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缺的人才當(dāng)是“鮑叔”(2020全國1卷高考下水作文)#降噪同寫高考題#話題 #高考作文# 作者:weian99 寫作時間:2020年7月7日中午 齊桓公,不計前仇而重用管仲,可謂有度量的賢君;管仲,能助齊桓公成就霸業(yè),可謂有能有才的相輔;而鮑叔,不僅知人之才,還能甘居其下地力薦,這就不只是有“知人”之能了,還有能為國家之大利而舍個人之名位的“甘居其下”的偉大之度。相比較而言,我對鮑叔感觸最深,也最佩服! 無論古今,我覺得,并不缺齊桓公之類的賢君,也不缺管仲之類的相輔,而最缺的當(dāng)是鮑叔之類的偉人。 像齊桓公之類的賢君有很多,曹操能重用曾四次反叛的張遼,唐太宗能把多次犯顏的魏征視為“人鏡”,趙匡胤能重用曾斷然拒絕為自己打壺酒的曹彬,朱元璋能重用曾多次與自己作對的康茂才…… 他們之所以能“不計前仇”,說穿了,就是能權(quán)衡利弊,能分清利弊之大小,這也就是他們品質(zhì)中的“賢”。 而像管仲之類的有能有才的相輔,那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了。輔佐周王治理天下的周公,輔佐劉邦打天下的張良,助劉備鼎立天下的諸葛亮,再造唐室之功的忠臣義士狄仁杰,鐵面無私、斷案如神的包公,等等,真是舉不勝舉。 而具有鮑叔的才華和品質(zhì)的,那就少之又少了。為什么會少之又少呢?因為,鮑叔之類的人具有以下特質(zhì):第一,具有“知人之賢”的才華,這種才華是很多很多的人都具有的,這只是前提,算不了什么獨特;第二,是有“知別人賢”而不嫉不恨的雅度,這種雅度就并不是很多人所具有了。像歷史上的龐涓害孫臏,曹操殺楊修,周瑜恨死諸葛亮等等,不都是因為嫉能妒賢嗎?第三,是具有“知別人比自己賢”還有力薦,而且自己還能甘居其下的偉大而高尚的品質(zhì)。想想看,這種品質(zhì)就不是一般的人所具有的了?!爸獎e人比自己賢”還力薦,這明擺著自己的名利要受到影響。而面對這些還不僅不計較,而且“甘”居其下,這應(yīng)具有多寬大的胸懷。而為什么能這樣呢?是因為他們心里除了“自己個人”之利之外,還有一個“國家”的大利,是在權(quán)衡了這兩利之后所作出的偉大選擇,是“先國家之利而后私利”的具體體現(xiàn),所以,這是一種偉大而高尚的品質(zhì)! 這種偉大而高尚的品質(zhì)是難得的,更是國家最需要的一種品質(zhì)。有了這種品質(zhì),賢能之人就能充分發(fā)揮其賢能為社會所用;有了這種品質(zhì),人與人之間就會少了許多明爭暗斗,關(guān)系就會非常和諧;有了這種品質(zhì),人能盡其用,社會也能夠快速發(fā)展。 所以,我覺得,無論是過去還是當(dāng)今,最缺的人才當(dāng)是鮑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