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素最終歸葬祖籍華陰(今陜西省華陰市)。有一次蕭吉路過華陰,見楊素墓上有白氣沖天,便秘密報告了楊廣。 聽完匯報,楊廣略顯緊張,問:“這有什么講法嗎?” “此候預(yù)示著楊素家當(dāng)有兵禍,是滅門之象!”蕭吉回答。 楊廣提起的心放了下來,又問蕭吉:“那如何化解呢?” “改葬或許可以免禍。” 這件事情太過敏感,怎么提都難免會被誤解,越描越黑。楊廣思索半天,決定找個機會,打開天窗說亮話,大大方方地勸楊玄感遷墳。 楊玄感是楊素的嗣子,襲爵楚國公,現(xiàn)在位居禮部尚書。楊素的功勞實在太大,在隋文帝時代,楊玄感就憑借父親的軍功位至柱國,與楊素俱為二品。朝會上父子同列,隋文帝覺得很是不妥,便命降楊玄感一等,以體現(xiàn)父子差別。不過楊玄感也并非光憑著父親的余蔭。在郢州任刺史時他就展現(xiàn)了一把理政的才能,現(xiàn)在門下也網(wǎng)羅了不少四海名士。 雖然楊廣開誠布公、從從容容地把個中原委講清楚了。但楊玄感還是誤解了。之前楊玄感也隱約聽說過父親墓上的征候,但他始終認為這是“祖墳冒青煙”的大吉兆。楊廣的規(guī)勸反而更堅定了他的信心——這一定是出天子的征兆。 其實楊玄感早動了反叛之心,這不但來自于其政治野心,更是因為刻骨的仇恨。楊玄感知道父親楊素雖然不像外界謠琢所說是被楊廣毒死的,但也是被他逼死的。 還有,父親死前由越國公改封為楚公。這看似恩寵禮遇,實際是因為太史根據(jù)星象,說那一年(大業(yè)二年)隋地分野有大喪。隋(隨州)與楚位于同一分野,楊廣因而拿父親做了替罪羔羊,封楚公以應(yīng)天象。 更可恨的是,父親死后,叔父楊約奉詔由洛陽赴大興,途經(jīng)華陰時只是稍微繞道去父親墳上哭拜一場,居然被彈劾免官。后來還被貶謫到外地去。楊玄感與叔父感情甚篤,這番分離讓他悲愴不已,在朝堂上形于顏色…… 正在胡思亂想間,楊玄感猛然醒悟過來,楊廣正等著自己回話呢。這個墳堅決不能遷,但有什么理由可以搪塞拖延又讓他不起疑心呢? 楊玄感眼珠一轉(zhuǎn),說道:“遼東未滅,臣又哪里顧得上私門之事呢!” 通天鼠命理書法 |
|
|