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袁去華《瑞鶴仙》 郊原初過雨,見數(shù)葉零亂,風定猶舞。 斜陽掛深樹,映濃愁淺黛,遙山媚嫵。 來時舊路,尚巖花、嬌黃半吐。 到而今惟有、溪邊流水,見人如故。 無語,郵亭深靜,下馬還尋,舊曾題處。 無聊倦旅,傷離恨,最愁苦。 縱收香藏鏡,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 念沉沉、小閣幽窗,有時夢去。 【簡介】 《瑞鶴仙·郊原初過雨》是宋代詞人袁去華的詞作。此詞系懷人之作,寫尋訪意中人不遇而引發(fā)的愁思。上闋寫眼前景物,進而寫來時與去時景象,突出昔會今離、昔樂今哀之意;下闋寫重訪舊地,尋舊跡,物是人非,不見佳人,唯有夢中才得以相會的惆悵和悲苦。 【注釋】 1、風定:風停。 2、濃愁淺黛:喻指山色淺淺深深。黛,青色。 3、媚嫵:西漢張敞為妻子畫眉,長安人說他“眉嫵”,這里指嫵媚可愛。 4、巖花:長在巖石旁的花。 5、半吐:半開。 6、郵亭:古時設(shè)在沿途,供遞送文書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館舍。 7、舊曾題處:從前題字的地方。 8、收香藏鏡:借喻對于愛情的堅貞執(zhí)著。收香,用晉代賈充之女竊其父所藏奇香贈給韓壽,后結(jié)成夫妻的典故。藏鏡,用南朝陳亡后,駙馬徐德言與妻子樂昌公主因各執(zhí)半鏡而得以重圓的典故。這里表示自己珍藏著愛情的信物和對愛情的忠貞。 9、人面桃花:用崔護《題都城南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詩意。 10、小閣幽窗:指女子居住之處。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當是作者分別意中人以后抒寫離恨之作。宋代都市繁華,歌妓眾多,無論是官妓、私妓還是家妓,偶然的偶合,就往往以她們的色相、伎藝,贏得了為科舉功名而奔走道路的士子們的垂盼,這是當時普遍的現(xiàn)象。其《荔枝香近》、《卓牌子近》、《長相思》、《宴清都》等,都是他和歌妓們聚時歡會或別后相思的記錄。此詞大約也是為此而作。 【文學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旅途借宿,產(chǎn)生的相思離愁之情,通過描寫郊原途中的凄美景色,來表達作者的離愁別緒。 上片寫風雨后黃昏之景,為抒離情渲染環(huán)境?!敖荚踹^雨,見敗葉零亂,風定猶舞”三句寫了郊原秋景的概況,一開始就將全詞籠罩在一種悵然若失的氛圍中?!靶标枓焐顦洌碀獬顪\黛,遙山媚嫵”三句接下來寫遠望的景色,其中“掛”字形象地寫出了雨后斜陽的偏狹角度。“映濃愁淺黛”一句,則展現(xiàn)了雨后空氣艨朧,遠山的山形走勢如空蒙的山水畫,只有淡淡的墨痕。 “來時舊路,尚巖花、嬌黃半吐。到而今,唯有溪邊流水,見人如故。”詞人不禁回顧來時的舊路,見巖前的黃花仍含嬌半吐,只不見人面何處。隨著時間的流逝,事物都發(fā)生了變化;到而今不變的,似乎只有溪邊的流水,待人如故。這當然純屬詞人的主觀想法,并不符合流水的實際情況。但詞人目的在強調(diào)一切有情物都在變化;而流水之所以不變,乃由于它專于情。從這里可以看出:詞人的審美判斷完全取決于感情的需要;一切物象都透過詞人感情的三棱鏡而折射出種種奇光異彩。這是詞人們不同于科學家們的所在。同時,“來時”與“今日”相對比,含蓄地將作者要表達的愁緒蘊含其中,惟妙惟肖。 “郊原”六句以落葉、深樹、遙山意象組合成寒秋風雨過后凄艷而衰亂的景象,“亂”、“愁”二字于遠山嫵媚之美景中已顯示出風雨摧蝕的暗淡痕跡,亂葉零落,樹色濃淡、濃者枯黃暗淡如愁容,淡者青綠如眉黛。以移情手法將深樹喻為佳人,反射詞人心跡,映襯出人生風雨飄搖,心緒之凌亂和情思之愁郁?!皝頃r”四句以“巖花”、“流水”互文交映,追憶當初來此舊路時,巖花爛漫,流水潺潑,而今重來巖花凋謝。唯有流水伴我如故,寫出落花流水變化無常的凄涼之感。 下片抒相思尋舊之情。寫詞人下馬探尋往昔與戀人游樂歡娛之舊蹤,與敗葉流水相對,物我寂然,無語凝噎之狀。“無語”一頓,無語之中包含著千言萬語,承上片探尋往昔的痕跡,承上啟下?!班]亭深靜,下馬還尋,舊曾題處?!边@就是詞人“無語”后的第一個行動。“深靜”二字點出詞人居深處靜之孤獨,寂寞境況?!芭f曾題處”乃所尋舊日雙雙題詩傳情,幽期密會之地。 “無聊倦旅。傷離恨,最愁苦。”后兩句六個字,作者郁結(jié)心中的愁苦之情再也按捺不住,一涌而發(fā),直抒胸臆,揭出本篇主旨:人在旅途,盡管已十分疲憊,但也是無可奈何的事,而每每離別所帶來的感傷,則最令人愁苦。“念沉沉”,既說明佳人居室之深遠幽暗。又表現(xiàn)詞人相思之悠悠深長,相思深切之時。唯有夢中去“小閣幽窗”,尋覓她的芳蹤,徒增更深的空虛與渺茫。詞人用夢境結(jié)束全詞,說明除了夢境之外,他的企求在現(xiàn)實中是無法實現(xiàn)的。 全詞風格委婉、含蓄,語言卻甚流暢。雖然接連用了好幾個典故,但不致使人感到晦澀難解。在南宋初期的眾多詞人中,袁去華顯然據(jù)有一個雖小而頗為獨特的席位。 【名家評論】 1.《宋詞三百首今評新注》:“到而今”以下兩句及“下馬”以下兩句,敘述時不動聲色,但蘊含著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翱v收香”以下三句傾訴了對愛情的疑慮,很是真切。 【作者簡介】 袁去華(生卒年不詳),字宜卿(或云宣卿),洪州奉新(今江西奉新)人,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去華曾任善化知縣,又知石首縣,著有《袁宣卿詞》一卷。《全宋詞》第三冊收其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