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間諜這個詞,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長相丑陋,又會趨炎附勢的人的代名詞,所以自古以來,間諜都深受世人的唾棄,但有一個人卻成了例外,她就是瑪塔·哈麗,1876年,瑪塔·哈麗出生在荷蘭的弗里斯蘭省,父母為她取名為瑪嘉蕾莎,她是家中的第二個孩子,父親是一家農(nóng)場的常場主,家庭很富裕。 少年時,瑪嘉蕾莎就長得非常漂亮,她有一種東方女子的神韻,又同時兼顧西方女子的美貌,很多見過她容貌的人都被經(jīng)驗到了,1895年,19歲的瑪嘉蕾莎嫁給了一位荷蘭海軍軍官,本以為從此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沒想到,這位軍官經(jīng)常酗酒,每次喝醉后,都會對她又打又罵,傷心至極的她最終還是和這位軍官離婚了,28歲時,瑪嘉蕾莎孤身一人來到巴黎謀求生計,機緣巧合下進入了一個馬戲團工作。 最開始,她在這擔任一位騎師和兼職模特,后來為了賺的更多的錢,瑪嘉蕾莎決定當起了一位舞娘,因為她獨特的長相,立馬吸引了一大批人來圍觀,馬戲團的經(jīng)理為她取名為瑪塔哈麗,意喻為“神之母”,而在印度語中,瑪塔哈麗又有黎明得到眼睛的意思,于是,瑪塔哈麗開始了她的舞娘生涯,并且名氣越來越大。 1914年,由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國引起的殖民地戰(zhàn)爭爆發(fā),其中主要參戰(zhàn)國家有德國,奧匈帝國,英國,法國等多個歐美國家,這次戰(zhàn)爭也被稱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總共又6500萬人參加了戰(zhàn)爭,其中將近1000萬人喪生,也是世界上毀滅性最大的一場戰(zhàn)爭,而一戰(zhàn)爆發(fā)時,瑪塔哈麗正在德國巡演,因為她的名氣,吸引了德國一大批慕名者前往馬戲團一度她的容顏。 當時擔任德軍統(tǒng)帥部軍官的巴龍·馮·米爾巴赫也聽說了瑪塔哈麗的名號,便親自來到馬戲團看了兩次,很快,他就有了個大膽的想法,瑪塔哈麗這么受人喜愛,不管走到哪里走能吸引一大批人,用來作為間諜最好了,于是米爾巴赫私下里讓人給瑪塔哈麗送去了2萬法郎,并提出讓他為德國提供情報工作,瑪塔哈麗并沒有拒絕,因為她經(jīng)常和一些高管來往,這個要求很容易做到。 于是,她成了一戰(zhàn)中,德軍的一位秘密情報員,然而就在一戰(zhàn)進入焦急戰(zhàn)斗時,瑪塔哈麗又找到了法軍,主動提出為其提供情報,于是,她成了一位雙面間諜,而當時法軍與德軍作為對立國,因為瑪塔哈麗的情報,致使德軍損失慘重,1917年,一戰(zhàn)進入到了尾聲,最終以德國,奧匈帝國投降告終。 而很快,瑪塔哈麗為德國提供情報的事也被發(fā)現(xiàn),2月13日,一回到法國的瑪塔哈麗很快就被法軍逮捕,8個月后,瑪塔哈麗穿著整潔的被押上了刑場,等待她的是11位行刑員,但她并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害怕的表情,依舊淡定從容,后來,瑪塔哈麗被處死后,因為她太過漂亮,她的頭顱在經(jīng)過特殊處理后,被收藏在了巴黎博物館。 然而在2000年的時候,瑪塔哈麗的頭顱卻不翼而飛了,很多人說是她生前的崇拜者偷走的,但這件事一直未能得到證實,而瑪塔哈麗的頭顱至今依然下落不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