知這是違背高祖的“白馬盟約”,恐被大臣及劉姓諸侯王誅殺,因此謀亂。 此事,卻被呂祿的女兒(亦是朱虛侯劉章的妻子)知道了,結(jié)果呂祿女: “乃使人告兄齊王。” 灌嬰劇照 諸呂想發(fā)動變亂,但因懼怕高帝故臣,不敢發(fā);等齊王發(fā)兵向西時,諸呂卻派遣灌嬰率兵前往迎擊! 呂產(chǎn)、呂祿其實并不信任灌嬰,還怕他背叛,那又為何派他去鎮(zhèn)壓齊軍?難道沒思考灌嬰有陣前倒戈之可能嗎? 由此可明顯看出,呂產(chǎn)、呂祿無用人之明。 后來,當酈寄勸呂祿歸還將軍大印,將兵權(quán)交歸回太尉時,臨光侯呂媭怒曰: “汝為將而棄軍,呂氏今無處矣!” 一介女子呂媭已經(jīng)如此憤怒地警告了呂祿,可是最后呂祿仍卸下軍印,將兵權(quán)交給太尉周勃。 呂媭劇照 而呂產(chǎn),則在不知呂祿已交出兵權(quán)的狀況下,進未央宮作亂,最后被殺于郎中府吏舍廁中。 呂氏兄弟確為政治庸才,既已有叛變之心,軍隊就是保命符,握有軍力才有勝利可言,而他們,竟將兵權(quán)釋出給對大漢忠心耿耿的周勃! 受敵以柄,無疑是將生命交出,無怪呂氏集團覆亡得如此之快! 劉氏諸侯王的助力 劉邦八子,四房滅于呂后。呂后大封諸呂為王,奪的是劉氏諸侯王的地,這注定呂氏與劉氏是站在敵對位置的。 雖然呂后曾想以聯(lián)姻減緩對立,但卻事與愿違,反而加深彼此仇恨。 呂后駕崩,其對立,便馬上浮出水面。 呂后劇照 朱虛侯劉章得知諸呂要作亂關(guān)中,遂通知齊王,讓齊王向西發(fā)兵誅呂,自己則準備和大臣們做內(nèi)應。 齊王起兵,并誆騙瑯邪王劉澤征調(diào)其軍隊,后與灌嬰聯(lián)合,駐軍西疆,成為反呂集團的強大后盾。 周勃得北軍軍權(quán)后,陳平召朱虛侯輔助周勃,最后朱虛侯親自帶兵入未央宮,待午后,便發(fā)動攻擊,殺呂產(chǎn)。 周勃言:“所患獨產(chǎn),今已誅,天下定矣!”可知劉姓諸侯王的協(xié)助,對此次諸呂行動的幫助極大。 劉姓諸侯以自身利益對抗諸呂,功臣則以“白馬盟約”為依歸,輔佐劉氏親王,兩股勢力合而為一,加速呂氏滅亡。 劉邦劇照 功臣集團的反抗 西漢建立之初,功臣的勢力極大。 所謂功高震主,削減功臣的勢力,是必須的動作,但個個功臣皆是當初一起打天下的戰(zhàn)友,奪得天下后便過河拆橋,難免落人口實。 于是,在劉邦的默許下,呂后誅殺韓信、彭越,呂后與功臣間的嫌隙由此萌芽。 劉邦為鞏固天下,與大臣立下了“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誓言,惠帝死后,呂后欲立諸呂為王,王陵以此誓約反對呂后,認為分封諸呂是不合體制的。 陳平劇照 而陳平與周勃,礙于呂后當時的威勢,不得不同意封諸呂為王,但從他們和王陵的對話中——陳平曰:“于面折廷爭,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劉氏后,君亦不如臣?!薄煽闯鏊麄兤鋵嵤欠磳魏?,效忠“劉漢”的。 最后,堅決反對的王陵被迫稱病辭歸,周勃被閑置。呂后雖仍任用陳平,但對其嚴密監(jiān)控,此一作為更加深了功臣們與呂氏集團之間的對立。 呂后因自身的才能,所以能駕馭功臣集團,且以當時功臣各自的實力尚不足以與呂后為中心的呂氏集團抗衡。 諸呂擅權(quán),危劉氏,右丞相陳平為此擔憂,但其力不能爭,又恐禍及己,于是陳平采用陸賈的建議“交歡太尉,深相結(jié)”,以五百金為絳侯周勃祝壽,遂“兩人深相結(jié),呂氏謀益壞”。 以周勃、陳平為中心的功臣集團遂立,故當呂后崩,諸呂欲在關(guān)中作亂時,功臣集團便伺機殲滅了呂氏集團。 周勃劇照 呂氏集團不僅沒有得到功臣的支持,也沒有得到基層士兵的擁戴?!稘h書?高后紀》記載,當呂祿將軍權(quán)交予周勃后,周勃進軍門,對北軍下令曰: “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span> 此時,軍士皆挽起袖子露出左臂。這證明上至大臣,下至基層士兵,都擁護劉氏政權(quán),呂氏集團注定覆滅! | 
|  | 
來自: 逸香閣居士麗人 > 《權(quán)謀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