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摩囟會穴的作用與好處 緩解治療頭痛、目眩、面赤暴腫、鼻淵、鼻癰、小兒驚風等,囟會穴位的位置具體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圖解囟會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 【囟會穴位位置圖】 【圖解囟會穴位的位置】; 【囟會穴的位置】;位于人體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2寸(百會穴前3寸)。 【穴位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帽狀腱膜、腱膜下疏松組織。布有額神經(jīng)及左、右顳淺動、靜脈和額動、靜脈的吻合網(wǎng)。在帽狀腱膜中;有左右顳淺動、靜脈吻合網(wǎng);布有額神經(jīng)分支。 【穴名解說】; 【囟會穴】;出自《靈樞·熱病》,屬于督脈穴位圖。別名:囟上、囟門、頂門。 (2).天窗。天,天部也。窗,窗戶也,氣之通道也,虛也。天窗名意指本穴氣血為天之下的水濕之氣,天之上部氣血空虛。本穴物質(zhì)為來自上星穴的弱小水氣,至本穴后則聚集在天之下部,天之上部氣血如同空虛之狀,故名天窗。 【按摩囟會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主治病癥】;頭痛,目眩,面赤暴腫,鼻淵,鼻衄,鼻痔,鼻癰,癲疾,嗜睡,小兒驚風等。 【穴位配伍】;囟會穴配頭維穴、太陽穴、合谷穴治頭痛目眩;囟會穴配前頂穴、天柱穴、本神穴治小兒驚癇;囟會穴配人中穴、十宣穴治中風昏迷、癲癇;囟會穴配血海穴、支溝穴治血虛頭暈; 囟會穴配玉枕穴治頭風;配百會治多睡;配上星、合谷、列缺、迎香治鼻淵、鼻衄。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針刺方法】;囟會穴平刺0.5-0.8寸(小兒禁刺)
【免責忠告】;此文章為經(jīng)絡穴位網(wǎng)整理或來自網(wǎng)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只是根據(jù)我的理解從新編了一下!發(fā)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shù)蒯t(yī)院醫(yī)師。本文章只為中老年人對穴位位置的簡單了解,以利更好的學習玩拿各種健身球、瑜珈球等。愿大家合理掌握,以利健康長壽! 我是一位70歲以上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學習體驗與分享(其中會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話并結(jié)合我的一生體會與經(jīng)驗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謝!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與我聯(lián)系,我會妥善處理,謝謝!)我寫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應注意的事兒!退休后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廣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 更多文章請參看 http://www. 趙站長的博客。期待大家的光臨與指教哦^0^!歡迎大家轉(zhuǎn)發(fā)! |
|
|
來自: 趙站長的博客 > 《經(jīng)絡與穴位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