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都說北京人能聊天, 那是因?yàn)樗麄儠奶臁?/p> 帶著骨子里的幽默,什么都能聊, 能貧能侃會打岔…… 目測男女老少好像就有點(diǎn)兒這本事……
北京有句老話“我說前門樓子,你說胯骨軸子”, 這本是形容對話前言不搭后語的俏皮話。 也是咱們今天的打岔專場的開場白!
這個相聲打岔之所以好玩, 就是因?yàn)檠b耳背打起岔來,絕對不著邊! 當(dāng)然在咱北京人打小的教育里, 打岔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不能插話, 是呢,不過今兒聊的這個有點(diǎn)不同。
北京人打岔,從音開始 當(dāng)然,有時是真聽不清楚, 也能打岔,并且是岔的很遠(yuǎn)系列, 我就記得很早很早有次看足球比賽, 正好聽到一個韓國運(yùn)動員名字叫“何西州” 就念叨了一句,嘿,我奶奶馬上搭茬兒: “什么?今晚上喝稀粥?”
您甭說這音聽的還真是那么回事。 說的事絕對是八竿子打不著! 當(dāng)然,最好玩的打岔還是,諧音上的幽默 曾經(jīng)看過一文章,覺的好親切, 現(xiàn)在真的聽不太多了~ 其實(shí)才是北京話的真智慧。
早些年間 說有剛到北京的外地朋友向北京人問路, 最后外地朋友說了句:“謝謝您?!?/p> 北京人答:“不用謝,套著喂吧?!?/p> 哈,這就是老北京的一句俏皮話; 不是老北京人,您真不一定能聽懂! 更甭說外地的朋友,絕對懵了~
因?yàn)檫@“謝”和“卸”是諧音, 喂牲口前需要給牲口卸掉籠頭, “套著喂”呢是指帶著籠頭喂牲口。 “不用謝,套著喂吧”, 就是特別幽默生動這跟您開玩笑呢
到了后來,貧起來也就是為了好玩 有時總被人問:“為什么?” 為什么?我怎么知道。 一般就回答:為什么?喂小米兒
北京人打岔,是一種“懂事”的回懟 第一種 想起一個電視劇,有沒有這狀態(tài)? 夏洛:大爺,樓上322住的是馬冬梅家嗎? 大爺:馬冬什么? 夏洛:馬冬梅。 大爺:什么冬梅??? 夏洛:馬冬梅啊。 大爺:馬什么梅?。?/p> 夏洛:……行,大爺,您先涼快吧。 聽了多遍仍記不住的“打岔”大爺,大家都記得吧。 哈,認(rèn)識就是認(rèn)識,就是不想告訴你! 但不明說。
還有平時, 有人如果招人討厭地 一驚一乍喊:“我的媽呀”! 或者想依此求饒,或者奚落 身邊兒可能就會冷不丁有人冒出一句: “別叫媽,叫姥姥也不行!” 嘿,這岔的,可以!
說起真正的老北京人有里有面兒有規(guī)矩, 從小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被教育別人說話不打岔, 其實(shí)這里的打岔,和咱們有時理解不同, 我總認(rèn)為有時不好當(dāng)面回懟的時候, 巧用咱北京人的“打岔”是一種尊重~ 有時候被人夸的不好意思,也用打岔來表示謙虛。
這和不給別人添麻煩、添堵一個道理, 當(dāng)然不懂這些文化的就會出現(xiàn) “我說前門樓子,你說胯骨軸子”了 八竿子打不著邊 —— 遠(yuǎn)著了
編輯丨順益興編輯整理 圖文來源丨四九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