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多見于寒證、劇痛、瘀血、驚風、氣滯。 青色的基本病理改變是血行不暢。由于血行不暢,瘀滯于面部血絡而致面色發(fā)青。 1、特點: 面色淡青或青黑。 分析: 多屬寒盛或劇痛。寒性收引,脈道拘急,血行不暢:“不通則痛”,劇烈疼痛,脈道不通,氣血瘀滯面部血絡,而致面色發(fā)青。 2、特點: 病人心痛暴作,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冷汗出,屬真心痛。 分析: 真心痛多因心脈急驟閉塞不通所致。 口唇青紫,胸悶氣喘甚者,多見于哮喘、急喉風、白喉、熱邪或痰熱壅肺證。因肺氣郁閉,氣道不利,氣不行血,血行不暢而瘀滯所致。 3、特點: 小兒高熱時,眉間、鼻柱、口唇周圍青紫或紫紅,見于驚風。 因邪熱熾盛,灼傷肝經,引動肝風,風動筋攣,面部血絡拘急,血行不暢所致。 4、特點: 面色青黃(即面色青黃相兼,又謂之蒼黃)。 分析: 肝郁氣滯,氣血失于疏泄而瘀滯于面部血絡則面青;脾虛氣血化生不足,肌膚失養(yǎng)則面黃,故青黃相兼。肝氣郁結,失于疏泄,血行不暢,瘀滯面部脈絡而面青,瘀血積滯于肝,肝疏泄不利,膽汁排泄障礙,泛溢肌膚則肌膚白睛發(fā)黃,故肌膚青黃而兼目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