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國文 來源:國學生活(ID: gxsh789) 人與人之間,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種關系。 有人說:一花一世界,一世一塵緣 。 人與人合不合,就靠一個字:緣。 有緣,不必討好 畢淑敏說:“我們的生命,不是因為討別人喜歡而存在的?!?/span> 人的一生,要遇到許許多多的人,有的緣深,有的緣淺。 想和誰都熟絡,那不可能。 聊得來的,多聊幾句,也許就成了一生的好友,聊不來的,就平淡相處,做個普通朋友。 沒必要為了讓關系上升一步,刻意曲意逢迎,委屈自己。 不必要浪費精力去討好誰,這世上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為你的朋友。 人和人相處,最舒適的狀態(tài)就是誰也不討好誰,在彼此面前保持自然。 我不用諂媚你,你也不用奉承我,平心相處,彼此心照。 人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滿意,也永遠活不出讓所有人都喜歡的樣子。 有的人來,來者不拒;有的人去,去者不留。 最后,一定會有一個人出現(xiàn)在你的生命里,在他面前,你可以大大方方做自己。 合得來的人,不必討好,緣即是自然。 無緣,不必強求 《詩經(jīng)》有云:“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合得來的人,你的一舉一動,他都能領會你的心意。 合不來的人,即使你費盡唇舌,也像雞同鴨講解釋不清。 有些人合不來是命中注定,既然無緣,不去勉強,留三分余地就是最大的善意。 不懂你的人,解釋無益;不愛你的人,強求無益;不在乎你的人,執(zhí)著無益。 別把別人太當回事兒,沒有什么是非他不可的。 誰還能人一輩子沒點兒遺憾呢? 蘇軾有詞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span> 把錯過的放下,才能不錯過將來,失去就是失去了,該散的散,該遠的遠。 歲月似沙漏,溜走的你攔不住,沉淀下的不用攔。 該是你的,遲早是你的,不該是你的,永遠不是你的。 合不來的人,不必強求,無緣亦是自然。 隨緣,開心就好 清代小說家李漁在小說《十二樓》中寫道: “大抵有緣人,頭頭相遇,費盡造化苦心;無緣人,頭頭相左,亦費盡造化苦心。孰為有緣?” 造化弄人,有緣的人,總有種種湊巧,無緣的人,卻每每錯過。 但無論有緣無緣,都是造物主費盡心思的結(jié)果,非人力能為。 有人說,人在世間走一遭,終歸是個過客,既然過客匆匆,欣賞沿途風景即可,又何必對境起心,遇事執(zhí)著。 你擁有的,便去珍惜,不屬于你的,不要覬覦;棄你而去的,不值得傷心,不離不棄的,才要相守相依。 若是真情,自真情相待,若是假意,就趁早離開。 不論你承不承認,甘不甘心,很多事都不由你做主。 隨緣不是消極避世,而是看透人生的智慧與豁達。 人用前半生,求,不得;人用后半生,求不得。 求,不得,是努力爭取,奮力拼搏,命里有則得,命里無則不得。 求不得,是繁華過盡,來去隨緣,人生本無所得,都是因緣而已。 “不得”才是“得”,得一顆隨緣妙用之心。 《莊子》曰:“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span> 人像鏡子一樣用心,那么來者可以照見,去者形影不留,一切皆隨緣,萬物不可侵。 懂得隨緣,就能活出個逍遙自在,人生如戲,開心就好。 合得來的人,自然合得來;合不來的人,也不必強求。 有緣時惜緣,好好相待,無緣時隨緣,靜靜送別。 不念過往,不畏將來,愿你余生,一切隨緣。 |
|
|
來自: 閑云野鶴qpab3u > 《詩詞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